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癃闭治验2则     
石成义 《北京中医》2010,(6):446-446
1肺热壅盛证患者,男,38岁,2009年4月28日初诊。患者1周前因受风寒后出现发热、鼻塞、周身酸痛,小便点滴而出,曾到某院内科门诊就诊,查血常规:WBC9.0×109·L-1,中性65%,淋巴30%,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感冒通、朴热息痛,服后发热、鼻塞等症减轻,但仍存周身酸痛,乏力,小便点滴而下,靠导尿维持小便排泄。  相似文献   

2.
临床治验2则     
宣痹汤方见<温病条辨>,由枇杷叶、郁金、射干、白通草、豆豉组成.原方主治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之证.此方立法严谨,用药轻灵,功能宣肺解郁,理气降逆,清热化痰,利咽活血,虽为湿温邪在上焦而设,实具有宣上、开中、达下之功.本人临证用本方化裁,凡肺气郁滞所致者皆可用之,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治验2则     
赵春娟 《光明中医》2008,23(11):1794-1794
宣痹汤方见《温病条辨》,由枇杷叶、郁金、射干、白通草、豆豉组成。原方主治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之证。此方立法严谨,用药轻灵,功能宣肺解郁,理气降逆,清热化痰,利咽活血,虽为湿温邪在上焦而设,实具有宣上、开中、达下之功。本人临证用本方化裁,凡肺气郁滞所致者皆可用之,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波  朱纬 《中医杂志》1993,34(6):341-342
我师郭中元,系河北省名老中医,幼承庭训,熟读经典,傍参诸家。至今行医已4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兹举验案2则作以介绍。1 益气养阴为主治顽固性血尿刘某,男,68岁。1991年6月4日初诊。患者素有糖尿病史,两月前因腰部及小腹痛胀,小  相似文献   

5.
癃闭治验2则     
王敬珍 《国医论坛》2007,22(1):27-28
例1:王某,女,22岁,未婚.小便涓滴难下已5天,前医曾用"通利"之剂而未效.诊见小腹膨胀,辗转不安,伴胸胁满闷,噫嗳不舒,时欲叹息,两脉俱弦,舌质红,苔薄腻.询知其素来性情急躁,近因暴怒,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而致升降之机壅滞,水道不利.治宜疏肝清泄,佐以宣通分利.处方:柴胡5g,制香附7g,炒山栀10g,台乌药10g,紫菀10g,桔梗10g,赤茯苓10g,木通7g,泽泻10g,车前子12g(布包).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另用食盐半斤,炒热熨敷脐部.服药1剂后,小便即可自解,但仍不畅,连服3剂,小便通利,腹胀已除,胸闷诸症亦均消失.  相似文献   

6.
白塞氏综合征(Behcet Syndrome)又称白塞氏病,亦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口、外生殖器溃疡、眼部损害及皮肤血管炎为主,还可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关节及心血管、泌尿与神经系统。中医学无此病名,类似的病证记载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曰"蚀于喉为或虫,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  相似文献   

7.
脾虚泄泻徐某,男,46岁,农民,1989年8月16日初诊。因农村夏日大忙季节,多日劳作后发病.患者泄泻稀薄,食欲不振半月,虽经中西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乃转诊于余。现症:营养中等,精神不振,全身疲乏无力,泻下大便粗糙,粪中带水.舌淡苔白,脉细濡。此乃脾虚泄泻。治宜补中益气,利湿止泻.方以补中益气汤增损:党参、黄芪、白术各15g,柴胡、升麻、陈皮、  相似文献   

8.
小便病诸候,历代医家多从肾论治,每获良效。但临床上也有单纯从肾论治,收效甚微者。李日庆教授受《灵枢·口问篇》“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启发,从中气不足论治,以“因其衰而彰之”“气虚宜掣引之”为治疗原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为主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一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惠玲  刘宁  常宏艳 《四川中医》2007,25(5):110-110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有益气固表御邪之作用,临床应用此方加味治疗音喑、鼻鼽、咽痹。  相似文献   

10.
刘存勇 《北京中医药》2010,29(6):445-445
例1.患者,女,51岁,2010年1月14日初诊.患者因右胁部胀痛六年而就诊.患者现右胁部胀痛,生气及饮食油腻时加重,串及后背疼痛,口干口苦,易恶心,纳差,便可,睡眠差,平素性急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2010年1月15日B超未见异常.诊断:胆胀;辨证:刚证(肝旺阴虚血瘀);治疗宜柔肝养阴活血.方药:旋复花12 g,代赭石30 g,苏子10 g,苏梗10 g,香附10 g,青皮12 g,白芍20 g,川楝子9 g,郁金10 g,鸡内金9 g,砂仁6 g,姜半夏6 g,炙甘草6g,莱菔子30 g,栀子10 g,山药10 g.免煎汤剂,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服用.  相似文献   

11.
12.
苏全新 《北京中医药》2008,27(9):737-737
小便病诸候,历代医家多从肾论治,每获良效.但临床上也有单纯从肾论治,收效甚微者.李日庆教授受<灵枢·口问篇>"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启发,从中气不足论治,以"因其衰而彰之""气虚宜掣引之"为治疗原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为主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一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瘀阻癃闭陈某 ,男 ,60岁 ,1 996年 7月初诊。诉小便点滴难下 1 2 h。患者素体尚健 ,近年来渐感排尿困难。今日凌晨起小便点滴难下 ,小腹胀痛。舌质淡红略紫 ,舌苔薄白腻 ,脉弦涩。证属瘀血凝聚 ,水道阻塞 ,治宜行瘀散结 ,通利水道 ,予代抵当丸加减 :当归1 0 g,牛膝 1 0 g,桂枝  相似文献   

15.
案1张某某。男,70岁,农民。于2001年10月2日初诊。小便频数已2月,日夜达20余次,不痛,尿清白,伴畏寒、腰酸,1周前患者在外院检查尿常规正常,尿培养(-),双肾及膀胱B超无异常发现,西药抗感染,中药八正散、石苇散治疗,非但未获效果,反而增至日夜40余次,甚至滴尿难忍。因患者有慢性支气炎史,起床小便易受感冒,故用橡皮管接至户外,任其流出,痛苦难言。经人介绍,求诊于余。诊得脉细弱数,二尺脉按之甚微,舌苔薄白,根腻,边有齿印,辨证属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给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作汤剂用,  相似文献   

16.
痹证治验     
苏云放 《天津中医》1994,11(3):36-36,38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有和中降逆、消痞散结之功,王振亮教授认为其主治证为中焦阳虚,热结于内,寒热互结中焦。通过对王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秃、红斑性胃窦炎、咽部憋紧等4则异病同治案例的分析,总结半夏泻心汤的主治功效,以期为运用半夏泻心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癃闭治验3则     
1 产后癃闭 范某,女,30岁,住院号31165.患者产后3天,诉小腹胀满月,排尿艰涩无力,尿道口灼热疼痛,体温正常,舌谈红,苔薄白,脉沉细小数.证属产后气血两虚,膀胱气化不利.治以益气养血,化气利尿:生黄芪、赤小豆各30g,潞党参、猪茯苓、车前子、车前草各15g,当归、泽泻、炒白术、枳壳各12g,桂枝、生甘草梢各10g.2剂.药后尿量增多,诸症明显减轻,宗原方继服3剂而愈.  相似文献   

19.
肝痈治验1则     
《国医论坛》2021,36(6):63-64
  相似文献   

20.
1 产后虚脱蔚某,女,26岁。于1982年3月26日就诊,分娩时出血较多,产后2周恶露始净,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手足心反热,心慌,气短,腰膝冷痛,少腹坠痛,面色晦暗,舌淡无苔,脉虚大而软。此为气虚阳脱而阴竭之证。治宜益气、回阳、复阴。予上等人参12g(先煎15分钟),炮附子10g,麦冬15g,五味子10g,牡蛎30g,炒枣仁30g,炮姜3g,炙甘草10g,大枣10枚。水煎服,日2剂,昼夜频服。2剂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