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引用"破窗理论",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运用该理论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及成因,并制定针对性的"补窗"措施。比较实施"破窗理论"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医护患满意度情况。结果将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术前规范使用抗生素、感染控制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1%,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35%(P0.05);实施后,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格式护士长巡查日志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起应用护士长巡查日志实施安全管理查房,与2012年护理质量进行比较,比较应用前后神经外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应用后神经外科综合护理质控得分为(97.60±4.09)分,高于应用前的(92.26±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6,P<0.05);应用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33%,低于应用前(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P<0.05);应用后患者及家属的综合满意度为96.83%,高于应用前(9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64,P<0.05);应用后护理人员综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应用前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病房应用表格式护士长巡查日志安全管理查房,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柔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和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 柔性管理实施后,该组护士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如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宣教方面的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管理前,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性管理有利于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研究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00例手术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60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1800例。对比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提高普外科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以品管圈护理管理为分界点,将160例普外科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品管圈管理,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文书、消毒隔离、行为规范、手术室护理配合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增强护士的护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对于重症加护病房(ICU)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4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ICU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AS及SDS评分,护理时间、护理后感染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 SAS 和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护理后感染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6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且观察组的不满意度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对于其安全管理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并且取得了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手术室患者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未实施风险因素管理的100例手术室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比较,分析2组的相关检测合格率、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手术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风险因素管理后,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检测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感染率低于管理前,物品管理和消毒隔离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后,手术时间短于管理前,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有利于控制手术室感染水平,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手术室择期手术的患者20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就优质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舒适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前心理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1d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前观察组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选取病例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临床安全,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对缩短住院时间,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模式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 HACCP管理模式,包括组建HACCP小组、制定实施流程图、分析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组织培训、确定各流程监控系统、预设纠偏措施。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安全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手术安全度明显提高,在手术安全措施、安全问题、物品清点及感染控制4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后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 HACCP管理模式管理患者手术安全,能把握好手术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手术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12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实施护理安全因素管理以前的12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术前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控制手术室护理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成立手术室护理安全前馈控制管理小组,对2016年4至6月114例手术患者(对照组)手术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流程的各环节实行风险循证,排查出影响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高危因素。对2016年7至9月120例手术患者(观察组)运用前馈控制管理理念对潜在高危因素实施超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手术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流程中高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谐了医护、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方法,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手术病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完善措施,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并进行定期检查、反馈,评价实施效果.结果 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无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护理缺陷发生率同比下降了1.49%,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展,保证了手术期病人的安全.医患双方的满意度与安全核查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保证了病人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EC管理体系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的作用。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本院手术室实施OEC管理体系,实施OEC管理体系前后应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质量调查问卷对本科室36名护士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150名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记录实施OEC管理体系前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与OEC管理体系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基础护理、文书管理、专科护理、病房环境及安全、急救物品及器械、消毒隔离、健康教育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对住院环境、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情感支持、沟通交流、健康教育、总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护理投诉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EC管理体系可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流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手术室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管理;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开展细节管理模式。两组患者均接受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调查表及满意度调查表,并记录术后3d内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开展细节管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方案而言,护理质量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满意度为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要素计点法构建的绩效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要素计点手术室护理绩效实施前(2015年6月)和实施后(2016年6月)的手术室护理绩效考核、护士专业水平考试和护理满意度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绩效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的理论水平、医德与服务、巡回工作质量、器械工作质量、值班工作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的三基理论、三基操作、专科护理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后,应急能力、责任心、手术配合程度、无菌操作、术前准备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医生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后,手术室环境、宣传教育、护理操作、服务态度、治疗效果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要素计点法构建的绩效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有助于提高医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SBAR沟通模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9年4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患者交接班管理中实行传统沟通模式,观察组在患者交接班管理中实行SBAR沟通模式。对比两组交接班管理护理质量、患者家属和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施后两组护理质量各项内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实施前,且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内容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略低于对照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表(NAER)评分(72.56±3.47)分较对照组(65.17±5.1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危重症患者护理服务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可同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访视对手术室患者应对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术前综合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积极应对评分、焦虑评分、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综合访视可使患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生理条件,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质量、生命体征变化及焦虑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和术后1 d的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呼吸频率、HR、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转变服务思想、营造安全温馨的住院环境、实施责任制小组护理等优质护理模式,选取优质护理实施前后各100名患者及20名内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士的积极性、自我效能感、被表扬和投诉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后,入院宣教、护理技能操作、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表扬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投诉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优化基层医院服务,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护理满意,是患者获得最佳护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