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情况,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2004年1月至12月687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h后,分刖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皮下血肿、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应用约束带患行的治疗组中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较对照组失眠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局部感染率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心导管术后的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术后约束带使用效果,完善介入治疗术后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125例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约束带,加压固定止血;对照组仅加压止血,未使用约束带。应用约束带固定24h后,分别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失眠、皮下血肿、局部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失眠13例,占21.7%,对照组发生失眠28例,占4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3,P〈0.05)。治疗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占1.67%,对照组发生皮下血肿4例,占6.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结论介入治疗术后常规使用约束带,能提高术后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脏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包填塞是由于心包内液体短时间内急剧增多,心包囊不能迅速舒张扩大,导致心包腔内压力增高,阻碍心脏舒张充盈,从而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血压下降、全身出冷汗、周围循环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1]。它是心脏介入术后极少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或心脏穿孔,血液积聚在心包腔所致。若救治不当,可致心源性休克而迅速死亡。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成功救治6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芳  黄霞 《护理学报》2001,8(5):20-21
探讨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护理。回顾性分析了500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7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此反射好发于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及拔除动静脉鞘管过程中。年老体弱、精神紧张、术前禁食时间长、术后补液量少为其主要诱发因素。此反射发生迅速、进展快、危险大,须针对发病特点、诱发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仍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1]。为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术后早期患者的患侧上肢肩关节应避免做外展上抬动作,而手部、腕部、肘关节等处应当适当活动以减少患侧上肢水肿[2]。在现有技术中,乳腺癌手术治疗后早期对患者肩部的约束一般采取绷带进行绑缚的形式。医护人员需要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胸部及臂部处均打结来控制患侧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加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排尿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排尿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因排尿困难带来的痛苦和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7.
心脏介入术60例术后尿潴留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加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排尿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排尿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因排尿困难带来的痛苦和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8.
心脏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灿 《当代护士》2007,(6):32-33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4531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术后121例(2 67%)发生并发症,其中局部血肿86例(1.90%),迷走神经反射及低血压15例(0.33%),动静脉瘘8例(0.18%),严重心律失常5例(0.11%),穿刺部位出血5例(0.11%),假性动脉瘤2例(0.04%).结论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进行严密的术后观察及针对性的护理,可以达到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介入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124例行心脏介入术患术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筛查。结果 92%的患术后第1天出现失眠,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患为主(96%)。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早醒伴再入睡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失眠的原因依次为:肢体制动,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对心脏介入术后失眠有进一步了解,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患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心脏介入术后出血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刺股动脉行心脏介入诊疗术护理常规要求术后24h内每30-60min巡视患者穿刺处1次,揭开患者盖被及衣物,充分暴露穿刺处周围进行观察。但临床上有观察不及时的现象,经常有穿刺处出血发生。由于动脉压力高,一旦出血速度快、量大,后果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此,我们研制了术后出血报警器,应用于112例心脏介入术后,协助观察出血情况,结果安全、可靠、及时。  相似文献   

11.
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失眠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介入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124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的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失眠,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患者为主(96%)。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早醒伴再入睡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失眠的原因依次为:肢体制动、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术后采用低过敏弹性粘贴固定绷带包扎穿刺点,术侧肢体可微弯曲,取抬高床头15~30°或任何舒适卧位交替,术后4h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采用弹性绷带包扎穿刺点,并且用1kg砂袋压迫6h。术侧肢体伸直平卧8h后下床活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除恶心及食欲差外,其他不良反应皆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故实验组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总体而言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的护理方法缩短了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对各类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方法:运用关怀行为评价量表,抽取720例接受心脏介入诊治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对于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具有差异;②患者在心脏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对于某些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具有差异(P〈0.05),③患者对护理行为关怀性的评价受个人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根据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对于护理行为关怀性的不同评价,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为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提供关怀照顾。  相似文献   

14.
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心内科208例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208例患者中有12例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通过细致及时观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复发。结论早期发现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早期治疗,并在术前及术后提供心理、生理上的护理干预,同时避免血管迷走反射的各种诱发因素,可预防或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治疗并发12例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并发12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急性心包填塞发生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射频消融术6例,永久起搏术1例,临时起搏术2例,无1例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护理施救,加强心理护理,提高风险意识,各项护理环环相扣,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LVEF、MCF、CO均增大,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消除心理负担,提高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清应激指标水平变化以探讨建立新的PTCA专业护理模式。方法:将研究对象设置为健康人组45例、非手术组46例和手术组50例。血清皮质醇(Cor)、垂体泌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采用RIA法;过氧化脂质(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测定分别采用自动生化分析法。结果:(1)应激性激素变化,非手术组患者Cor和TS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PRL水平略有升高,但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组术前三项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和非手术组(P<0.01);手术组术后三项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非手术组及手术组术前(P<0.01)。(2)氧化应激指标变化,非手术组及手术组术前SOD和GPX两项抗氧化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组(P<0.01),LP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1);手术组术后SOD和GPX水平明显回升均高于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术前(P<0.01),但仍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LPO水平也明显恢复几近健康人组水平(P<0.01),但低于非手术组及手术组术前(P<0.01)。结论:本文指标的测定为患者应激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对于建立新的PTCA专业护理模式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