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抢救案例分享对提升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1月~12月,每周进行抢救案例分享1次,从分诊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与改进,统计分析实施抢救案例分享前2012年及分享后2013年急诊患者的分诊率、分诊准确率、建立急诊病例规范性等各项急诊分诊质量指标。结果实施抢救案例分享前后急诊患者分诊率、分诊准确率、建立急诊病例规范性等各项分诊质量指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从分诊角度进行抢救案例分享,能够使护士充分认识到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士在分诊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及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就诊的急诊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科诊治预检模式;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诊患儿500例为观察组,采用五级预检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与患儿家长对分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予以儿童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的持续性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分诊准确率和患儿家长对分诊满意度,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CQI)模式在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各配置20名护理人员。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预检分诊,观察组给予CQI模式门诊预检分诊。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分诊挂号时间及危重患者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患者依从性、候诊有序性、分诊正确性、就诊优先性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候诊环境、预检服务、等候时间、就诊次序、信息沟通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QI模式应用于门诊预检分诊中,可有效缩短患者耗时,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1)提高急诊预检护士对急腹症患者的分诊预检准确率,及时分检出危重病人,减少误诊漏诊,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2)降低急腹症急诊时间、危重病例确定或排除时间、危重病例漏诊误诊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418例急诊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6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预见分诊流程;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就诊的20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进行急诊分诊。比较两组分诊质量、患者等候时间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期望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危重患者分诊检出率、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候诊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急诊就诊次序、信息沟通、就诊优先性、分诊准确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诊预检分诊采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预防候诊意外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门诊预检分诊效率、准确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标准操作程序(SOP),制定并实施以症状为主诉的门诊预检分诊的标准问诊流程。结果实施分诊的标准问诊流程后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达到96%,预检分诊正确率提高9%,与实施前比较P〈0.05;预检分诊的时间缩短了6.47s(P〈0.05);患者满意度达到98%,提高了10%(P〈0.05)。结论SOP能提高门诊预检分诊效率及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对骨科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分别截取柔性管理实施前(2016年3—6月)和实施后(2016年7—10月)2个时段各5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采用传统分诊方法,将25名护士按能级标准分为4级,每天安排具有执业资格的护士轮流担任分诊工作;实施后在传统分诊方法基础上加强预检分诊服务标准化柔性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骨科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柔性管理实施后的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实施前,而分诊的准确率及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柔性管理实施后医护人员对工作总体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柔性管理能够明显提高骨科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芝芳 《妇幼护理》2023,3(3):605-607
目的 研究急诊分诊流程优化后对急性胸痛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88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预检分诊, 研究组采用急诊分诊流程优化。分析对比两组的急诊时间、分诊准确率、预见性护理实施率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分诊准确 率为 90.91%、预见性护理实施率为 86.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结论 急诊分诊流程优化方法,能提高分诊准确率和预见性护理实施率,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陈灵 《妇幼护理》2023,3(21):5164-5166
目的 分析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 SBAR 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21 年 7 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预检分诊患者 163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类和经验分类的方法。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急诊预检分诊患者 163 例作为观察 组,实施 SBAR 模式分诊法。比较两组的评估时间、分诊挂号时间、急诊滞留时间、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 评估、分诊挂号及急诊滞留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应用 SBAR 模型进行急诊预检和分诊,可缩短评估、挂号和等待时间,提高护士预检和分诊的准确性,提 高患者对预检分诊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观察组采集2004年4月~2004年6月的3600例急诊病例,对其中的118例分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分诊准确率的方法。对照组采集了应用改进方法后2004年8月~2004年10月的3600例急诊病例,分析其中65例分诊误诊病例,将两组的误诊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改进方法后的误诊率明显比应用前低(p〈0.05)。结论:对影响分诊准确率的因素进行改进后,急诊分诊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急诊预检分诊失误率;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等PDCA 的步骤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从12.25%降低到4.78%,其中分区错误率从19.41%降低到5.10%,病情分级错误率从13.57%降低到4.73%,内科错误率从7.0%降低到2.91%,外科错误率从4.88%降低到1.10%。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形效果各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的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急诊预检分诊的失误率,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及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冯菊华 《华西医学》2014,(9):1720-1722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CQI)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一12月收治且行PICC置管的4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找出PICC置管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PICC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予以实施,并另选择2012年1月一12月49例PICC置管患者为对照,就实施CQI前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CQI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实施前降低(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上升至87.8%,比实施CQI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CQI有利于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解决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的不规范护理行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及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制定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效果调查表,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10个病区的术后康复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调查,并对病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进行检查。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各病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均有提高,其中神经外科从(78.7&#177;3.25)分提高至(96.3&#177;1.29)分,心胸外科从(70.1&#177;4.31)分提高至(98.2&#177;1.09)分,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9.86,18.87;P<0.01)。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围手术期护理存在问题下降,手术室护士术前未访视从25.4%下降至3.6%,术后腕带保存不当从10.6%下降至3.6%,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72,9.13;P<0.01)。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院前急救反应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380例院前急救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2月382例院前急救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车方式,观察组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分析发现院前急救反应现状,并找出影响院前急救反应速度的因素,制定相应改进目标。比较分析两组院前急救出车的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白班、夜班的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分别为(204.0±112.6),(196.3±95.9)s,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平均反应时间为白班(138.7±58.4)s、夜班(144.9±74.6) s,观察组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42,-3.45;P<0.01)。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速度合格率为88.22%,高于对照组合格率7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97, P <0.01)。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速度患者满意度为96.49%,优于对照组满意度8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20,P<0.01)。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的提高院前急救反应速度,为院前急救争取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2010年3~12月以及2011年1~10月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进行数量和质量(完整率)统计。结果:实施CQI后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完整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依从性,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杜绝了药物不良反应中潜在的护理纠纷和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术后漂管、堵管、漏液的发生率。方法观察CQI前(2011年1月-2011年3月)的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共29例,CQI后(2011年4月-2012年1月)的腹膜透析置管患者共41例,分析、总结患者术后漂管、堵管、漏液的可能原因。运用PDCA四步法设计,并实施降低术后漂管、堵管、漏液发生率的流程。结果 CQI后腹膜透析管功能障碍和漏液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分别由6.90%降至2.44%、44.83%降至9.76%。结论通过CQI改进措施,腹腔镜下腹膜透析术腹透管漂管、漏液发生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e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尿动力学检查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7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行尿动力学检查的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影响尿动力学检查顺利完成的主要因素,从2011年8月开始运用CQI的方法,重建尿动力学检查护理配合流程,对实施CQI前后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CQI前后,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一次性完成率分别为84.1%和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护理CQI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改进后的尿动力学检查配合流程更科学、人性化,提高了尿动力学检查的成功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因效应提高急诊患者对检诊分诊护士满意率的效果。方法:2013-01-2013-02急诊科对分诊检诊护士实施首因效应培训,采用自制调查表和本院分诊护士绩效考核表,对比分析2013-03-2013-05和2012-03-2012-05,急诊分诊检诊护士在实施前后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率、患者投诉率和绩效考核成绩。结果:实施首因效应实施前后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率、分诊护士投诉率和分诊护士绩效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因效应可以显著提高急诊护士分诊准确率、急诊患者对检诊分诊护士的满意率,提高绩效考核成绩,同时降低患者的投诉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均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术前超声诊断乳腺癌35例(85.37%),不能定性或良性病变4例(9.76%),无明确异常2例(4.87%);而钼靶诊断结果分别是23例(56.10%),12例(29.27%),6例(14.63%)。高频超声诊断乳癌的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漏误诊率低于钼靶,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提高至92.6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改变,高频超声较乳腺钼靶X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两者联合应用能降低疾病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