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险因素知晓情况及防护措施的使用情况,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保护意识.[方法]选取某医院4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意外损伤及接触感染、空气污染、消毒灭茵剂、电离辐射、不对称的工作姿势、燃爆因素、心理疲劳影响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手术室护士对相应防护知识的知晓程度较高,而防护用具的使用率则较低.[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提高防护用具的使用率,亟须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强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医源性感染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意识.方法 以护士对医源性感染的认知情况为基础制订培训方案,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规范、手术室制度的学习,将职业安全教育纳入护理理论和技术训练考核中.比较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前后安全缺陷事故发生情况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职业安全教育后,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显著下降,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 实施职业安全教育使手术室护士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刘立凡  廖晓骏 《华西医学》2014,(8):1558-1560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就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手术室实习护士以女性为主,占97.7%;中专学历实习生最多,达53.1%;所有被调查者均未接受学校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未按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实习生占76.8%。该期间共有457人发生职业暴露,占被调查实习护士人数的44.7%,其中生物性职业暴露最多,占职业暴露总人数的38.5%。结论手术室实习护士职业暴露不容忽视。加强手术室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严格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及规章制度、增强手术室实习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室实习护士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其防护依从性情况。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对该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所列职业危害10项调查内容平均知晓率外科医生为63.57%,麻醉医生为65.00%,护士为93.75%。手术室医护人员中执行职业防护措施仍以护士最好,多数麻醉医生不使用呼吸道防护器材,不使用防护服。结论该医院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和职业防护措施执行率均比较低,应在加强自身防护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减少相关因素所造成的损害、积极给予心理支持,以利于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管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参考相关资料设计,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护龄、文化程度和技术职称等)、主要职业危险因素、对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护用具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研究发现锐利器械刺伤、接触分泌物、体液、排泄物、接触血液、空气污染、消毒灭茵剂、生理、心理等因素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防护意识淡漠,应加强全面性防护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对策.方法 选取住院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产妇通过查阅相关产科护理安全的文献,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实施针对性的预见性管理方法.观察两组的产妇的护理质量满意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最大限度地控制产科护理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确保产妇的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从理化、心理、生理、生物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对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做好职业防护,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把护士职业危险因素降到最低。结论:手术室护士做好职业防护,能够有效地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过综合防控管理,防范和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2011年和2012年度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防控管理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综合防控管理,2012年度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要重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严重性,认真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制定方案、严格管理、科学防控,能显著降低发生率、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医患和谐,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认知及自我防护情况调查表,对我市7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护龄不同分为Ⅰ组(≥5年)和Ⅱ组(<5年);根据受教育程度分为A组(受过高等教育)和B组(未受过高等教育),并比较各组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及自我防护意识情况.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化学性、生物性危害认知程度高,对物理性危害及对生理、心理的影响认知程度低,操作中防护用具的使用率较低,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和自我防护意识与护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护龄≥5年或受过高等教育者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较高和自我防护意识较强,与护龄<5年组或未受过高等教育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是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临床护理》2008,(5):280-283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口腔科护士的职业相关危害及防护对策;基层医院护士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朱巍 《山西临床医药》2009,(12):931-933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仅使手术室护士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之中,若不注意防护或防护措施不当,会造成各种职业性损伤,直接影响到手术室护理质量。现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总结和分析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结果精神科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护理工作和患者的因素;精神科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包括职业防护教育滞后、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防护用具和评估不到位。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建立护士健康档案和职业暴露报告制度、提高护士职业保护意识和提高护患关系对减少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现状,揭示健康防护措施对减少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意义.[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工作的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防护意识.[结果]手术室的职业危险因素众多,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对防护知识了解不多.[结论]当前的情况是不利因素多而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措施执行不力,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措施,对其进行健康防护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院前急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受生物、理化、心理社会因素及精神病患者、护患纠纷、家犬袭击的影响,应树立全面的防护理念,增强个人防护意识,积极落实全面性的防护措施,以保证院前急救护士身心健康,不断推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发展.现将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场所,也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快节奏、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特殊环境。周围潜伏着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危险因素,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1]。因此,了解危险因素,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护,能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保证护理质量。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现状及对策综述如下。1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1.1消毒剂及吸入性麻醉药品手术室常使用甲醛、戊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以某地区3家综合医院100例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手术室护士一般资料、过去12个月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并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有45例发生职业危害。经单因素相关分析,职称、工作年限、危险品接触频率、危害知识掌握状况、防护措施状况等因素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强化相关教育和培训,提升防护力度,可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现状,揭示健康防护措施对减少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意义。[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院工作的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防护意识。[结果]手术室的职业危险因素众多,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对防护知识了解不多。[结论]当前的情况是不利因素多而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措施执行不力,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措施,对其进行健康防护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2所综合性医院85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健康教育能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的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实行层级岗位管理护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护士配置。护理部统筹全院护士绩效考核分配,门诊、手术室结合量化考核,提高临床夜班护士系数等。眼科护士分N0-N5共6个层级别培训和考核,制定层级培训手册。护理质量管理实行科室护理单元自控、护士长交叉检查、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专业小组管理、项目小组管理、护理总值班督导、护理部主任行政业务督导等质控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比较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岗位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结果]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后,各层级护士对岗位工作满意度由90.55%提高到98.42%,护士对统筹绩效考核分配满意度由91.33%提高到96.06%,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7%。自2013年始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每年获市级评估"A级",无护理服务投诉,无护理差错事故,护士离职1人离职率2.8%,离岗率0。[结论]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眼科护理实行岗位层级管理模式,护理部统筹绩效分配,能有效地实现同工同酬,能保证护理质量及提高病人满意度,为病人提供持续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人才流失,不同程度地引导眼科护士走向临床岗位,满足临床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宁波市市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宁波市5家市级医院护理部及注册护士2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明显不足,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不科学;护士对自身社会地位及职业劳动力价值、职业防护条件等不满意。结论科学、合理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改善护士的职业环境、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是保证护理学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