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兔“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其“内关”、“大陵”、“曲泽”穴局部及其相应脉线(大~曲线)铁、钙、锌含量降低;“足三里”注射胰岛素后亦可引起“内关”、“大陵”穴类似的改变,但并不影响其相应脉线(犊~上线)及该脉线上穴位(如“足三里”、“犊鼻”、“上巨虚”)各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这些结果提示经络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这种变化可能与穴位及药物的相对特异性、药物归经有关。  相似文献   

2.
凌祥  邵政一 《中国针灸》1996,16(9):37-39
家兔“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后15分钟,其“内关”,“大陵”,“曲泽”穴局部及其相应脉线(大~曲线)铁,钙,锌含量降低;“足三里”注射胰岛素后亦可引起“内关”“大陵”穴类似的改变,但并不影响其相应脉线(犊~上线)及该脉线上穴位(如“足三里”“犊鼻”,“上巨虚”)各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这些结果提示经络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这种变化可能与穴位及药物的相对特异性,药物归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模型(AMI)大鼠心肌微血管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动物模型,(1)碳素墨水灌注法显示AMI大鼠心肌微血管形态;(2)用10Hz及100Hz,波幅均为6V的两组电针,电针双侧“内关”,分别观察其对AMI微血管的影响。结果:(1)AMI后,心朋微血管形态严重损伤;(2)电针双侧“内关”,可改善心肌微血管的形态(3)心肌侧枝循环微血管数目及面积对电针参数一频率依赖性强。结论:电针双侧“内关”促进AMI后功能性侧枝循环的建立,低频电针效果优于高频电针。  相似文献   

4.
在乌拉坦-氯醛糖麻醉的40只家兔上,观察了胸髓蛛网膜下腔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A,40ug/20ml)对电针“内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针“内关”可显著促进急性心肌缺血(AMI)后ST段、T波及血压的恢复;(2)NA可明显加快AMI后ST、T的恢复;(3)NA能明显加强电针“内关”促进ST、T恢复的作用;从而表明胸髓内α受体参与电针“内关”改善AMI的作用,提示胸髓上段是内关—心脏相关联系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40只氨基甲酸乙脂与氯醛糖混合麻醉的兔上,结扎冠状动脉左心室支造成心肌缺血,观察了注射微量可乐宁(Clon,0.38mMol)及育亨实(Yoh,5.1mMol)各2μl于双侧延脑腹外侧口侧区(rVLM)对电针“内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针“内关”可明显加快心肌缺血后心电图ST、MBP、LVP及dp/dtmax的恢复;(2)Clon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电针对ST及LVP的作用;(3)Yoh可显著削弱电针对ST及LVP的作用。这显示当rVLM内α2受体被兴奋时,电针“内关”对缺血心肌电活动及机械活动的良性调整作用,可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而当α2受体被抑制时,电针的作用基本消失;rVLM细胞α2受体参与电针心包经“内关”对心脏功能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6.
耳体穴协同降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雁形 《中国针灸》1994,14(2):37-39
本文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组,分别针刺双侧耳穴"心",体穴内关,"心"和内关(耳体组),耳穴"胃"和内关(对照组),观察和比较各组近期降压效应。结果,各组针刺后血压皆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耳体组血压下降值和临床有效率高于其它各组,耳穴组和体穴组的舒张压下降值高于对照组,各项比较皆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内关和"心"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乌拉坦-氯醛糖麻醉的40只家兔上,观察了胸髓蛛网膜下腔微量注射去甲上腺素对电针“内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针“内关”可显促进急性心肌缺血后ST段、T波及血压的恢复;(2)NA可明显加快AMI后ST、T的恢复;(3)NA能明显加强电针“内关”促进ST、T快复的;人而表明胸髓内α受体参与电针“内关”改善AMI的作用,提示胸髓上段是内关-心脏相关联系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乌拉坦-氯醛糖麻醉的42只家兔上,观察了胸髓蛛网膜下腔微量注射酚妥拉明(Phen200μg/20μl)对电针“内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针“内关”穴区可明显促进急性心肌缺血(AMI)后ST段、T波、血压的恢复;2)Phen对AMI后ST、T值的恢复没明显影响,而阻止了血压的恢复;3)给酚妥拉明后显著削弱或消除电针“内关”促进ST、T及血压恢复的作用。这表明,胸髓内α受体参与电针“内关”改善AMI的作用,提示胸髓上段是内关-心脏相关联系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针刺“内关”、静脉注射一氧化氯(NO)前体L精氨酸(L-Arg)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的不同改善效应。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随机设立对照组、AMI组、LArg治疗组、针刺“内关”治疗组、LArg加针刺“内关”治疗组,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功能多项指标的变化。结果:AMI组以上各项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各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针药结合治疗组改善最显著。结论:LArg加针刺内关联合应用对AMI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Gi Gs含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电针治疗异搏定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抑制性G蛋白(Gi)和激动性G蛋白(Gs)的含量,继而探讨针刺“内关”穴调节心律失常的效应机理。方法:用异搏定诱发大鼠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成模后电针双侧“内关”穴。用MS200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记录心电图,观察针刺前后心率(律)变化;以蛋白印迹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抑制性G蛋白(Gi)和激动性G蛋白(Gs)的含量。结果:电针治疗后,造模+针刺“内关”穴组大鼠的心率(律)以及大鼠心肌组织中Gi、Gs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的心率(律)以及Gi、Gs含量对比发生明显改变(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能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其作用机制与Gs蛋白的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素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内关”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电针家兔左右侧“内关”穴20min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电图(ECG)监测。40min后恢复灌流,再灌注1小时,取静脉血及心肌组织,观察血浆内皮素(ET)及透射电镜下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针刺“内关”组ET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损伤轻微,肌纤维正常走向,少量线粒体空泡变,肌丝无明显坏死,溶解,结论:电针“内关”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对心肌呈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缓解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史明仪  陈琦  周华珠 《中国针灸》2002,22(12):833-836
目的:了解“内关”穴注射硝酸甘油(NTG)防治急性心肌缺血(M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静脉注入垂体后叶素(PPT)造成MI模型,以“内关”注入NTG缓解MI的心电图变化为指标,观察保留与切断G6-T2脊神经前后根9VDS)、以及毁损脊神经节(DRG)的影响,并与舌下运用NTG进行比较。结果:切断VDS对“内关”注入NTG缓解MI影响不大,毁损DRG后MI加重并恢复延迟,“内关”比舌下运用NTG防治MI的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内关”注射NTG可作为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内关”-DRG-心脏间存在不依赖于中枢的神经短反射通路。  相似文献   

13.
一、点按内关治疗心绞痛杨××,男,51岁,干部。患高血压、冠心病已多年,经县人民医院心电图提示“冠心病供血不足”。胸前区隐痛经常发作,1980年8月26日晚,患者看电影后返家途中,突然胸痛发作,正巧被我发现,见其面色苍白,肢出冷汗,口唇紫绀,手按左胸,疼痛欲绝,按之脉弦,即予点穴按摩“内关”(双),患者自觉酸胀感由内关放射至胸中,绞痛减轻,面色好转,冷汗得敛,口唇转红。持续按摩半小时左右,疼痛基本消失,以后胸前区感党恢复正常。按:内关系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甲乙经》说:“实则心暴病,内关主之。”高武《针灸聚英》“百症赋”说:“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足见内关对心、胸胁诸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乌拉坦-氯醛糖麻醉兔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记录外背角神经元电活动,观察了胸髓(T2-T3)背角在整合电体“内关”和急性心肌缺血(AMI)信息中的作用。结果为:①AMI后,83个背角神经元中,18个放电频率明显增加,14个明显减少,其余51个没明显变化;②AMI引起兴奋反应的10个神经元中,电针“内关”后,有9个被抑制,1个仍呈兴奋状态;AMI引起抑制反应的8个神经元中,电针“内关”后有7个被解除抑制,另1个仍维持抑制状态;③检查了83个背角神经元的感受野及其反应的生理学类型。结果表明,电针“内关”与AMI的信息可在胸髓背角发生会聚性反应,背角参与电针“内关”与AMI的整合过程,因而亦是内关-心脏联系的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电针治疗奔豚气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5年9月~1994年11月采用“BT701”型电麻仪,份证取穴治疗奔豚气11例,取得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工临床资料11例中,男2例,女9例;年龄31岁~4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7天.2治疗方法取穴报中、内关(双)、公孙(双)、大冲(双).方法:膻中穴沿皮向下根刺1寸许,内关、公孙、大冲均直刺1寸许,均行捻转泻法,得气后,采用“BT701"型电麻仪,取内关(双)、公孙(双),各组成一对电极,台车20次人,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留外60tnin,每日1次.3治疗效果11例经治后均获痊愈。其中针刺2次痊愈者3例,针刺5次痊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心肌缺血模型加电针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双侧“内关”。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心肌酶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肌中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心肌缺血模型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和心肌c-fos 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后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与下调心肌组织c-fos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了针刺“水沟”、“内关”穴后,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脑细胞核蛋白质及染色质NHCP的电泳图谱,经光密度扫描仪扫描,测定蛋白区带峰面积比值。结果显示,针刺可以降低膜蛋白(细胞核蛋白中分子量为62KD的蛋白区带)含量;增加非组蛋白(染色质蛋白中分子量为24KD的蛋白区带)含量。研究表明,针刺“水沟”、“内关”穴对一些蛋白质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增龄性变化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刺改善冠心病心脏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心脏功能特异性调整作用,将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内关及足三里治疗组,针刺内关2疗程后冠心病患者症状控制率为75.0%,心电图改善率为70.5%。与针刺足三里组(40%、46 .6%)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采用反映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心缩间期及心舒间期的PEP、LVEP、P/L、A/H等为指标,发现针刺内关使冠心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指标与足三里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证实了内关穴与心脏相关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LDH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先对大鼠“内关”、“膻中”穴进行针刺预处理,然后用“推管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物模型,检测大鼠血清中LDH含量变化情况。结果:针刺“内关”、“膻中”穴可明显提高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液中LDH含量。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缺血预处理组(IP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预处理可以诱导心肌缺血耐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造成的损伤,从而使心肌得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鼠GsmRNA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调节机制。方法:用异搏定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成功后电针双侧“内关”欠。用荑国BIOPAC Systems MP15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电图,观察针刺前后心律(率)变化;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肌中Gs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变化。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可能和G蛋白信号转导障碍有关,G蛋白在针刺“内关”穴对心律失常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