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近年来关于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较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临床上要求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2].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查阅安全合理用药的文献资料,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预防与降低不良反应的办法。结果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与医师、药师、护士、患者、药物等因素有关。通过提高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途径,能够做到安全合理用药。结论通过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意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6.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怀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7):118-1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合理用药与合理治疗相伴行,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药物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讨论非常多。有报道显示,全球因不合理用药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的1/7。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在住院患者中约有1/5发生过药物不良反应,25%是抗生素导致,因此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定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上的用药要求不单针对疾病的治疗,也广泛要求到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根据其规律特点实施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月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涉及使用的药物种类、器官以及具体临床表现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中,女性多于男性,门诊内科以及急诊内科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种以及超过3种的用药最多,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多,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为皮肤以及附件损害,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24h内,转归效果良好。结论医院在对患者实施给药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确保所使用的药物合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药品不良反应(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非常关心健康问题。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探讨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因此,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用药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可靠依据。方法抽取在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这两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且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病例147例,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对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临床上如何进行安全用药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47例中,患者在用药后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可以概括为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等四种类型;导致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有药物因素、患者因素、其他方面因素等几个方面。结论临床必须对药物在服用后会带来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造成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这样才能使患者在服药后尽可能少的出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总结经验,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1 038例ADR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监测显示用药合理,只有少数存在不合理用药,通过查找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ADR监测工作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促进措施,能很好地促进ADR监测工作开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恩施州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中的不合理用药比例、形式、涉及的主要药物品种等。方法:用Excel对1998~2008年恩施州ADR监测中心收集的ADR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不合理用药典型病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在ADR报告中占32.1%,主要为预防用抗菌药不合理、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疗程过长、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涉及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中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结论:该地区ADR报告中存在较突出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折射出我国部分地区在合理用药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期间医院内科病房1 260例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年龄在49周岁以上的患者共726例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一般资料、病程、住院时间、肝和肾功能、ADR病史、临床表现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生ADR 138例159例次,发生率为19.01%,发生例次率为21.90%;以轻、中度为主,占80.43%。发生ADR的药物共10类,以抗菌药物为主(占30.19%),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占19.50%),消化系统药物占第3位(占11.32%);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是造成ADR的最主要给药方式(占69.18%);皮肤、消化、神经系统是ADR的主要累及部位;经过对症积极治疗后,有91.30%的患者获得痊愈。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超过60岁、肝和肾功能异常、既往有ADR病史以及所患病种超过3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ADR(P<0.05或P<0.01)。结论 中老年人ADR发生率较高。入院时应识别易发ADR人群,结合ADR的临床特点提高合理用药率,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院529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表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不良反应信息网络中我院上报信息,对2008年1月至2012年05月数据在EXCEL表中进行分析,参考药品说明书对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有66例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溶媒使用不当是发生频次最高的一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占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比例为62.12%。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是最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的两种药品类别,分别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分别为27.27%和19.70%。结论重视药品说明书的法律意义,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减少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