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性听力损伤及噪声聋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其发病特点是噪声暴露与听力损伤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一般为双耳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意识的提高,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人数不断增加。为完善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及鉴别工作,提高职业病诊断医师的临床水平,进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对1名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在诊断过程中需认真细致询问病史及观察病情,结合主、客观听力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并与耳科医师加强沟通交流,做好鉴别诊断,同时重视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不可盲目相信单位提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资料,而是要认真核实,这样才能提高诊断及鉴定水平。  相似文献   

3.
2016—2020年我院进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304例,226例确诊,占诊断人数的74.3%。其中,轻度噪声聋117例、中度88例、重度21例,涉及128家用人单位。噪声聋诊断者集中于40~<50岁年龄组,并随年龄增大确诊率增加。提示用人单位应定期开展接噪工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对听损工人宜及时调离噪声危害岗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有关的几个问题:职业接触史和有关病史的采集;关于评价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频率组合和听力损伤的计算以及防护听阈等问题。在国家尚未公布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之前,介绍了内部试行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建议双耳听力损伤达到56dB者,应享受职业病待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杭州市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资料,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9年10月来本院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183例患者的诊断资料及诊断情况数据.结果 76例申请者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率41.5%),其中轻度62例(62/183),中度12例(6.6%),重度2例(1.1%)...  相似文献   

6.
鉴于耳科疾病的复杂性、职业病诊断医师临床专业的局限性以及对相关诊断标准理解的差异性,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鉴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对1例诊断结论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鉴定结论为"无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的回顾分析,为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南京地区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情况,分析未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的原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015—2022年在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病诊断的病例一般情况、病例来源、接噪工龄、工种、诊断时间、诊断结论等资料,并对未确诊职业性噪声聋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2年共对275例人员进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确诊36例,确诊率13.1%,主要为轻度噪声聋(29例,占80.6%)。职业性噪声聋确诊率呈逐年增高、随工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 <0.05)。随着年龄分组的增高,确诊率呈下降趋势(P <0.01)。确诊率最高的行业和工种为通用设备制造业(41.2%)和铆工(57.1%)。未能确诊职业性噪声聋239例,占比86.9%。未能确诊职业性噪声聋的前3位原因(合计占86.2%)为双耳听力曲线符合高频下降型感音性听力损失,但高频平均听阈小于40 dB;双耳听力曲线符合高频下降型感音性听力损失,高频平均听阈达到40 dB,但较好耳听阈加权小于26 dB;双耳听力曲线不符合高频下降型听力损失。结论 南京地区职业性噪声聋确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职业病诊...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等职业卫生标准, 对职业健康体检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认为噪声的体检及噪声聋的诊断工作需根据作业场所及劳动者实际情况, 结合相关技术文件, 做出正确的检查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可避免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体检结论产生异议, 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的分析,探讨职业病诊断的难点及改进途径。方法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工作现场职业卫生检测资料等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缺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诊断过程中的鉴别诊断是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难点。结论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准确率并减少争议,须加强职业病诊断与职业健康监护的衔接,同时应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的要求进行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的分析,探讨职业病诊断的难点及改进途径。方法对5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工作现场职业卫生检测资料等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缺乏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诊断过程中的鉴别诊断是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难点。结论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准确率并减少争议,须加强职业病诊断与职业健康监护的衔接,同时应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的要求进行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已取代《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2),于2007年11月30日正式实施。为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新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我们就修订研究的重点和诊断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问题作一介绍、说明。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的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职业性噪声聋(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 ONID)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职业病[1, 2]。2009—2018年上海市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74例,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21.25%,其中噪声聋466例[3]。有报道显示各省市噪声作业体检人次数占职业体检总人次的40%左右[4]。某医疗机构报道2011—2016年共接诊疑似噪声聋109人次(106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对职业性噪声聋申请者的诊断及确诊情况, 为有效降低噪声聋发病率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6年2月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40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分析诊断结果与噪声接触者工龄、年龄、工种等相关因素的关系。
结果 在401例申请者中发现职业性轻度噪声聋83例(中度7例, 重度1例), 占申请人数的22.69%。职业性噪声聋的确诊率没有随着年龄、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噪声聋在 < 40岁、40~49岁和≥50岁组申请者中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以40~49岁组最高, ≥50岁组最低。噪声聋在工龄≤10年、11~20年和>20年申请者中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工龄≤10年组最高, > 20年组最低。噪声聋在煤矿工、锻造工、冲压工和焊工四组申请者中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以煤矿工最高, 其次为焊工、锻造工, 冲压工最低。
结论 噪声危害分布广、涉及工种多, 做好工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对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职业性噪声聋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1]。近年来,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劳动者日益增加,当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职业病诊断结果有异议时,则可能进入职业性噪声聋鉴定诊断程序。为发现职业性噪声聋诊断、鉴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现对2015年5月—2017年5月参与职业性噪声聋鉴定诊断的22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鉴定水平。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相似文献   

15.
<正>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新发噪声聋病例数从2007年的260例增加到2016年的1 220例~([1,2]),上升了4. 7倍。随着疑似职业性噪声聋人数增加,诊断中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本文通过1例疑似职业性噪声  相似文献   

16.
新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自2007年12月实施后,对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而对于较复杂病例,在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仍导致较大争议。为此,本文报告两例噪声作业工人出现听力损伤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职业病诊断资料,以求与同行共同探讨诊断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职业病诊断工作积累经验,为修订和完善噪声聋诊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某医院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情况, 对其诊断要点进行总结, 为提高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申请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5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其在工种、年龄、接噪工龄和噪声强度区间内的分布情况, 对未被诊断为病例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
结果 所有申请者均经多方面、多种途径检查, 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的有23例, 其中轻度17例, 中度5例, 重度1例, 观察对象5例。职业性噪声聋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P < 0.05)。纯音测听结果未达到诊断标准、伪聋或夸大聋是未诊断的主要原因。
结论 申请诊断者职业接触史的确认和纯音测听真实性的判断在临床上是难点, 需要结合现场调查、五官科会诊、临床观察和客观检查确认。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2008-2019年杭州市职业性噪声聋监测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9年杭州市的职业性噪声聋病例数据、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数据,统计分析发病趋势、一般特征、地区分布与行业分布情况等。结果显示,2008-2019年杭州市噪声作业工人共完成职业健康检查643 850人次,报告职业性噪声聋病例173例,其中23.7%为中重度病例。病例数、病例检出率(病例数/职业健康检查数)以及中重度病例占比2017-2019年持续下降。病例平均年龄为(44.4±7.7)岁,平均工龄为(10.1±7.3)a。病例主要分布在非主城区、中小型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微型企业和建筑行业的企业中作业工人噪声聋发病风险更大。提示,杭州市职业性噪声聋在近年来得到一定的控制,但依然需加强重视,尤其是微型企业、建筑业的噪声聋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噪声性耳聋诊断标准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近八千人听力检查资料统计分析。提出在不影响工人工作、学习和语言交谈前提下,制定企业内部噪声性耳聋诊断试行标准,即0.5、1、2KHz三个频率听力均值>40dB为耳聋界限。以25~40dB列为0级、41~55dB为Ⅰ级耳聋、56~70dB为Ⅱ级耳聋、71~90dB为Ⅲ级耳聋、>90dB为Ⅳ级耳聋。Ⅰ和Ⅱ级耳聋者暂不享受待遇,Ⅲ和Ⅳ级耳聋者享受待遇。经几年试行结果,厂方及患者本人均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职业性耳聋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性噪声耳聋诊断尚无国家级诊断标准,目前国内采用电测听测试参数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之一。使用电测听测得参数有其一定主观因素,且重复测定结果常有改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国外自70年代用于临床,并证明它能早期和客观地反映出病变,且有定位性,结果可靠稳定。迄今为止,国内外职业性噪声耳聋使用BAEP检测诊断的有关报道罕见。为了探索BAEP对职业性噪声聋诊断价值,以及噪声聋听觉路经病变部位,我们选择经临床检查和电测听检测诊断为职业性噪声聋37例进行了BAEP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