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中医临床辨证的研究 ,提出将脏腑证候研究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运用 DME(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 )的研究方法 ,在重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吸收今人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成果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严格的前瞻性临床观察 ,深入探讨脏腑辨证的生理病理基础和现代科学相互之间的关系 ,把统一脏腑辨证证型及建立新的脏腑辨证标准作为突破口 ,确立中医临床现代化辨证标准模式 ,从而形成研究中医临床辨证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总结火热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火热证的辨证分型标准。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中医火热证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应用卡方检验筛选出火热证的证素,建立调查问卷。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确立火热证的辨证分型标准。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得到火热证27个证素,应用主成分分析将火热证分为实火、虚火两个大类,然后从脏腑辨证分为心火上炎、肺胃实火、肝肾阴虚、肺阴虚四个主要证型。回顾性检验发现与临床医生诊断的一致率为69.4%,前瞻性检验发现与临床医生诊断一致率为70.1%。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分型标准基本符合临床实际,为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用辨证方法的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与呼吸科诊断为CAP且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中医辨证。辨证方法选择脏腑、六经、卫气营血辨证,其中脏腑辨证选用证素表示。通过收集患者在入院第1、3、7天病例资料,分析总结3种辨证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于CAP的情况。结果 符合纳排标准的成人CAP病例资料共185份,原始中医诊断数据显示中医病名以风温肺热病为主,证型以痰热蕴肺证为主。脏腑辨证(证素)统计,病位方面,在入院第1天以肺、大肠、胃为主,后以肺、心、大肠为主;病性方面,入院第1天以热、气虚、阴虚为主,后以气虚、热、阴虚为主;病理因素,入院第1天及第3天以痰、燥、湿为主,后以痰、湿、水饮为主。六经辨证统计,3个时间点前3位均依次为少阴病证、少阳病证、阳明病证。卫气营血辨证统计,入院第1天前3位依次为气分证、气营同病、卫分证;后均为气分证、气营同病,营分证。结论 本研究显示临床辨证CAP以脏腑辨证为主,脏腑辨证对脏腑功能盛衰表现比较精确,但对外感热病的整体进展没有较好体现。针对CAP具有发病...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和微观指标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对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和临床疗效的提高都很重要。目前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和微观指标相关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多按指标升高的程度对各证型进行排序,各家结果不一致。建议采用"金标准"检查来选择研究对象,进一步明确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提高研究设计质量,并参考相关国际规范来报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基本证候特征所包含的内容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研究亚健康状态的落脚点,就是找准证候,调节功能状态,使之恢复平衡。辨证论治方法与亚健康状态调治之间存在最佳结合点,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入手,可有效认知各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和表现特征,进而概括出具有不同内涵本质的“证”,从而科学有效地予以调治。认为开展基于八纲辨证结合脏腑辨证调治亚健康状态研究,既可明确各种亚健康状态的本质属性,为临床有效防治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依据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不断扩展和深化亚健康状态临床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将消化性溃疡归属于"胃痛""痞满"等病证。本文从不荣则痛、不通则痛、毒热、气火观理论等方面综述其中医病机;从气血辨证、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面概述其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从溃疡分期、胃黏膜征象、胃动力、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胃肠黏膜细胞因子及电镜检测等现代医学指标进一步探讨本病的辨证论治研究。消化性溃疡中医病机复杂,辨证困难,临床治疗可根据具体病机和证候,结合相关客观指标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包括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常用的中医辨证方法,其中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联系密切,也有医家从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角度进行辨证,如辨证分型与B型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关系,与生化血清指标的关系,与年龄、性别、肥胖率等的关系。笔者从以上几个辨证方法角度阐述脂肪肝的中医辨证研究进展,从而为更透彻的研究脂肪肝的辨证论治、进一步规范辨证分型及治疗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主动性,深刻理解脏腑辨证各证的概念、表现和证候分析,学会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进行动物模型的建造,并进行病例分析。 结果: 通过学生亲自进行动物模型的建造,使学生对中医证候的病因、病位、症状、病机等有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脏腑辨证和证候分析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计量化标准。方法:将1192例心脑血管病患者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的判别方程。结果:痰证主要辨证指标为咯痰、舌苔腻、脉滑;次要指标为喉中痰鸣、胸腹痞闷、嗜睡、肥胖、口干不饮、恶心呕吐。宏观辨证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该辨证标准的敏感度为0.908,特异度为0.983,准确度为0.949。结论:该辨证标准符合中医临床实际,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宗必读》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晓峰 《天津中医药》2004,21(4):299-301
主要就《医宗必读》所述的病证、医论部分内容作了研究探讨,认为在内伤病证的病名确立、病因病机、脉证表现及立法用药等方面,皆重视脏腑,突出脏腑辨证,为本书的特点。《医宗必读》继承并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充实了临床应用,并为后世《中医内科学》病名的确立及证型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证的分类原则及辨证指标。方法:结合中、西医学的理论特征,参考现代相关标准,从理论及临床实用的角度对证的分类及辨证指标进行梳理。结果:现代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有三个"证"的概念,对应有三种不同的分类原则:单纯的中医证的分类、基于病的证的分类、基于方(药)疗效的证的分类,相应又有各自的辨证指标,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结论:按照"概念—分类原则—辨证指标—应用范围"的线索将不同的"证"梳理清楚,可以为今后的中医证候研究及以证候为主体的其他临床研究提供比较清晰的思路,为规范辨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心悸为主症患者中医常见证型的主要症状。方法:采用临床调研与中医计量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多个地区1126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心悸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进行提取。结果:发现心悸常见证型主成分中症状基本反映"证素辨证"的结果。结论:心悸的病性虚实错杂、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辨证以多证素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13.
许光兰  韦艾凌  黄美杏  梁爱武  陈平  王茜  李娇 《陕西中医》2011,32(12):1575-1577
目的:初步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辨证标准。方法:选择2008-06~2011-0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附属瑞康医院住院慢阻肺患者,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筛选和证候标准的制定,为该病中医证型辨证确定较可靠的依据。结果:90多个症状条目经6种方法筛选,最后保留46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个证型有意义的变量。3种及以上方法都被选择"+"的可被纳入证候标准。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型辨证标准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繁杂、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不易掌握及推广。建立客观的标准化中医辨证体系有利于临床实践及研究,其方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实现证候的规范化及临床病例采集的规范化,再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最终实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证候命名的规范化是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严石林教授总结中医传统和现代理论,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脏腑辨证细化分型。因为脏腑辨证细化分型具有脏腑证候分型更加细腻、证候层次更加分明的特点,因此在证候命名上可按五脏系统,将证候由大及小、由粗厦细分为四到五个层次,体现出一定的证候演变;在同一层次下,证名描述要尽可能包含病因、病位、病机和主症。为证候命名的规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慢性胃炎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从多角度实现变量的筛选和证候标准的制定,为中医证型辨证确定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繁杂、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不易掌握及推广,建立客观的标准化中医辨证体系有利于临床实践及研究,其方法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实现证候的规范化及临床病例采集的规范化,再进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最终实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明晰脏腑辨证发展脉络、明确不同时期脏腑辨证理论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张元素对脏腑辨证理论完善所做出的有益补充及相关贡献。方法:选取中医医学史研究方法、文献追溯法和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先秦两汉、晋隋唐宋、金元时期有关脏腑辨证的古籍及医家论述,并结合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予以补充,厘清脏腑辨证发展的脉络,总结归纳出张元素乃至易水学派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结果: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从理论上填补了脏腑辨证理论体系之空白,并从相关学术思想、临证应用等方面丰富了脏腑辨证理论的内涵,延伸了脏腑辨证在中医长河中的生命力。结论:张元素是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建立的完成者,更为重要的是,张元素丰富和延伸了脏腑辨证在临证应用方面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崔淑玫  马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35-1437
中医辨证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客观、统一的辨证标准,给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及实施循证医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揭示"证"的物质基础,探索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对近些年中医分型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二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加快中医辨证向客观化、标准化、统一化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浅谈《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特点及辨证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影 《四川中医》2001,19(9):11-12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其首创脏腑经络辨证方法。全书共诊疾病308种,皆以脏腑经络辨证方法为指导,抓住主要矛盾,或以辨病为主,或以辨证为主,无不反复诲人以病与证相结合的具体辨证方法,以达到确切掌握其脏腑经络病机所在,其脏腑经络辨证方法至今指导和运用于临床,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