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有毒中草药中,有大毒、毒、小毒的品种分别为40、35、20种。中医治病常用以毒攻毒的治法,所以一些临床上应用的中药,本身就具有毒性。《淮南子》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本草经》也有“是药三分毒”的观点。有毒中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药中毒事件屡有发生,造成了不少医疗事故。鉴于此,笔者对有毒中药按毒性成分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
有毒中药是指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治疗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的中药制剂.毒与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相互转化的关系,使用得当可化毒为药,产生惊人的疗效,使用不当则可中毒甚至殒命.因此,正确认识有毒中药,做到合理应用,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中药的炮制及应用,在祖国医学的发展中经历了长期的实践过程,在医学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些有毒中药的正确炮制,能使中药材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地发挥疗效,同时也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有毒中药的炮制,作一简述.1.巴豆:巴豆为大戟科乔木植物的成熟种子,具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  相似文献   

4.
中药芫花、甘遂、商陆、红大戟攻下逐水,作用猛烈,有毒,须炮制后使用。狼毒破积杀虫,有大毒,内服须炮制。其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变化,尚未见到报道,我们对其炮制前后进行14种微量元素测定,现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芫花一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e的干燥花蕾。醋芜花  相似文献   

5.
何丽君  曹芳 《海峡药学》1998,10(2):76-68
有毒中药是一类特殊的药物,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有毒转化为无毒,必须通过医药两方面的协调配合,有的放矢地加以炮制,并在临床上根据其性味功效进行合理使用。本文将有毒中药分为5类进行分析,供同道参考。1含有毒生物碱类中药1.1乌头类中药川乌、草乌、附子等均系毛莨科植物,它们的主要成分均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等,这些生物碱经浸泡和蒸煮等加工炮制可使酯键水解,成为毒性较弱的苯甲酰乌头胺与醋酸。苯甲酰乌头胺进一步水解可得毒性更弱的乌头胺与苯甲酸,从而降低其毒性。可见川乌、草乌、附子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双酯型乌头碱的水…  相似文献   

6.
乌头、马钱子、蟾酥、雄黄、含汞矿物、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黄药子是临床常用的有毒中药,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熟悉毒性中药品种及所含毒性成分,依法科学炮制,掌握其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加强管理,合理配用,可预防毒性中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产地、成分、特性、用药部位、采收时间、贮藏条件,剂量、配伍、炮制、剂型、煎服,以及患者的年龄、体质、服药季节、时辰等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全面考虑,做到统筹兼顾、扬长避短,以更好的发挥中药治病救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池志珍  陈豪 《海峡药学》2004,16(1):71-72
为了安全用药,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介绍有毒中药炮制原理.以干热法去毒、水浸或煮等水解去毒辅料的吸附.分解去毒以及分离有毒部位等儿种炮制以降低药材的毒性.增强疗效等方法来说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中有毒中药剂量的应用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中药处方1000份,1000份处方中,共有535份(53.5%)处方含有有毒和小毒中药,且有毒和小毒中药共计18种,对这18种有毒中药进行分析。结果 18种有毒药物中,以儿科(84.7%)、耳鼻喉科(65.2%)、内科(53.4%)所占处方比例最高,且对单味药使用频率的分析,除熟附子、肿节风、制天南星3种药物外,其余15种有毒药物均超出规定比例。结论有毒药物超量应用的情况比较普遍,临床中应规范对有毒药物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加强有毒中药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于有毒中药的界定、分级以及剂量等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通过选择道地药材,重视有毒中药的炮制研究以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有毒中药毒理机理进行研究,从而用准确可靠、科学客观的数据分析有毒中药,是中药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附子减毒与增效-中药附子传统加工工艺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荣祖 《药品评价》2005,2(5):380-382
中药附子早收载于中医第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著作中,并在中医第一部临床专著-《伤寒论》中就记载有以附子为君药的组复方的论述。自东汉追续至今,对以附子及其组复方的研究可谓代更人续,持续受到关注,对中药附子的药效也公认不讳。  相似文献   

12.
廖廷生 《海峡药学》2007,19(11):120-122
有毒中药是指临床药理作用明显,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且安全性小,容易引发中毒反应,或致人死亡的中药。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的完善和对不良反应的重视,关于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使人们对有毒中药的应用和安全性产生了质疑,认为有毒中药是否应该禁用。为了避免和减少中药毒性反应的发生,对有毒中药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有毒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有毒中药的概念是使用不当时,损伤人体的组织、器官,扰乱或破坏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病理变化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中药。《中国药典》2010年版共收载毒性中药83种,其中大毒10种,有毒42种,小毒31种。目前我国在有毒中药的药效组分学研究、毒代动力学研究、代谢组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纳入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种类少、研究方法较局限、管理尚不规范等问题。借鉴国外安全性评价方法、制定严格规范的质量标准等都是保障有毒中药合理应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线药物,在我国临床上占据重要比例,而有毒中药在中药中又占据较大分量。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等将会引起毒性药物在人体蓄积,严重者甚至发生药物中毒。因此,临床上研究中药毒性及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中药毒性为起点,分析我国对于中药毒性的态度演变,并对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提出合理性建议,使得有毒中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有毒中药的炮制减毒方法分为三类加以论述,其中化学减毒包括加热、水解、溶解之减毒方法 ;物理化学结合法减毒包括白矾、甘草、豆腐、米醋、麦麸、滑石粉、米等辅料减毒及稀释减毒;物理减毒包括除油和去除毒物存在部位等减毒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胡幼红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1):103-103
中药的毒性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壁垒.中药重金属含量,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木防己、龙胆泻肝丸等,由于使用不当出现问题,均引起中医药界结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夏婕 《中国新医药》2003,2(10):93-93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或其他部分,其中以植物类占多数,所以有些人把中药叫做草药,把记载药物的书籍叫做本草。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为《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反映了秦汉之际最高的药学成就。此后,随着人类发展的进步,中医药学历代都有发展,都有宝贵的著作,为现代中医药学奠定了独特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论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对有毒中药的概念认识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正确认识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和产生的原因,促进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增强中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陈小英  骆红飞 《海峡药学》2008,20(9):154-155
以本院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毒中药临床用量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正确运用中药炮制,提高医疗质量。方法用十种方法进行中药炮制。结果中药加工炮制与现代科学密切相关,方法得当就能发挥出药物应有的作用。结论运用此方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