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的技巧,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40 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静脉穿刺,即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观察组行静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45°~50°角,进针尖斜面后再改平行进针穿刺入血管.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改进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与持针方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利用输液器内负压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易掌握且患者较满意的外周浅静脉穿刺法,提高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我校2008级本科护理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周浅静脉穿刺法,即传统持针柄法(拇指上、示指下,针柄与手背皮肤平行的持针柄法)与传统进针角度(针头与皮肤呈20°~30°角度进针);观察组采用增大角度持针柄法(拇指上、示指下,针柄与手背皮肤呈45°角)与增大角度进针法(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并保持该角度将整个针尖斜面快速穿刺入血管,进针深度为2~3 mm,然后放平针头沿血管走向平行进针0.5~1.0 cm)。比较两组学生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周浅静脉穿刺教学中采用增大角度持针柄法与增大角度进针法实用性和可行性较好,能提高外周浅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第1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l加红花饮片10g),第2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和一次成功率,以评价利多卡因和红花混合液外用在浅静脉穿刺中的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和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少于和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效果明显、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减轻皮内注射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方法 将22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皮内注射法:选择在前臂屈面腕关节上6cm正中部位进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角,进针尖斜面一半后平行将斜面全部进入皮内,此时不换手固定,持针手固定注射器姿势不变,直接由持针手掌根部向前推动活塞推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一次注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注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皮内注射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疼痛,提高注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李雪梅  苏红霞 《中外医疗》2009,28(30):20-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方法改进。方法500例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方法,进针角度为20度。观察组采用输液袋平放法,进针角度为35~40°角,针头斜面进入皮肤后。将输液袋平放在与穿刺静脉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松开输液夹,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比较2组静脉输液成功率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提高了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痛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输液袋平放法可提高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且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时静脉抽血穿刺的方法,减轻受检者抽血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400例健康体检静脉抽血穿刺者(要求血管状况良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受检者疼痛、一次穿刺成功率情况及进针时间。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疼痛、一次穿刺成功率及进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实验组个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而在穿刺成功率及进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静脉抽血穿刺法可有效减轻体检者抽血穿刺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缩短抽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吴惠玲  余日霞 《海南医学》2010,21(10):150-151
目的观察比较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时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方法将300例门诊输液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选择患者血管上方为进针点穿刺,进针角度视病人皮肤情况及血管深浅而定,针头穿过皮肤直刺血管;B组选择患者血管的侧面为进针点穿刺,针头穿过皮下后,再对血管进行穿刺。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评价、脱针及液体渗漏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发生率、脱针及液体渗漏、局部出血、瘀血情况与B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选择血管上方为进针点进行静脉穿刺,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提高静脉利用率,降低皮下瘀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痛苦,减少输液并发症,是理想的静脉输液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轻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药物溶液时所致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住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儿126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的研究方法。将患儿的左右手随机分组。连续2d在患儿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l次。第1d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静脉穿刺针柄为对照组,第2d采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为实验组。用儿童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来衡量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引起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χ2=14.79,P〈0.01)。结论静脉穿刺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是减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的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住院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单日组,采用改进法,即穿刺时病人不用抓拳,操作者左手轻轻抓住病人穿刺部位的远心端(指端或掌心),拇指直接按压穿刺的血管的远心端,针头斜面向左且与皮肤成30°~45°角,在血管的上方直接进针.对照组为双日组,使用传统的方法.由专人操作,专人观察记录,在环境、温度、药物相同的情况下,用两种不同穿刺方法进行自身对照比较,一共穿刺420例次.结果:实验组病人疼痛反应轻,对组织血管的损伤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抓拳,直接按压血管,针头斜面向左的穿刺方法是浅静脉穿刺中最佳的方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疼痛。方法:将5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80例和对照组280例,两组均选用手背静脉。观察组采用自然状态,留置针直接刺入静脉,对照组采用常规握拳,间接刺入静脉。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自然状态,留置针直接刺入静脉,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笑/氧吸入镇静在老年患者拔牙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门诊老年患者拔牙患者分成两组(n=30),Ⅰ组(笑/氧吸入镇静);Ⅱ组(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笑/氧吸入镇静)。记录患者基础值(T0)、局部麻醉时(T1)、拔牙时(T2)、拔牙后10 min(T3)生命体征,Ramsay镇静评分,焦虑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患者满意度Ⅱ组高于Ⅰ组(P<0.05)。T1时,Ⅱ组患者焦虑评分,VAS 评分均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Ⅱ组患者镇静程度高,Ramsay镇静评分高于Ⅰ组(P<0.01),焦虑评分、VAS 评分低于Ⅰ组(P<0.05)。T2时,Ⅱ组心率低于Ⅰ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结合笑/氧吸入镇静可用于老年患者门诊拔牙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蜡疗结合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蜡疗治疗。观察2个疗程后,2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状况。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1),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蜡疗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对缓解病人的病痛具有重要作用,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贾倩  林学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6):734-736,740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干扰电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PHN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口服普瑞巴林,给予相应部位的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同样口服普瑞巴林,给予相应部位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干扰电疗法。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的VAS评分和Q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和Q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2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显效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干扰电疗法能有效缓解或解除PHN病人疼痛,且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远隔部位疼痛与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胸腰椎脊柱压缩骨折病人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胸腰椎脊柱压缩骨折是否伴发远隔部位疼痛,将病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52例。取手术切口邻近多裂肌组织作为标本,冰冻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神经递质与隔部位疼痛的相关性;通过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比例计算伤椎压缩度;比较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以及JOA评分。结果:2组病人手术前后伤椎压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伤椎压缩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2组病人VAS和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D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观察组SP、CGRP、IL-6抗体均呈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血管邻近组织中可见棕黄色颗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SP、CGRP、IL-6抗体均呈阴性。结论:SP、CGRP、IL-6神经递质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脊神经后支造成一定刺激,可能是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病人远隔部位疼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利泄浊祛痛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初始剂量1?mg,随后0.5?mg/h,症状缓解后0.5?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利泄浊祛痛汤,每日1剂。2组疗程均为7?d。记录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BU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CRP、ESA、TNF-α、IL-1、BUA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在秋水仙碱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利泄浊祛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可有效缓解其主要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麻醉苏醒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麻醉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情况,探讨七氟醚麻醉的优势。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74例,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维持麻醉,n=37)和S组(七氟醚维持麻醉,n=37)。记录术毕苏醒时间、躁动例数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咽喉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后躁动评分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语言有反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后5m in、1h伤口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h、24h伤口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和丙泊酚均能很好地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但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意识恢复快,镇痛作用强,更适合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中药对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处于化疗间歇期的肺癌患者分为2组,中药组(55例)于化疗间歇期在常规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法立方进行辨证治疗,对照组(46例)仅以单纯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中文版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以及除经济困难以外的其他生活质量各维度均较前有不同程度地改善(P<0.05或P<0.01)。2.中药组治疗后躯体、角色、情绪功能维度和生命质量总评价分(QL)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疲乏、恶心呕吐、气促、失眠、和食欲丧失维度以及SAS、SDS总分的减分幅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减分幅度的比较,SAS为:(6.27±6.92)分vs(3.47±6.32)分;SDS为:(6.33±6.41)分vs(3.89±5.46)分,P<0.05或P<0.01]。3.中药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功能维度以及除便秘和经济困难因子以外症状维度的改善与SAS、SDS总分减分分值呈正相关(r值为0.29~0.46,P<0.05或P<0.01)。结论化疗间歇期给予益气健脾清热解毒中药干预能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冬梅 《中外医疗》2016,(22):157-159
目的:研究并探讨精细护理在干部科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干部科方便选取60例采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精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VAS疼痛评分以及SAS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SAS焦虑评分分别为(2.85±1.19)分、(42.65±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9±1.25)分、(47.18±3.27)分(P<0.05)。结论在干部科患者的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护理中实施精细护理,可有效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静点1次,连用6周,同时给予NP方案化疗(盖诺 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20 mg/m2,静脉点滴,第1~4天), 对照组单用NP方案化疗 . 两组疗程均为2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细胞免疫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KPS评分改善、疼痛缓解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48.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近似,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症状普遍较轻;细胞免疫治疗组T淋巴细胞中T4 及T4 /T8 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KPS评分,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晓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183-218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同期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按住院奇偶序号分成对照组275例及观察组288例,对照组患者由医生管理疼痛,观察组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需求及疼痛管理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使用镇痛泵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后呼叫镇痛、止痛药及非药物镇痛应用方面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患双方评价疼痛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患双方对疼痛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