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急诊就诊 ,临床及心电图改变均符合 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标准。共计 41例患者 ,男 2 7例 ,女1 4例 ,年龄 41~ 70岁 ,平均 54 .8岁。梗死部位 :前壁、广泛前壁 2 1例、下壁 1 0例、高侧壁 4例、正后壁 2例、高侧壁 +前壁 3例、正后壁 +下壁 1例。其中 2例合并 ~ 。 房室传导阻滞 ( AVB)、3例合并泵衰竭和 (或 )心源性休克 ,5例合并不同程度的频发室早或房早。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 6h内 2 1例、1 2 h内 1 9例、2 4h内 1例。2 方 法 所有患者均在急诊科静脉溶栓。溶栓前即刻给予阿斯…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45例早期 (≤ 1 2 h)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 1 5 0万 U静脉溶栓治疗 ,并与同期 40例灯盏花治疗做对照 ,结果显示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可缩小梗死面积 ,缩短病程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认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应实行个体化原则 ,以头颅 CT有无对应梗死灶来确定是否有溶栓时机 ,溶栓后应配合抗凝、抗自由基治疗 相似文献
3.
4.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绍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5,25(11):1452-1453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断冠脉再通的影响。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尿激酶溶栓再灌注心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尿激酶溶栓疗效。结果:82例使用第一代溶栓药物尿激酶治疗,疗效明显,冠脉再通者62例,再通率为75%;对于年龄≥75岁,胸痛发作超过12h但有心肌梗死持续进展征象的患者,溶栓仍可能有效。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年龄大、胸痛发作时间长不应是绝对禁忌证,应衡量利弊后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越早,降低病死率的作用越明显。常规的急诊室就诊后转至心电监护(CCU)病房,往往延长发病一溶栓时间,甚至贻误溶栓时机,为此我院自1995年7月改由急诊科医师对AMI病人实施溶栓治疗,本文拟对比分析AMI患者急诊科、CCU病房溶栓治疗,发病一溶栓时间延迟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 象 急诊科溶栓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58±8岁。CCU溶栓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5~75岁,平均67±5岁。 1.2 方 法 1.2.1 入选排除… 相似文献
7.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绍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52-1453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18例采用常规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断冠脉再通的影响。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62.5%和15.0%(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疗效,降低病死率,宜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5例,分为尿激酶组(37例)及肝素组(28例),分别给予尿激酶或肝素钙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胸痛症状、心电图、CPK、GOT的变化及有无出血倾血或其他并发症。结果显示:尿激酶组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其总有效率为81.1%,高于肝素组的64.3%;尿激酶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2.2%,略高于肝素组的53.6%。患者在溶栓前、后其CPK、GOT水平与肝素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溶栓疗法是心肌梗死治疗的一大进展,我院自2003年-2006年对30例早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在心电图监测下,对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不同时段溶栓的血管再通情况、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冠脉再通22例,再通率达64.7%;未再通12例,其中死亡2例,病死率为16.7%。不同时段溶栓时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同(P〈0.005)。结论早期溶栓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5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脉再通率71.4%;轻度出血发生率10.7%,病死率14.2%,主要死因为心脏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结论: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AMI的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40例患者应用尿激酶150万I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30nin内静脉滴入.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 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为68%,无出血并发症.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目前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生的主要原因 ,溶栓已成为现代 AMI的重要治疗方法。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 ( UKTP,中国丽珠集团生产 ,批号 :0 1 0 30 3)对 40例 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 1 993年 1月至2 0 0 1年 1 2月之间的 AMI者 40例 ,男 2 5例 ,女1 5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 61 .4± 8.3岁。心肌梗死部位 :前壁 2 6例 ,下壁 (包括后壁及右室 ) 1 4例。4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化分为 UK-TP1 5 0万 …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92年以来对94例AMI病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只要发病12h内,无溶栓禁忌证者均可实施。年龄在41~67岁,不超过70岁,剂量为120万~200万U,大多应用150万U。其中61例溶栓成功(64.9%),死亡7例。掌握溶栓时机最重要,以发病后4h或ECG上示超急期改变最好。溶栓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溶栓后常规应用肝素和阿司匹林。判断成功与否以ECG、CPK及再灌注性心率失常三项中具备两项即可。溶栓并发症主要是出血,必须测出凝血时间及PTT,同时进行心电监护,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保证溶栓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张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443-444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方法选择2000~2004本院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每组各28例。治疗A组为心肌梗死时间〈3h,治疗B组为心肌梗死时间3~6h。两组均给予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100mL,30min内滴完。待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恢复至正常值的1.5~2.0倍时,给予肝素500~1000U/h滴入,两组治疗前均口服阿司匹林300mg。结果治疗A组总有效率92.86%,治疗B组7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A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B组。提示应尽量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到治疗的时间,紧急溶栓效果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74例发病6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UK 100万u,60 min内静脉滴完;对照组37例,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67.6%,对照组无1例出现血管再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胸痛基本消失出现在治疗后2.10±1.43 h,CK-MB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0.96±2.35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5.4%, 明显低于对照组21.6%(P<0.05).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2例,无严重出血者.结论:UK静脉溶栓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20.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42例,于溶栓后观察再通情况、死亡例数、颅内及其他系统有无并发症。结果溶栓后再通率69.05%,10例出血,5例死亡。结论尿激酶治疗AMI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