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康玉杰  邢艳杰 《吉林医学》2007,28(8):1052-1052
中毒性心搏骤停是指由于毒物或毒素进入机体内在心血管内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性作用,破坏了心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心脑发生急性中毒性或严重的器质性病理改变,导致心血管损伤而发生心搏骤停[1].  相似文献   

2.
1化学中毒性心脏骤停及其病理生理变化 化学中毒性心脏骤停即因化学毒物或某些毒素进入体内,与心血管系统发生化学性作用,破坏了其正常生理功能,使心血管发生急性中毒性器质性病理变化,致心血管损伤而发生的心脏骤停。注意:有些化学中毒患者原有显性或者隐匿性心血管疾病,有时因插管洗胃时的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3.
严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32-1133
氨气属碱性气体,有很强的腐蚀性。急性氨气中毒是指短期内吸人大量氨气引起的以呼吸道损伤为主的喉及支气管痉挛水肿,咽痛、声音嘶哑、咳嗽、肺炎及肺水肿,同时对眼及皮肤也有直接刺激作用。吸人高浓度的氨气可致呼吸抑制和心搏骤停。今年1月,我市某奶制品厂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造成多人氨气中毒,我院共收治13例患者,经过抢救和治疗,均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李然  马青变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2):3906-3909
目前,心搏骤停复苏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率逐渐提高,但患者最终的生存率仍然较低,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CAS)或复苏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为主要死亡原因。治疗性低温指将患者核心体温降至32~34 ℃,是目前唯一被证实能够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方法。低温治疗在神经系统领域应用广泛并且成熟,但目前低温治疗对患者消化系统的受益情况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了心搏骤停后消化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总结低温对胃肠道、肝脏及胰腺影响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心搏骤停后消化系统损伤的低温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日常生活,特别是生活用煤气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占大多数,尤其是冬季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由于不安装排气烟道、平时保养不当及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等,直接会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它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其死亡率较高,且中毒后引起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伤程度较重,必须及时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前,放射导致的心血管损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证明,放射治疗可以引发放射性心血管损伤。通过对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的调查。发现放射治疗可以导致冠心病发病率的显著增高,而且其危险度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由于放疗导致的心脏疾病(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在临床上变得越来越常见,它已经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重要临床并发症。本文将对放射导致的心血管损伤的发病基础、病理变化、损伤防治以及剂量响应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功能不全是因发病急骤而引起的意识障碍,如脑外伤、脑卒中、心脏骤停后所致的急性脑水肿,神经功能损伤和/或脑功能衰竭,特别是心脏骤停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常发生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可导致无再灌注、再灌注损伤、缺血后代谢产物引起的脑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脑功功能不全还取决于脑缺血程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8.
了解心搏骤停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是院前判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帮助我们在院前急救中尽快明确诊断,针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提高复苏的成功率。一、心搏骤停的病因心搏骤停的病因分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两大类,前者属于心血管突发事件,由于心脏本身的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停搏。后者属于非心血管突发事件,由于心脏以外的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停搏。在猝死患者中,由心血管突发事件所致占绝大多数。在发病后24h内的猝死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占75%,在发病后1h猝死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占80%~90%。其他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消化…  相似文献   

9.
心搏骤停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山  沈洪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5):1404-1406
心搏骤停急性期循环停止必然导致脑缺血,进而发生细胞的破坏,器官衰竭和死亡,与此同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也会发生变化,现就心搏骤停时神经内分泌的改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秋芳 《吉林医学》2008,29(18):1520-1521
一氧化碳(CO)中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如果防护措施不佳或通风不良时,即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家用煤炉产生的一氧化碳及煤气泄漏,是生活性中毒的常见原因。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发生损伤最早、最明显,因而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64-168
甲状腺激素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重要靶细胞之一。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一氧化氮主要由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 NOS)催化生成,具有使血管舒张等功能,生理含量下对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e NOS活性降低,血浆一氧化氮含量下降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增加患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及时行替代治疗可降低心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2.
尽管铜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许多重要的酶都有铜离子参与合成,铜缺乏会造成疾病,但由于职业暴露、生活因素导致摄入过量或机体发生铜代谢障碍造成机体内铜含量过多时均可发生中毒反应。高浓度的铜会使细胞损伤和坏死、导致脏器功能损伤,其中尤以肝、脑、角膜、肾等处的损害为明显,严重的可引起坏死性肝炎、溶血性贫血、肾衰竭及神经系统损害。印度儿童慢性肝间质炎病患者或某些遗传疾病,  相似文献   

13.
曾玉琼 《中外医疗》2009,28(26):51-51
通过分析导致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为临床处理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提供参考。对静脉注射损伤危险要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最大限度的杜绝静脉注射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汉平  韩艾艾 《海南医学》1999,10(4):275-275,26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不断伸延的高速公路和繁忙的建筑工地,给我省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意外损伤和中毒事故的不断发生。据1998年卫生统计资料反映,损伤和中毒的病人占总住院人数比例最高,居其他疾病之首。本文就近几年我省损伤和中毒住院病人的情况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对今后如何预防和减少损伤和中毒事故的发生,加强对损伤和中毒病人的救护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来源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全省县以县以上卫生部门综合医院,1994-1998年住院病人国际疾病分类ICD-9统计年报表。2.…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损伤在心血管的发病机制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损伤”的定义不仅是指形态学上可见的变化,还包括功能及代谢改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免疫复合物、病毒感染等危险因子均可造成内皮损伤,继发于内皮损伤的内皮通透性、粘附性、血液凝固性改变及所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发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Rossu对90年代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由于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SMC)等各种因素损伤而产生的过度化炎症——纤维增殖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中毒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法雷 《北京医学》2006,28(7):434-436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急性肾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急剧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凡由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毒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或)功能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过程者,均称为中毒性肾病.在中毒性肾病中,表现为ARF者则称为中毒性ARF.此类ARF在中毒性肾病中最为常见,其临床诊治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肾内科和重症医疗科(critical caremedicine)医师应当熟练掌握,内科和全科医师也应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7.
结肠损伤是腹部钝性损伤及穿透性损伤所致的空肠脏器损伤,同时也可因医源性损伤如肠镜、钡剂灌肠引起.由于结肠内细菌较多,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常危及生命。我院自1985年7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结肠损伤37例,其中24例(65%)行Ⅰ期手术原位修补或切除吻合,未发生结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烧伤中氢氟酸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或硝酸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临床多见,而两者同时吸入性损伤临床罕见。氢氟酸是一种具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无机酸,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及反复损伤特征,吸入该气体后支气管粘膜和肺组织缓慢进行性破坏,可造成呼吸道严重损伤,并导致氟中毒死亡。硝酸是一种强的氧化剂,对皮肤粘膜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该烟雾后,因水溶性差,往往表现为迟发性肺水肿。因此同时吸入该二种烟雾,损害作用增强。2004年8月我院成功救治1例氢氟酸硝酸吸人性损伤患者,将临床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在临床上的表现及转归。方法用头颅CT观察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脑组织变化,并观察高压氧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轻、中度一氧化碳中毒不造成或轻微造成脑组织损伤,为可逆性,治疗后可完全恢复;重度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伤,治疗后有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约占35.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易造成脑组织损伤,中毒越深,越容易留有后遗症,高压氧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三氯乙烯中毒后心血管系统的,临床损伤,寻找有效的治疗对策,减少三氯乙烯中毒后的并发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急性三氯乙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1例患者入院后拒绝治疗,于入院第3天后死亡.余5例患者治愈出院,出院时心电图ST-T改变均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见肌酸激酶由入院时的(225±34)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