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窒息对新生儿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B型实时超声显像法观察32例窒息新生儿餐后胃窦纵切面积的动态变化,并检测餐前及餐后半小时血中胃动素、一氧化氮(NO)水平,同时与1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轻度窒息组10%、50%、100%胃排空时间及餐前、餐后胃动素、NO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为P>0.05),而重度窒息组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餐前、餐后胃动素、N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均为P<0.01).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胃排空延迟,与胃动素、NO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 (NA)的MODS发生率为 5 1 7% ,器官衰竭者死亡率更高。降低NA死亡率 ,完善NICU监护系统 ,对MODS早期诊治至关重要。1 临床资料1 1 MODS与NA的关系 研究表明 ,NA各脏器舒张末血灌流减少分别为 :脑 5 7%、肾上腺 6 0 %、肾脏 70 %、腹主动脉 70 %及肠系膜上动脉 75 %。虞人杰等报告NA后MODS发生率 5 1 7% ,其中脑损害 6 5 3% ,肾脏损害 42 9% ,提出器官损害分轻、中和重度。1997年 2月— 1998年 8月 ,收治NA患儿 2 86例 ,日龄 1~ 5d,其中男 172例 ,女 114例 ,平均体重 2 82Kg;MODS发…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8年 6月~ 1999年 8月对 4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了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的动态监测 ,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正常新生儿组 2 0例 ,男 17例 ,女 3例。出生体重平均 32 5 0 g ,胎龄平均 39周 ,出生 1minApgar评分 8~10分。足月窒息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出生体重平均330 0 g ,胎龄平均 39周 ,出生 1minApgar评分 1~ 7分 ,轻度窒息 14例 ,中重度窒息 2 6例。均未用过肾毒性药物。二、方法 两组均在生后d1、3、7、14各收集一次新鲜尿约 5ml左右 ,置 - 2 0℃低温保存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小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新生儿窒息早期血糖的变化已受到广泛重视。目前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与血糖变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30例窒息新生儿脐血NO和血糖进行了检查,并与32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研究,以探讨NO和血糖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均为我院妇产科接生的足月新生儿。母孕期健康,无糖尿病病史。30例窒息儿均为正常产道分娩,除外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轻度窒息21例,重度窒息9例;男20例,女10例;体重26~35kg。对照组32例,为同期出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 1997年 1月— 1998年 6月对收住我科有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 115例进行血电解质测定 ,同时与 2 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 ,发现有 46例合并有低钠血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6例中男 2 8例 ,女18例。入院时间生后 <1h 15例 ,~ 2 4h 30例 ,~ 36h 1例。体重均在 2 5 0 0 g以上。根据出生时 1minApgar评分分成重度窒息组 16例 ,轻度窒息 30例。对照组 2 0例为同期产科健康新生儿 ,Apgar评分 1min 9~ 10分 ,5min 10分 ,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具有可比性。本文所有对象母亲身体健康 ,分娩前否…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围产期窒息除对脑、心、肾等重要脏器有影响外 ,还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抗利尿激素 (ADH)分泌异常常见于颅脑和胸内疾病 ,而正常新生儿与窒息新生儿ADH分泌规律如何 ?尚待研究。我们用放射免疫 (简称放免 )方法测定了围产期窒息及正常新生儿血ADH ,以研究其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窒息组 :为 1992年 11月~ 1993年 4月收住本病室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共 5 2例 ,体重均在 2 5 0 0g以上 ,其中男 39例 ,女 13例。根据出生时 1minApgar评分分成两组 :重度窒息组 13例 ,轻度窒息组 39例。正常组…  相似文献   

7.
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动态监测及糖代谢平衡的维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象和方法1995年 10月~ 1999年 5月在我院分娩的窒息新生儿145例 ,其中 40例生后 1minApgar评分 <3分的为重度窒息组 (简称重度组 ) ,重度组 5min复苏 (Apgar评分≥ 8分 )的有18例 ,10min有 11例 ,15min有 5例 ,≥ 30min的有 6例。 10 5例 1minApgar评分 4~ 7分的为轻度窒息组 (简称轻度组 ) ,轻度组除 8例 5min评分 <8分 ( 10min均≥ 8分 )外 ,其他 97例 5min评分均≥ 8分。 86例生后 1minApgar评分≥ 8分的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诊断标准 :生后头 3d血糖 >7mmol/L诊断为新生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的胃电图异常与胃排空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Polygraf ID 四导胃电分析系统和核素法固体胃排空测定51例FD患儿和25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胃电活动和胃排空情况.结果①FD组与对照组相比,正常慢波百分比(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D组患儿有较高的胃电异常发生率,主要表现为餐前餐后混合性胃电节律紊乱,共32例,占62.7%.②FD组与对照组相比,4个导联餐后/餐前功率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FD组餐后主功率不增加.③FD组患儿餐前主频不稳定系数,餐前与餐后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增高;FD组患儿餐前、餐后慢波耦联率(%)分别为26.95±13.69,26.93±12.63,对照组为69.02±5.15,70.18±4.68,FD组慢波耦联率低于对照组(P<0.01).④FD组患儿胃排空延迟占23.5%,经Logistic多因素相关分析胃排空延迟与餐前、餐后慢波耦联率存在负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13,-0.296).结论 FD患儿有较高的胃电异常发生率,主要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和餐后主功率不增加,餐前主频不稳定系数,餐前与餐后主功率不稳定系数增高,慢波耦联率降低;胃排空延迟与慢波耦联率存在负相关.提示胃电异常在FD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 :窒息组为足月重度窒息儿 2 0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均 <3分 ,其中男 15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3189± 2 13)g ,胎龄 37~ 40周 ;2 0例中有颅内出血者 2例 ,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 15例 ,合并吸入性肺炎 12例。早产儿组 :18例 ,生后 1分钟Apgar评分 8~ 10分 ,男 13例 ,女 5例 ,出生体重 (2 0 2 9±36 6 )g ,胎龄 32~ 36周 ,经头颅CT证实无颅内病变。对照组 :足月健康新生儿2 2例 ,出生体重 (32 14± 30 2 ) g ,胎龄37~                   表 1 三组新生儿生后血浆CGRP的动态变化 (ng/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健康新生儿的胃电图。方法:20个健康足月新生儿胎龄37~39周,男11例,女9例,出生时阿氏评分平均为9.3±0.4分,无窒息,无器质性疾病,母乳喂养。采用体表胃电图,分别于出生后第1(第12小时),7,14,21,28 天记录空腹和餐后体表胃电图各30 min。计算胃电图的以下参数: 主频、不同慢波节律的百分比、主频不稳定系数、功率比。结果:在所有新生儿均可记录到与成人类似的体表胃电图波形,新生儿出生后第1~28天餐前的正常胃电节律为(38. 2±4.9)%~(39.7±3.5)%,胃动过速节律为(23.7±5.4)%~(23.5±4.3)%,胃动过缓节律为(38.1±5.5)%~(36.8±3.9)%,不同年龄时期餐前与餐后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新生儿出生后第1~28天餐前主频为2.38±0.5 cpm~2.59±0.1 cpm ,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4,21,28天餐前、餐后的主频较第1,7天高(P<0.05);生后第21,28天餐前、餐后的主频不稳定系数较第1,7,14天低(P<0.05),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后第1~28天餐后餐前功率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新生儿的胃电图参数与健康成人、儿童明显不同,胃电主频、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较低,胃电主频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64-366]  相似文献   

11.
我科对 15 0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及 5 48例窒息新生儿生后d1、3、5、7、9经皮胆红素 (TCB)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 ,出生体重 2 5 0 0~ 5 0 10 g ,TCB≥ 2 0 5 μmol/L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正常新生儿组 15 0 0例 ,羊水清 ,Apgar评分 1min 8~ 10分。窒息缺氧新生儿 5 48例 ,其中轻度窒息组 32 0例 ,羊水Ⅲ度污染 70例 ,Ⅱ度污染 10 2例 ,羊水清 148例。重度窒息组 2 2 8例 ,羊水Ⅲ度污染 12 0例 ,Ⅱ度污染 88例。除外母…  相似文献   

12.
窒息新生儿血浆精氨酸加压素与内皮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生儿窒息缺氧常导致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围生期窒息时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内皮素(ET)合成和释放增多,且与窒息后器官损害有关[1],本文测定50例不同窒息新生儿血浆AVP与ET浓度,并探讨血浆AVP和ET与窒息程度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均为生后24h内足月新生儿,胎龄37~42wk,轻度窒息组21例,1minApgar评分4~7分;重度窒息组29例,1minApgar评分≤3分;对照组23例,1minAp-gar评分8~10分,血气分析正常。二、方法 1.血浆AVP和ET测定 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日龄新生儿空腹和餐后胃电慢波的主频、功率比、不同慢波节律百分比、主频不稳定系数,以确定健康新生儿胃电慢波的特征。方法20名健康足月新生儿胎龄37~39周,男11名,女9名,出生时阿氏评分平均为(9.3±0.4)分,无窒息、母乳喂养、无器质性疾病。采用体表胃电图,分别于出生后第1(第12小时)、7、14、21、28天记录空腹和餐后体表胃电图各30min。计算胃电图的以下参数:主频、不同慢波节律的百分比、主频不稳定系数、功率比。结果在所有新生儿均可记录到清晰的胃电图波形,新生儿出生后第0、7、14、21、28天餐前的正常节律百分比分别为38.1±4.9、38.2±4.3、38.5±3.7、39.2±3.9、39.7±3.5,胃动过速节律百分比分别为23.8±5.4、24.3±3.6、23.8±3.8、23.7±4.1、23.5±4.3,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分别为38.1±5.5、37.5±4.8、37.7±4.1、37.1±3.6、36.8±3.9,不同日龄餐前与餐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第1~28天餐前主频为(2.38±0.5)cpm~(2.59±0.1)cpm,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28天餐前、餐后的主频较第1、7天高(P<0.05);生后第21、28天餐前、餐后的主频不稳定系数较第1、7、14天低(P<0.05),餐后与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28天餐后餐前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新生儿的胃电慢波尚不成熟,其特征为主频和正常节律百分比较低,而胃动过速节律和胃动过缓节律百分比较高,进餐后各参数无明显变化。这一特征在评价新生儿的胃电生理学和胃运动功能紊乱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窒息新生儿胃运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研究窒息足月新生儿胃电运动、血浆胃动素及血清一氧化氮 (NO)变化规律 ,对窒息新生儿消化运动功能进行评价 ,为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足月窒息新生儿 2 9例餐后体表胃电图、血浆胃动素、血清NO进行检测 ,并以正常新生儿做对照。结果 窒息组正常胃慢波百分比 (PNSW )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 5 .3 5± 2 2 .5 1) %与 (4 9.78±18.80 ) % ,两组比较P <0 .0 5 ,而异常慢波百分比 (PUSW)却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5 5 .66± 2 9.3 9) %与 (3 1.99± 13 .79) % ,两组比较P <0 .0 1。PNSW轻度窒息组明显高于重度窒息组 (P <0 .0 5 )。窒息组和对照组餐后血浆胃动素分别为 (3 0 1.47± 73 .3 1)ng/L和 (4 3 6.5 8± 185 .5 7)ng/L ,窒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窒息组餐后血清NO为 (110 .61± 13 .75 ) μmol/L ,对照组为(98.66± 0 .72 ) μmol/L ,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窒息组异常PUSW与血浆胃动素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0 1) ;PUSW与血清NO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血浆胃动素与血清NO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窒息新生儿存在胃电基本节律紊乱、胃动素水平降低和NO水平升高 ,提示窒息后新生儿的胃肠动力障碍与神经体液调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胃肌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新生儿胃肌电发育过程,并初步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对23例健康新生儿生后1周、2周及1月进行胃肌电描记。采用皮肤表面电极,从腹壁体表用PCPOLYGRAP-HR多功能胃肠检测仪记录胃电,观察主频率(DF)、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正常胃慢波百分比(PNSW)。结果 餐前、餐后正常呈随周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餐后PNSW明显高于餐前。DF和DFIC各阶段无明显差异,但自身比较,餐后DF高于餐前,餐后DFIC低于餐前。结论 研究显示出新生儿胃电肌运动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窒息新生儿血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D -二聚体 (D -D)水平 ,旨在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且为临床早期应用抗凝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正常对照组我院产科生后 2 4小时内健康足月新生儿 2 0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平均日龄 10 4小时 ,出生体重 25 0 0~ 40 35g ,生后 1分钟和 5分钟Apgar评分为 9~ 10分。窒息组 :本院新生儿科 1997年 6月~ 1999年 9月收治窒息足月新生儿 38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家族性出凝血疾病史。新生儿生后及母亲产前、产后均未使用对凝血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其中轻度窒息组 2 …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NICU中 32~ 35孕周早产儿的安全喂养方法。经鼻留置胃管喂养 (鼻饲 ) (A组 )、奶瓶喂养 (B组 )的 32~ 35孕周早产儿各 30例 ,通过临床观察和经皮氧饱和度仪监测 ,对因吐奶引起的呼吸暂停和窒息发生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窒息A组 6例次 ,B组未见发生。吐奶伴经皮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 80 %以下、持续 2 0s以上A组发生 17例 ,平均每例发生 3次 ,B组发生 3例 ,平均每例发生1.6次。两组经 χ2 检验 ,P <0 .0 5有明显差异。认为 32~35孕周A组发生胃食管反流明显高于B组。经鼻留置胃管可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9.
Q-T间期离散度在评价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心电图Q T间期离散度 (Q Tcd)的变化 ,用以评价心肌损害情况。方法 对60例有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 (观察组 )及 2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 (对照组 )于生后 2 4~ 3 6h进行Q Tcd测量 ,并分析结果。结果 对照组Q Tcd为 (57.48± 3 1.0 1)ms ;轻度窒息组为 (67.0 4± 2 4.0 8)ms ,重度窒息组为(84.2 1± 3 4 .2 6)ms;窒息新生儿并胎儿窘迫组为 (84.3 7± 3 5.92 )ms ;单纯窒息组 (65.3 8± 18.15)ms。重度窒息组Q Tcd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轻度窒息组Q Tcd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窒息并胎儿窘迫组Q Tcd明显高于单纯窒息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新生儿窒息越重 ,窒息持续时间越长 ,Q Tcd越大。Q Tcd能较敏感地反映新生儿窒息时心肌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常伴有多个系统的损害。我们对 32例HIE患儿进行了血中胃动素 (MTL)和胃泌素 (GAS)水平的测定。现报道如下。研究对象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HIE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 ,1997;35 (2 ) :99]的HIE患儿 ,共 32例。其中男 2 1例 ,女 11例 ;轻度 15例 ,中度 12例 ,重度 5例。经阴道分娩 19例 ,剖宫产 13例。对照组为同期妇产科无窒息正常新生儿 ,共 15例 ,其中男 8例 ,女 7例。两组均为足月新生儿 ,生后 <2 4小时。两组间性别 ,分娩方式 ,出生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