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1例AP患者根据中国AP诊治指南中的临床诊断及轻症胰腺炎和重症胰腺炎分类标准分为2组:重症胰腺炎组19例和轻症胰腺炎组22例。2组患者于入院第1、3、7、14天时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E-selectin和sICAM-1水平。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重症胰腺炎组第1、3、7天血清sE-selectin和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胰腺炎组和对照组(P均〈0.05),重症胰腺炎组第14天血清sE—selectin和sICAM-1水平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症胰腺炎组第1、3天血清sE-eselectin和sI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轻症胰腺炎组第7天血清sE—selectin和sICAM-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sE-selectin和sICAM-1水平与AP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对评价AP的严重程度、AP的病程判断和疗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slCAM-1水平.结果显示,重型急性颅脑损伤组血清sICAM-1含量(434.39±114.05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1.78±39.18μg/L),P<0.01,亦显著高于轻型急性颅脑损伤组(306.08±52.03μg/L),P<0.01.而轻型颅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ICAM-1的测定可用于早期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苦参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苦参治疗组,每组各30例。常规化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实施治疗,苦参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治疗。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化疗组及苦参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有下降,苦参治疗组sICAM-1、sVCAM-1的水平下降程度较常规化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常规化疗组的6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可明显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改善常规化疗药物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  31例患者烧伤总面积 (TBSA)≥ 30 % ,其中 3例患者于伤后第 1天死亡。采用ELISA法对不同时相点 (伤后 1、3、5、7、14、2 1、2 8和 35d)以及感染患者和死亡患者血中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进行检测 ;对照组为 2 5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烧伤患者血中sICAM- 1和sVCAM - 1水平分别于伤后 3d和 5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并分别持续至伤后 35d和 2 1d(P <0 0 5~ 0 0 1)。伤后 14d ,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达峰值 ,较伤后 1d和 7d呈显著性上升 (P <0 0 5~ 0 0 1)。感染组血清sICAM - 1和sV CAM - 1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1~ 0 0 5 )。与对照组及伤后第 1天比较 ,死亡组患者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呈显著性升高。患者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与TBSA和Ⅲ度BSA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sICAM - 1水平与sVCAM - 1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烧伤可促进可溶性黏附分子的生成 ,并与烧伤严重程度和伤后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索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 E-SL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孟鲁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和氨溴索治疗,孟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E-SLT、sICAM-1水平,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和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孟鲁组和常规组治疗后血清sE-SLT(220. 25±24. 19 pg/ml vs. 284. 34±29. 87pg/ml,256. 25±26. 65 pg/ml vs. 282. 77±28. 45 pg/ml)、sICAM-1(223. 54±15. 21 ng/ml vs. 277. 43±27. 67 ng/ml,245. 12±15. 75 ng/ml vs. 274. 45±28. 01 ng/m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孟鲁组治疗后血清sE-SLT、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孟鲁组和常规组治疗后FVC(3. 63±0. 51 L vs. 2. 76±0. 32 L,3. 34±0. 43 L vs. 2. 75±0. 42 L)、FEV1(2. 82±0. 42 L vs. 1. 93±0. 26 L,2. 53±0. 27L vs. 1. 94±0. 33 L)、FEV1/FVC(62. 01±7. 66 vs. 46. 67±5. 56,56. 28±6. 67 vs. 46. 32±5. 2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孟鲁组治疗后FVCL、FEV、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孟鲁组治疗有效率为96. 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孟鲁组和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14. 00%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氨溴索治疗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s E-SLT、sICAM-1水平和肺功能,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E选择素(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33例,糖尿病并发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20例,糖尿病并发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7例。同期选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 E-selectin、sICAM-1水平,并将各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PDR组、NPDR组、NDR组血清中E-selectin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R组血清中E-selectin、sICAM-1水平明显高于NPDR组和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DR组血清中E-selectin、sICAM-1水平明显高于 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electin水平与 sICAM-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56,P<0.01)。结论 E-selectin、sICAM-1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形成与发展。早期检测血清中E-selectin、sICAM-1水平有助于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和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梁  黄涵  周娜  邓巧莹  黄永秩 《检验医学》2010,25(8):606-60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20例结直肠癌患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的血清浓度,并以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E-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是预测结直肠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黏附分子在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主要由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显著表达,他们介导了白细胞紧密黏附至血管内皮,进而迁移至内皮下空隙,加重了内皮损伤,参与缺血脑组织的炎性反应,加重脑组织损伤。我们检测了急性脑梗死患者sICAM-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蒋洁  杨文东 《临床医学》2013,(11):15-17
目的 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水平变化,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及检测血清黏附分子的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随机选择行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腹腔镜手术(LA)治疗组(50例)和开腹手术(OA)治疗组(5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LA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OA治疗组(P<0.01).术前两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血清sICAM-1水平与sP-sel呈显著正相关(r=0.611,P<0.01);术后LA治疗组第5天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达正常,OA治疗组第7天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达正常.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存在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异常表达,LA治疗后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降低显著,且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检测血清sICAM-1和sP-sel水平可判定病情及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黏附分子在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主要由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选择素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显著表达,他们介导了白细胞紧密黏附至血管内皮,进而迁移至内皮下空隙,加重了内皮损伤,参与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判断病情的价值。【方法】1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症组(MAP)和重症组(SAP).于入院及治疗d3、d7、d14(SAP组)时采集血清。以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IL-6和TNF-α水平。【结果】SAP组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在入院和治疗d3、d7时均显著高于MAP组(P〈0.01)。MAP组在治疗d7时下降至接近正常,而SAP组在治疗d7时仍显著高于入院时(P〈0.01),d14时下降互接近正常;SAP患者血清sICAM-1与IL-6和TNF-α正相关。r分别为0.62和0.66,P〈0.01。【结论】细胞黏附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血清sICAM-1、TNF-α、IL-6水平与病情的发展相关,有助于早期诊断重症胰腺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5例老年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治愈31例,死亡4例(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5例中治愈4例,死亡1例.22例胆源性胰腺炎(重症7例)先行非手术治疗,2-3周后择期胆道手术,治愈20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8例(重症3例)中治愈7例,死亡1例.结论:降低老年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尽早诊断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体内中等长度DD片段的检测,进一步证实AP患者止凝血系统的变化及意义。选择AP患者94例(其中MAP 42例、SAP 52例),健康对照组50名。收集血常规,凝血指标(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mer),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血糖,血钙),血气分析,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以及腹部CT检查等情况,计算出入院24h内的APACHEⅡ评分。最终得出结论:1.SAP患者中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2.APACHEⅡ评分较为繁琐而且耗时较长,而中等片段的DD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病情以及未来的预后。3.关注AP患者止凝血系统的变化,有助于了解AP患者微循环障碍情况,为临床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改善预后提供依据,以提高AP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验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a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观察脑缺血患者血清中sICAM-1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Dot blotting法检测脑缺血后不同时相,高危人群和健康人群血清中的浓度,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脑缺血患者脑缺血8h血清中sICAM-1的浓度增高,脑缺血24h浓度达到高峰,持续15d仍处于  相似文献   

15.
于泉波  周亮 《华西医学》2009,(10):2568-257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4~2006.7共收治的各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6例。结果:治疗上采取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手术干预,除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外,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并针对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分析和高敏酶免疫分析测定了136例AP患者,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75例和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61例,以及6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ET、白介素-2(interlukin-2, IL-2)、白介素-8(interl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 hs-CRP)并进行了比较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患者的血清IL-2明显降低(P<0.05), IL-8、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均<0.01);SAP患者IL-2明显降低(P<0.01),ET、IL-8、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0.05或P<0.01);MAP患者ET明显降低(P<0.05),TNF-α和hs-CRP明显增高(P均<0.05)。以上表明:血清ET、IL-8、TNF-α和hs-CRP水平随AP的严重程度而增高,血清IL-2水平随严重程度而降低。结论血清ET和炎性细胞因子是评价AP严重程度的有价值指标,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1年8月~2004年8月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基础上,先以生长抑素250μg静注,后以250μg/小时的速度持续静滴,连续7~14d,观察症状、腹部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总有效率为85%。结论:生长抑素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急性胆源性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AHP)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5例急性胰腺炎(AP)根据病因分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84例、AHP36例及其他25例.对AHP与ABP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高脂血症(HL)与AP的相关性.结果:与ABP相比,AHP发病年龄低,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评分相同情况下,AHP在脂肪肝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重症急性胰腺炎、血脂方面高于ABP,血清淀粉酶和肝功能受损则低于A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P以中青年男性患者为主,具有病情重、血脂高和血清淀粉酶低等不同于一般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