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部褥疮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目的:报道应用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臀大肌皮瓣、臀中肌皮瓣、Guo绳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23例33处。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结果:术后28处肌皮瓣全部成活。3处肌皮瓣边缘坏死,2处肌皮瓣边缘裂开,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全部病例均有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8年,均无褥疮复发。结论:臀骶部褥疮病史长,合并症多,应用肌皮瓣修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臀上动脉浅支或臀下动脉皮支的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12例。结果12例患者均一期修复,切取肌皮瓣面积14 cm×10 cm~10 cm×6cm,随访1~2年,肌皮瓣生长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具有操作简便、皮瓣血运好、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一期完成修复等优点,是治疗骶尾部褥疮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岛状臀大肌肌皮瓣在臀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岛状臀大肌肌皮瓣在臀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骶尾部褥疮修复中的应用。方法:以臀大肌臀上动脉穿出点为旋转轴,利用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交通支所在的臀大肌外缘肌为蒂,以旋转点至缺损区最近点为肌皮瓣蒂长度,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进行肌皮瓣设计,形成岛状肌皮瓣,肌皮瓣面积稍大于缺损区创面。蒂部仅含臀大肌外缘肌肉,宽度1.5~2.0cm。沿设计线切开皮肤找到臀大肌臀上动脉穿出点及臀大肌外缘,向远端解剖,在臀大肌下形成的岛状皮瓣,通过皮下隧道将肌皮瓣转移到缺损区,逐层缝合切口。供区视大小可行直接拉拢缝合或邻近皮瓣转移或植皮修复。结果:应用岛状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7例,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被修复处色泽、厚度及外形均满意。结论:岛状臀大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血管恒定,抗感染能力强,切取及转移方便,是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骶尾部褥疮的理想肌皮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18例,手术扩创后应用肌皮瓣修复,其中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2例,腹直肌肌皮瓣6例对于溃疡较深,累及胸膜或并发放射性骨髓炎的5例,先采用Prolene网或Marlex网修复骨性胸壁缺损,再用肌皮瓣覆盖缝合创面. 结果 1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腹直肌皮瓣修复术后第4天局部边缘有渗液,经拆线引流、换药后痊愈,其余17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无溃疡复发,无皮瓣坏死、皮瓣感染以及皮下积液. 结论 应用血运良好的肌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的放射性溃疡创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臀上动脉岛状肌皮瓣治疗骶尾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11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52~73岁。褥疮范围6cm×5cm~11cm×8cm。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臀上动脉为血管蒂的轴型岛状肌皮瓣移位修复骶尾部压疮。结果:术后肌皮瓣全部成活,10例伤口I期愈合,1例出现切口缘2cm长度的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个月,移植肌皮瓣未见破溃,皮肤颜色及弹性均恢复较好,压疮无复发。结论:臀上动脉岛状肌皮瓣供血动脉恒定,切取方便,质地较厚耐磨,供区无需植皮,在臀骶部压疮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臀上动脉浅支臀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月应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5-65岁,平均45岁。颈椎脱位并截瘫1例,胸腰段骨折脱位并截瘫3例,脑血栓1例。结果 5例患者均一期修复成功,切取皮瓣面积最小8 cm×6cm,最大13 cm×10 cm。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肌皮瓣生长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具有操作简单、皮瓣血运好、供区无需植皮、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一期完成修复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骶尾部是褥疮的好发部位,由于骶骨后面仅皮肤覆盖,缺乏肌肉组织,一旦发生褥疮,常深达骶骨造成骶骨外露,较小范围的褥疮可以切除后直接缝合,或用邻近随意皮瓣修复,而巨大褥疮治疗困难,需用筋膜皮瓣,轴型皮瓣或肌皮瓣修复,我院采用以臀上动脉浅支血管为蒂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由于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大转子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大转子褥疮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48~74岁,平均59.1岁。供区全部直接缝合,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10cm×24cm,最小为8cm×16cm。结果全部肌皮瓣成活,15例肌皮瓣一期愈合,4例肌皮瓣与创面愈合不良,经换药4~6周伤口愈合。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0~29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好,未有再次压疮的发生,患者明显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大转子褥疮方法可靠,转移方便,组织供应量大,临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应用4种臀大肌肌皮瓣,即上部臀大肌肌皮瓣、下部臀大肌肌皮瓣、双侧V—Y推进肌皮瓣和全臀股部旋转肌皮瓣修复13例(14处)骶部、坐骨结节部、大粗隆部褥疮,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双叶筋膜皮瓣转位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对16例骶尾部褥疮患者褥疮创面清创后,应用带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双叶筋膜皮瓣的A瓣转移修复创面,B瓣转移修复继发性创面,B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从而达到供、受区一期修复. 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褥疮治愈.术后随访6~24个月发现皮瓣红润,血运可靠,疼痛觉、粗触觉存在,褥疮无复发;皮瓣供区线条状瘢痕愈合,功能形态未明显破坏.从而达到“受区修复好,供区破坏少”的原则. 结论 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双叶筋膜皮瓣血供良好,切取简单,转位灵活方便,是修复骶尾部褥疮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肌皮瓣修复前胸壁放射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前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肌皮瓣修复前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22例,手术扩创后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5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例,腹直肌肌皮瓣修复5例。结果移植肌皮瓣全部成活痊愈。溃疡甲级愈合19例、乙级愈合3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溃疡无复发,供区无异常。结论应用带血运的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解决了前胸壁区因根治手术或放射所致的血管损伤而引起的创面难愈合问题,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大转子、骶部等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顺行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大转子软组织缺损4例、骶部2例;逆行股后侧岛状皮瓣修复腘窝部皮肤缺损2例;肌皮瓣修复坐骨结节褥疮4例;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除 1例岛状皮瓣远端发生尖部坏死经植皮愈合外,余病例术后全部成活.随访1~5年,供区愈合良好、受区外形、质地及厚薄均较满意.结论 该皮瓣以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及股深动脉穿动脉为其血供,解剖恒定,具有血运丰富、血管蒂长和切取容易等优点,适宜修复大转子、骶部坐骨结节及腘窝部等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修复髋部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髋部褥疮(左髋部4例,右髋部3例),均采用手术扩创,清除坏死组织及窦道后,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联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7例患者皮瓣成活良好,创面均一期愈合,6个月随访,褥疮均无复发。结论:应用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引流修复髋部压疮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褥疮不宜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胸大肌皮瓣及肌瓣一期修复颈部双侧放射性溃疡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胸大肌皮瓣及肌瓣一期修复颈部双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对双侧颈部放射性溃疡进行手术切除,设计胸大肌皮瓣及肌瓣一期修复创面,其中一侧应用肌皮瓣、另一侧用肌瓣进行修复,修复范围最大12cm×8cm,最小8cm×5cm。结果临床应用18例中,术后皮瓣及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0~12d拆线,其中2例肌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年,无新溃疡形成。结论胸大肌皮瓣血管蒂较长、旋转度大、血运可靠,适合一期移植修复双侧颈部溃疡。  相似文献   

15.
穿通支皮瓣修复臀骶部褥疮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及评价采用穿通支皮瓣修复臀骶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臀骶部褥疮患者,按照缺损创面的位置和大小分类设计臀部、骶部穿通支岛状皮瓣或穿通支推进皮瓣进行修复。所切取皮瓣最大面积达20cm×15cm,穿通支外径在1.1mm以上,游离穿通支血管蒂长度为2.0~3.5cm。结果患者行皮瓣移植术后无皮瓣坏死、创面感染、瘘管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较快。出院后随访患者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局部褥疮未复发。结论穿通支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大部分能直接缝合,是修复臀骶部褥疮的良好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方松清*胡存根*我院自1990年以来,利用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0~63岁。骶部褥疮面积4cm×4cm~10cm×8cm。褥疮原因:胸椎骨折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肌皮瓣转移已广泛用来治疗压迫性褥疮,由于肌皮瓣含有丰富血管,切取时不受长宽比例限制,可以一期转移含皮下组织和肌肉的大块皮瓣修复创面。1984年7月以来,我院采用肌皮瓣治疗25例(33处)巨大褥疮,术后明显改善局部血运,获得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为17~60岁,病程1月~7年不等;褥疮位于:骶部8例、大粗隆部12例、坐骨结节部11例、足跟部2例。褥疮范围4×6cm~13,5×15cm,在病灶清除的基础上,采用肌皮瓣转移一期修复创面全部成活,一期治愈率达91%,其中臀大肌上部肌皮瓣7例、臀大肌下部肌皮瓣1例、阔筋膜张肌肌皮瓣4例外展(足母)趾肌及屈趾短肌肌皮瓣各1例,皮瓣面积为5×7cm~10×30cm。术前护理:①创面及皮肤准备:压迫性褥疮系组织长期受压坏死所致,可因继发感染加重组织坏死程度,使创面久治不愈。术前应控制创面感染可用抗生素液或优锁湿敷,必要时作创面细菌培养加药  相似文献   

18.
臀大肌肌皮瓣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臀大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由来已久,因臀大肌肌皮瓣有双血管蒂。其血运丰富。而且臀大肌是臀部最大的菱形肌,位置表浅。所以将臀大肌肌皮瓣或带蒂转移肌皮瓣作为修复骶尾部、坐骨、股骨大粗隆即髂前上棘部的褥疮或放射性溃疡及肿瘤切除后或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等。是一种较好的移植材料;还可以用于肛门括约肌的再造另外因其营养血管固定。其还可游离移植。主要用于乳腺癌术后的乳房再造。以上均依赖于臀部的臀上、下血管的吻合。现将臀大肌肌皮瓣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股动静脉为蒂的腓肠肌皮瓣修复骶部巨大褥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治疗骶部巨大褥疮的经验。方法以股动静脉为蒂切取剔除骨骼的腓肠肌肌皮瓣,皮瓣面积为23cm×33cm~25cm×30cm,修复骶部巨大褥疮,同时行大腿下部截肢术。结果临床应用2例,肌皮瓣全部成活,褥疮无复发。结论该肌皮瓣可有效地修复骶部巨大褥疮,但应在无其它方法的情况下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直肌肌皮瓣在胸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5年5月-2018年12月的8例患者,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2例,放射性溃疡合并乳房缺损3例,胸骨骨髓炎患者3例。其中5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3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给予缝合修复。结果:8例患者腹直肌肌皮瓣均成活良好,创面痊愈,其中5例乳房重建患者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3年,溃疡无复发,供瓣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腹直肌肌皮瓣血运可靠、组织量充足,是修复胸壁溃疡及女性乳房重建的理想选择,是一种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