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泡足联合口服甲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泡足每日2次,加口服甲钴胺500ug tid,对照组仅服用甲钴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76.5%.结论:中药泡足联合口服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针灸中药与甲钴胺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甲钻胺与针灸中药进行治疗,经过45d的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止痛有效率为90.43%,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TCSS评分由(8.31±2.20)降低至(3.59±1.56)。对照组的止痛有效率为69.77%,治疗总有效率为32.56%,TCSS评分由(8.40±2.18)降低至(5.46±1.89)。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TCSS评分降低幅度、止痛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联合应用针灸中药与甲钴胺。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于芳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8):127-128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在降糖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疗程15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9%,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口服甲钴胺胶囊,治疗组加用中药糖末宁颗粒,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28/4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糖末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范振华  刘跃 《工企医刊》2010,23(4):32-34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疏血通和甲钴胺,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治疗2个疗程,记录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1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3组,依帕司他组,甲钴胺组,联合治疗组,每组60例,观察治疗12周后症状的缓解情况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结果依帕司他组有效率为71.67%,甲钴胺组有效率为68.3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与甲钴胺相当,二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基础方(糖周方)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3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在西药控制血糖达标的同时,对照组肌肉注射甲钴胺500ug憎;治疗组肌肉注射甲钴胺500ug/d,同时加用糖周方内服,1剂,d,治疗2周。结果:疗效和治疗后肌电图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中药糖周方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说明糖周方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剂,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栓通、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治疗组同时加用甲钴胺、血栓通,对照组单用甲钴胺,用法、用量同治疗组,疗程2周,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 血栓通、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芳 《药物与人》2014,(6):168-168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药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资料,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使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疗效。其中30例接受中药参芪麦味地黄汤与胰岛素治疗、甲钴胺和依帕司他治疗,记为治疗组;另外30例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甲钴胺以及依帕司他治疗,记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2例(40.00%)。无效1例(3.33%)。对照组显效10例(33.33%),无效7例(23.33%),无统计学意义(χ2=3.606,P=0.058〉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参芪麦味地黄汤与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变疗效显著,对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和甲钴胺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有热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高危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每日给予中药糖足方水煎液足浴20min和甲钴胺500μg入壶,对照组给予温水足浴及甲钴胺,剂量方法同前,疗程4周。结果:两纽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较对照纽更显著改善(P〈0.01)。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糖足方足浴和甲钴胺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口服,观察组给予甲钴胺+依帕司他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 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SCV及MCV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血糖达标后对照组给予甲钴胺静滴;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甲钴胺静滴,疗程均为4周。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vs68.8%,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结论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静脉注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静脉注射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湛江雷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应用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甲钴胺联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维生素B_1口服联合甲钴胺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河东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实施维生素B_1口服联合甲钴胺注射治疗;对照组实施甲钴胺注射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_1口服联合甲钴胺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杜娟 《中国保健》2007,15(6):49-50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和对照组18例(甲钴胺单药治疗).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w后,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8.
胥娟  施广德  俞海燕  偶静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55-155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肌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2周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潘文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90+192-190,192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与甲钴胺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情况,并肌电图检查。结果 3个疗程后,治疗组症状和体征疗效总有效率95.23%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肌电图检查MNCV和SNCV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可作为临床治疗之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10月的DPN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三组。甲钴胺组(n=43):给予甲钴胺0.5 mg,肌肉注射,1次/d;加巴喷丁组(n=47):口服加巴喷丁300 mg,2次/d;联合治疗组(n=48):在应用甲钴胺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巴喷丁300mg,2次/d,疗程均为14 d。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加巴喷丁组总有效率(68.1%)显著高于甲钴胺组总有效率(46.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5.0%)较加巴喷丁组及甲钴胺组疗效更好,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巴喷丁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或甲钴胺,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