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2008年12月7日因“全身多发动脉瘤术后2年余,间歇性发热3个月”收入院.患者于2005年11月出现持续性腹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CT提示右颈动脉、腹主动脉、左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多发性动脉瘤.术前腹部CT发现腹主动脉下端假性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壁增厚,动脉瘤周围炎性软组织影并伴左肾积水.于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期间分别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术、右颈动脉瘤切除置换术、左肾动脉自体大隐静脉重建术、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及右髂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中病理提示主动脉中层变薄,平滑肌细胞减少.2008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至40℃,伴右踝关节红肿,于当地医院就诊,采用莫西沙星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无改善.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2.
孔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206-1208
目的:总结颈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进行外科治疗颈动脉瘤患者采取避免动脉瘤破裂的措施、心理护理、严格抗凝治疗、手术切口局部及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的护理观察。结果:11例外科治疗的颈动脉瘤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并达到临床治愈,临床随访3~24个月,均无再出血、血栓栓塞、患肢功能丧失或中风症状。结论:外科治疗颈动脉瘤方法有效且有可能达到根治,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朱鸿彬  赖建力等 《中原医刊》2002,29(1):F003-F003
患者 ,男 ,3 6岁 ,因静脉注射吸毒 3年 ,双股动脉注射后局部红肿热痛半年 ,右股部溃烂一个月伴出血 3小时入院。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体检 :消瘦 ,面色灰黄 ,BP16 0 0 /10 66kPa ,右腹股沟中部一直径 3 5cm红肿 ,边界不清 ,中央溃烂搏动性出血 ,压痛 ,搏动感 ,左腹股沟中部一直径约 3cm肿块 ,质地中等 ,轻压痛 ,搏动感。双前臂及双下肢浅静脉行程见静脉注射针眼 ,静脉硬化。诊断 :①右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②左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入院后急诊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右股动脉瘤探查术 :解剖显露阻断髂外动脉 ,切开右腹股肿块见其…  相似文献   

4.
戈小虎  刘杰  李雪松 《新疆医学》2006,36(5):223-224
我院采用辅助性右-左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并通过旁路人工血管,置导管至左颈总动脉精确定位,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repairEVR)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以带膜支架型人工血管行腔内隔绝术,4例先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再行腔内隔绝术。结果42例手术成功,无1例患者死亡,无术后截瘫,随访假腔血栓形成。结论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处理原则。方法:对116例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中62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受到干扰,其中2例完全遮蔽,19例有临床症状,而术前行颈外动脉-椎动脉旁路者,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后无不适症状。结论: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可引起左侧椎动脉的急性严重缺血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根据夹层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选择性实施左锁骨外动脉-左椎动脉旁路术。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下巨大动脉瘤夹闭术1例报告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张云新,王恩真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3岁,体重57kg,身高1.61m。因复视2.5年,左眼睑下垂8个月于1985年2月入院。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为左眼睑下垂,左瞳孔直径5mm,右瞳孔3m...  相似文献   

8.
高福利  钱建清 《海南医学》2013,24(23):3575-3576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不涉及腹主动脉的内脏性动脉瘤,临床上非常少见,本文主要对近期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2012年7月11日因"间断右中腹痛半月"入院。同年6月2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右中腹(脐周偏上)腹痛不适,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外科治疗先天性冠性动脉瘘25例,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年龄4-47岁(平均19.8岁)。17例(68.0%)起自右冠状动脉分别瘘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和左室。8例(32.0%)起自左冠状动脉瘘入右室或肺动脉。12例行动脉瘘缝扎术。13例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关闭瘘中,其中4例经瘘入的心腔修补,9例切开扩张的冠状动脉或冠状动瘤修补。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者切除瘤壁缝合。无手术死亡。22例随访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治疗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78例宽颈动脉瘤患者行颅内支架联合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支架植入后显示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滞留。完全栓塞62例,近全栓塞9例,部位栓塞5例;动脉瘤破裂2例,均死亡。38例病例术后3~6个月血管造影随访,32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6例瘤颈残留者,无再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结论:颅内支架联合弹簧圈血管内介入栓塞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VAAS)的介入治疗方法,总结分析经导管栓塞VAA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例采用弹簧圈、微弹簧圈及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介入栓塞治疗VAAS的临床资料。1例脾、胰横动脉多发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及"三明治"栓塞法;1例脾中段巨大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填塞瘤腔;1例肝右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及1例左支气管动脉瘤栓塞流入动脉+填塞瘤腔。1例带颈肝动脉瘤单纯填塞瘤腔。5例医源性肾假性动脉瘤单纯栓塞流入动脉。结果 9例VAAS均一次栓塞成功,但1例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再次栓塞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3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动脉瘤未复发。结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VAA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急诊栓塞破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27例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急诊栓塞破裂动脉瘤的体会。方法: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例,女17例,男10例,年龄40-85岁。25例在急性SAH发病12h内行GDC动脉栓塞。动脉瘤的大小为3-22mm。6例动脉瘤,颈较宽的患者行瘤颈成形术。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7d。7名患者GDC栓塞后鞘内给予t-PA。结果:动脉瘤栓塞后随访3个月至1年,无1例发生再出血,恢复良好17例,中等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VAAS)的介入治疗方法,总结分析经导管栓塞VAA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例采用弹簧圈、微弹簧圈及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介入栓塞治疗VAAS的临床资料。1例脾、胰横动脉多发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及"三明治"栓塞法;1例脾中段巨大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填塞瘤腔;1例肝右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及1例左支气管动脉瘤栓塞流入动脉+填塞瘤腔。1例带颈肝动脉瘤单纯填塞瘤腔。5例医源性肾假性动脉瘤单纯栓塞流入动脉。结果 9例VAAS均一次栓塞成功,但1例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再次栓塞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3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动脉瘤未复发。结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VAA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射频消融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共409例AF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对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假性动脉瘤形成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AF射频消融术后共7例发生假性动脉瘤形成,假性动脉瘤发生率1.7%;左下肢2例(28.5%),右下肢5例(71.5%)。在超声引导下压迫假性动脉瘤后,6例动脉瘤颈部闭合,1例术后假腔形成。随访半年6例B超检查正常,1例假腔明显缩小,无需外科干预,所有患者患肢均无功能障碍。结论加强早期观察,明确渗血来源部位,早期局部压迫,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加速其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euroform微型自膨支架在闭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经适当的抗凝后,将Neuroform微型自膨支架引入载瘤动脉处,通过同轴导管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支架释放后,行标准可脱弹簧圈填塞术.结果:9例患者中,达到100%栓塞7例,95%栓塞2例.栓塞后造影证实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放置支架后左侧大脑后动脉发生痉挛,但病人无症状.无术后死亡.4例术后6个月随访造影,除1例基底顶端巨大动脉瘤不全栓塞(95%栓塞)无改变外,3例动脉瘤腔完全闭塞,载瘤动脉无狭窄.结论:Neuroform微型支架辅助可脱弹簧圈闭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好,既可保护载瘤动脉通畅又可改善宽颈动脉瘤栓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指征及技巧。方法: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分析诊疗过程中的相关资料。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13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0.5cm~2.50cm 11例,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近端2cm1例,破口位于第10胸椎下缘1例。行预防性右颈总动脉一左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封堵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例;未行预防性动脉旁路术,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4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2例,完全封堵第10、11对肋间动脉开口1例。结果:13例均成功释放覆膜支架,无中转手术、截瘫、偏瘫及围手术期死亡。即时造影结果:11例(84.6%)成功封堵破口;Ⅰ型内瘘2例(15.4%),近端、远端Ⅰ型内瘘各1例,但内瘘量均不大。结论:腔内隔绝术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其中的4例宽颈假性动脉瘤先植入冠脉孔支架覆盖动脉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另1例窄颈假性动脉瘤单纯行GDC填塞。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治疗,动脉瘤填塞均在95%以上,1例宽颈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治疗后复发,经再次填塞GDC后治愈,1随访5-18个月,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从本组资料看,窄颈和宽颈假性动脉瘤可分别采用GDC栓塞和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均采用自膨式Enterprise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支架到位均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动脉瘤完全闭塞9例,闭塞90%以上6例。术后3~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了造影复查,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丰培勋  张志霞  王炎 《医学争鸣》2009,(13):1226-1226
1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2007-06-29被铁砂击中右颈部,伤时出血不多,清创缝合术后伤口处逐渐隆起,患者常感头昏不适,对侧上肢麻木、乏力.X线片示:颈椎旁有一金属异物.B超示:右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形成.遂收入院专科检查:右颈中上段肿块,皮肤表面有瘢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介入杂交手术平台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并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同时比较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D-DSA)、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17例病理证实为颅内动脉瘤患者中2D-DSA共检出16例,1例微小血泡样宽颈动脉瘤因病灶太小漏诊,准确率为94.12%,3D-DSA全部检出,准确率达100.0%,但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310)。15例宽颈动脉瘤术中达到致密栓塞;2例未破裂颈内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予以较疏松填塞。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因术前出血量大,栓塞治疗后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16例恢复工作,1例呈迁延性昏迷状态(治疗3个月)。复查DSA16例动脉瘤消失,1例疏松填塞的巨大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瘤腔仍有血流灌注,但动脉瘤未增大。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有效提髙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可有效防止再出血,提髙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期间应用DSA技术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并对预后做出可靠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