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林 《吉林医学》2011,(18):3724-3725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临床CT影像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6例经CT平扫并经手术病理报告确诊的肝门胆管癌病例,分析其肝门胆管癌的CT影像表现及组织病理关系。结果:本组26例患者,经CT平扫证实肝门部位呈低密度软组织肿块者共8例,肝门胆管增厚,管腔狭窄患者共9例;动态增强有15例延迟强化,对照组织学病理特点,评价CT扫描为肝门胆管癌的价值。结论:肝门胆管癌的CT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肿块及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同时可伴有肝内胆管扩张,是诊断肝门胆管癌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管癌在胆管的各种肿瘤中相当多见 ,约占恶性肿瘤的 1 % ,多发生于 6 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CT常规和薄层扫描等技术的应用 ,胆管癌的诊断率逐渐上升 ,现将我院 8例胆管癌的CT诊断分析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经CT检查诊断胆管癌 8例 ,均采用美国PICKER1 2 0 0SX和荷兰飞利浦TOMOSCANAV机型横断扫描。扫描层厚为 5~ 1 0mm ,间隔为 5~ 1 0mm ,个别病例局部采用薄层扫描 ,以便进一步显示病变结构。2 结  果8例胆管癌中 4例表现为肝门结构不清楚 ,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及左、右肝管突然中断 ,且不能汇合 ,肝…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癌的CT表现。结果 肝内胆管癌7例,肝门胆管癌9例,肝外胆管癌4例,胰段壶腹区胆管癌4例。CT平扫胆管癌呈低密度,增强后呈中等低度强化;肿块型直径为2-6.5cm;腔内型直径约0.5-1.5cm;管壁增厚型表现为管壁不均匀增厚,越过管壁周经1/2。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茹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62-6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胆管癌的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47例经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CT资料。结果胆管癌根据其不同的分型可出现不同的CT影像表现,可表现为肝内胆管形态呈"软藤"样迂曲扩张,亦可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低密度肿块。结论螺旋CT可较清晰的显示各型胆管癌生长特征、胆管扩张及梗阻程度及其浸润生长的范围,对早期胆管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胸部外伤十分常见,尤其是各种复合损伤,患者往往病情危重,进行常规X线检查往往不能配合,并且由于前后重叠使诊断也不如CT明确.我院近来收治胸部外伤患者61例,将不同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探讨CT对胸部外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61例患者,男40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5岁.车祸伤40例,刀刺伤6例,拳击伤6例,坠落伤5例,挤压伤4例.均于伤后30min~10h行CT检查.全部病例均使用东软CT-C3000型单层螺旋CT扫描机.120KV,150MA,层厚10mm,5mm重建,螺距1.0.患者仰卧,尽量配合呼吸,自肺尖处向下连续扫描至肋膈角,用肺窗、纵隔窗及骨窗三窗观察,全部采用平扫.  相似文献   

6.
卓丽华  龙拥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195-2196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本文收集4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8例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胆管扩张47例;47例肝门胆管癌增强扫描,呈低密度31例,等密度12例,高密度4例;延迟扫描,呈相对高密度26例,等密度2例,无低密度,肿瘤边界更明确。结论:CT是诊断原发性肝门胆管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本文收集4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8例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胆管扩张47例;47例肝门胆管癌增强扫描,呈低密度31例,等密度12例,高密度4例;延迟扫描,呈相对高密度26例,等密度2例,无低密度,肿瘤边界更明确。结论:CT是诊断原发性肝门胆管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癌B超、CT影像诊断评价(附5例报告)放时学教研室@梁建英附院放射科(046000)李培民,冯志刚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肝内胆管癌的诊断有增多趋势.作者经对5例手术证实为肝内胆管癌患者的B超、CT检查进行分析,就二者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报告1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 CT 所见:边界清楚,均匀低密度(CT 值为-6~+14H)没有强化。对不同部位的蛛网膜囊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本病的病因,病理学和 CT 诊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复查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且术前均做CT检查的原发性肝外胆管癌病例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均为腺癌,着重分析了胆管癌与壶腹癌的CT征象及它们的特征性表现及判断病变侵犯范围中的价值,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掌握手术时机,结论:CT诊断原发性胆管癌是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门胆管癌多排螺旋CT(MDCT)动态增强扫描的CT表现及薄层重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胆管癌的MD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准直器厚度为2.5mm,常规重建图像厚度和间隔均为6mm,肝门部位行层厚和间隔3mm薄层重建。结果:22例肝门胆管癌按CT表现形式分为肿块型、结节型和壁厚型,平扫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等低密度。肿块型特点为肝门肿块,动脉期表现为轻度不均匀边缘部强化,静脉期病灶强化更明显;结节型表现为肝门部<2cm的结节,动脉期主要为边缘明显环状强化,静脉期持续明显强化,且向中心部充填;壁厚型表现为肝门部胆管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2mm,动脉期及静脉期均呈明显环状强化。86.3%的病例延迟强化。薄层3mm图像对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强化特征及判断肝门部侵犯等均明显优于6mm图像,10min比3min延迟显示结节更清楚。结论:肝门胆管癌动态增强CT表现有明显特征性;MDCT10min延迟扫描及薄层重建可明显提高小病灶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法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2例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128层CT影像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成像方法包括动态容积扫描及CT工作站的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结果 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树枝状扩张。6例(35.99%)表现为管壁浸润型:4例(33.33%)表现为结节肿块型;2例(16.67%)表现为乳头状型。利用EBW工作站后处理技术清楚显示了肝门部胆管癌病变本身情况及临近结构受累及情况,胆管造影下的CT三维重建技术完整显示了胆管树及左、右肝管受侵狭窄情况。结论128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于显示肝门部胆管癌肿块的部位、大小、密度、局部扩散、血管有无受侵犯、淋巴结及邻近器官是否受累、有无远处转移、胆管扩张程度及有无腹水等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128层螺旋CT对肝门部胆管癌全面的影像学观察与分型,对估计预后及临床治疗方法、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CC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拟拟诊CCA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MSCT检测结果完整,以病理结果对照,比较MSCT增强扫描、MPR对CCA的诊断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CCA94例,其中周围型24例,肝门型42例,肝外28例,其余22例非CCA;MSCT增强扫描诊断CCA灵敏度为78.72%、特异度为50.00%、准确率为73.27%,阳性预测值87.05%、阴性预测值35.48%,kappa值0.245;MPR诊断CCA灵敏度为85.10%、特异度为59.09%、准确率为80.17%,阳性预测值89.88%、阴性预测值48.14%,kappa值0.406,与MSCT增强扫描比较,MPR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Pkappa值(0.406vs0.245)高于MSCT增强扫描。结论结合MPR诊断,或可进一步提升MSCT对CCA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MRI及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3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患者手术病理肝门部胆管癌的MRI及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比较,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MRI及CT平扫对病灶显示率分别为100.00%、60.00%,而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100.00%、90.00%;同时30例肝门部胆管癌MRI及CT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MRI及CT均是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诊断方法,而MRI在显示肝门部胆管癌病灶位置、肿块大小、范围、门静脉侵犯等方面较CT具有更显著的优势,MRI对肝门部胆管癌有更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门部胆管癌(HCC)的早期诊断困难,需多学科的方法。目前随着各种新技术(如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经口胆管镜和望远镜)的开发,使内镜在恶性胆管狭窄诊断的敏感性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对于无法切除的HCC,内镜下姑息引流治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出现的姑息疗法(如光动力治疗和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作为新兴的非手术方式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能具有意义,在未来联合手术切除中可能发挥辅助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大华  付凯  赵世煜 《四川医学》2007,28(5):492-493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本文收集2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①胆管扩张14例;②21例肝门胆管癌动态扫描,呈低密度13例,等密度6例,高密度2例;③延迟扫描,呈相对高密度18例,等密度3例,无低密度,肿瘤边界更明确。结论CT是诊断原发性肝门胆管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增强CT瘤内动脉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为肝内胆管癌(n=40)、低分化肝细胞癌患者(n=50)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动态增强CT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整,分析增强CT扫描在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ICC患者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分叶征(77.5%)、肝内胆管扩张(72.5%)、动脉期肿瘤内肝动脉(47.5%)、环形强化(57.5%)、延迟强化(60.0%)等征象多见,所占比例均高于p-HCC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肝动脉、对比剂迅速廓清、分叶征、肝内胆管扩张、动脉期环形强化、延迟强化等征象均为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重要CT征象,是两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胆总管癌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胆总管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胆总管癌患者的全部SCT图像。结果胆总管癌术前螺旋CT正确诊断13倒.准确率为92.9%.有9例见胆总管腔内明显均匀强化的结节;11例胆总管壁偏环形增厚;10例肝内胆管呈较藤状重度扩张;12例肝内、外胆管成比例扩张;14例均有胆囊增大。结论螺旋CT扫描对胆总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