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晓艳 《全科护理》2010,8(5):396-397
[目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5例板低出生体重儿置管的经验,归纳极低出生体重儿置管特点及并发症的防护。[结果]5例患儿有4例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1例送至右锁骨下静脉。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及导管堵塞1例,经处理后好转继续使用至出院;导管尾部发生断裂1例,因无法修复而拔管。[结论]重视穿刺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血管,熟练的操作技能及耐心细致的导管维护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将9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行PICC置管,对照组50例,行周围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穿刺次数、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住院期间输液穿刺次数为(6.13±1.4),留置时间为(28.5±4.6)d;对照组穿刺次数为(27.52±6.5)次,留置时间为(2.9±0.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3,15.1;P〈0.01);实验组导管机械性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4%,对照组为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P〈0.01);实验组无一例发生低血糖,每3天体重增长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为需要中长期静脉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置管的经验,归纳极低出生体重儿置管特点及并发症的防护。[结果]5例患儿有4例导管尖端送至上腔静脉,1例送至右锁骨下静脉。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及导管堵塞1例,经处理后好转继续使用至出院;导管尾部发生断裂1例,因无法修复而拔管。[结论]重视穿刺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血管,熟练的操作技能及耐心细致的导管维护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楠  翁莉 《全科护理》2014,(14):1261-1262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中心静脉置管(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脐静脉插管(UV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110例患儿分入PICC组和UVC组,比较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ICC组与UVC组比较.成功作CVC使用80%vs57%(P〈0.05);与导管相关的感染41%vs21%(P〈0.05);输液外渗10%vs32%(P〈0.05)。两组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穿刺部位出血、堵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比UVC更为持久、安全,但在住院初期,UVC的应用仍有其临床价值。如何进一步提高UVC的置管成功率和减少NEC的发生,预防与导管相关的感染,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联合应用两种CVC将可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术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美国进口的3.5Fr脐静脉导管进行脐静脉置管,观察脐静脉置管后留置时间及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脐静脉置管平均留置时间(6.23±2.943)d,并发症(外渗、静脉炎、脱管、堵塞)发生率低。结论应用脐静脉置管留置时间较长,解决了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期静脉输液穿刺置管难的问题,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较好的静脉输液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将收住NICU的5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远心端静脉(手背、手腕、前臂正中)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及时X线检查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结果52例患儿均为一次穿刺置管成功;中心静脉导管顶端位置均达到上腔静脉;计划性拔管44例,其他原因拔管包括机械性静脉炎3例,导管折断2例,导管漂移2例,堵管1例。结论经外周远心端静脉置入PICC便于操作且能更安全、有效地用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和外周静脉(PIV组)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方法极低出生体重儿124例,PICC组65例,PIV组59例,对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常见病原菌及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ICC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8.5%,其中肺部感染、败血症、穿刺部位局部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8.5%、13.8%、1.5%、4.6%。PIV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4.1%,其中肺部感染、败血症、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3.7%、11.9%、5.1%、3.4%。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痰培养、血培养主要病原菌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未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护理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极低出生体重PICC置管患儿资料,其中有11例(12. 50%)患儿发生PICC导管异位,命名为发生组,其余77例患者命名为未发生组,分别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和检查结果,分析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置管前机械通气、置管时间、置管静脉、操作者层级为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置管静脉为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异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及置管静脉,因此,应通过恢复标准体重、评估血管、测量置管长度等预防和矫正置管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经下肢和上肢不同静脉途径留置PICC导管的置管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确定最佳留置导管部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医院201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经上、下肢不同静脉途径留置PICC导管。将上肢静脉置管者155例作为对照组,将下肢静脉置管者4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送管成功率、置管所需时间、止血时间、留置时间等置管效果指标,以及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局部渗液、静脉炎和怀疑或明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送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所需时间、止血时间、留置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下肢静脉置管较上肢静脉置管在置管过程中操作简化,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可在综合考虑患儿的健康和血管各项因素之后,将经下肢静脉留置PICC作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首选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顾瓅 《当代护士》2018,(7):91-93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输液通路的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1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予以脐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60例);对照组入院时予以外周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50例)。观察两组患儿首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总穿刺次数、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并发症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PICC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置管总次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入院时脐静脉置管后续PICC置管能快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减少置管总穿刺次数,有利于恢复患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存活率逐渐增加。但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不耐受以及各种严重并发症,需要较长时间输入高渗透压的静脉营养液和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安全、耐高渗、留置时间长的特点,保证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营养和给药。PICC置入首选肘部静脉,但临床上发现部分患儿肘部静脉不易置管,而颞浅静脉却清晰可见。经颞浅静脉穿刺置管,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危重新生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静脉开放的最佳途径,其具有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即减少了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而且并发症少.我科2012年8~2月行20例经颞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本文将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后的并发症与对策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UVC)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使用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极低出生体重儿74例,其中UVC与PICC联合组36例,留置针联合PICC组38例,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住院天数、相关感染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UVC联合PICC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留置针联合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体重降至最低时间、体重达2000g时间、住院期间平均体重增长速率、住院总天数、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作为NICU中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维持静脉通路的主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时段脐静脉置管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1例,分为分时段应用脐静脉置管、PICC组(观察组)51例和外周静脉置管加PICC组(对照组)60例,监测两组住院期间的静脉置管情况、患儿身体指征反应及导管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 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P<0.01);两组患儿纠正低血糖所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暂停次数、体质量增长至2 kg时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分时段中心静脉置管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且不增加感染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心静脉置管的优势,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对行PICC置管的4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导管尖端位于不同位置时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上腔静脉组PICC留置时间长,与锁骨下静脉组及颈内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腔静脉组穿刺部位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下静脉组(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最适宜的位置为上腔静脉,其留置时间长、穿刺部位渗液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极低体重儿并达到顺利正常拔管的护理经验。方法22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和处理组(11例),2组均实施PICC置管。处理组成立专业护理小组加强技术操作,导管用1 U/mL肝素稀释液为预冲液冲管;对照组随机由责任护士护理,用生理盐水预冲液冲管。比较2组导管堵塞及静脉炎发生的情况。结果处理组静脉炎发生率(9.1%)和堵管率(18.2%)均低于对照组(63.6%、72.7%)(P〈0.05)。结论PICC置管应用于极低体重儿要成立专业护理小组,加强技术操作、导管肝素化等护理措施,是保证其安全、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送管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9月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经贵要静脉行PICC置管的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设为观察组,两组在PICC置管过程中,均采用传统的转颈法预防颈内导管异位发生,观察组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将穿刺侧上肢向头部上举与操作平台形成30°,送入导管至所需长度。观察两组颈内导管异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ICC置管中,在传统的转颈法基础上,当导管头端到达肩部时将极低出生体重儿上肢向头部上举与操作平台形成30°,可降低颈内导管异位发生率,从而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发生断管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20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患儿发生断管,发生率2.42%;将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断管的导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穿刺置管部位、导管固定情况及后续静脉输液通路的建立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导管外固定不良是发生PICC置管断管的主要原因;断管部位以圆盘与导管连接处占首位;下肢PICC置管发生断管较上肢多;导管留置时间长及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也可导致PICC断管发生。结论 :规范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的固定,实施标准化的维护流程,加强对不同部位PICC置管的风险管理,才能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断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作为中长期静脉通道不同部位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完成治疗情况、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NICU中所有置入PICC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前瞻性研究,详细记录研究期间NICU应用PICC导管的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有20例低出生体重儿置入PICC导管20根,以提供静脉营养、抗感染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急救是放置PICC导管的常见原因,经腋静脉置管导管平均放置(14.00±1.50)d,经肘部静脉(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置管导管平均放置(24.00±8.19)d,不同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PICC导管为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中长期静脉通道,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儿造成的不良刺激,贵要静脉置管系首选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