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靳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22-172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将5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瑞舒伐他汀组(n=26,瑞舒伐他汀,10mg/d)和对照组辛伐他汀组(n=26,辛伐他汀,20mg/d),疗程8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观察2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服药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尤其是降低LDL-C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78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9例.在常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或阿托伐他汀20 mg/晚,共6个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6个月时的TC、LDL-C、HDL-C、TG、hs-CRP水平,观察6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其中hs-CRP水平在4周时下降最明显,而血脂水平在6个月时下降最明显,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51%)略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0.7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ACS患者TC、LDL-C、TG和hs-CRP水平,升高HDL-C水平,但瑞舒伐他汀作用强于阿托伐他汀.两者都能明显减少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蛋白(MFG-E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7月中牟县中医院收治的114例CH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s-CRP、MFG-E8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G、TC、LDL-C、HDL-C及hs-CRP、MFG-E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TG、TC、LDL-C、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MFG-E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HD合并高脂血症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提高MFG-E8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郭慧  刘良专  刘江华 《重庆医学》2015,(24):3348-3349
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天,降脂通络软胶囊100 mg,3次/天口服,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天,口服,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各项血脂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联合组在降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方面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联合降脂通络软胶囊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周柏村  涂勤  钟晓闵 《四川医学》2020,41(8):839-842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DHI)对急性脑梗死(ACI)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A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19年我院ACI伴高脂血症并服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394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DHI使用情况,分为对照组(186例)和DHI组(208例),分别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TC、TG、HDL-c、LDL-c)、炎症因子(CRP、hs-CRP、TNF-α)水平及颈动脉内-中层厚度(c IMT)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DHI组治疗后TC、TG、LDL-c、CRP、hs-CRP、TNF-α和c IMT水平均下降(P<0.01),HDL-c水平升高(P<0.01); TC、TG、LDL-c、CRP、hs-CRP、TNF-α、HDL-c和c IMT水平的变化程度,DHI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DHI可能起到调脂和抗炎的协同作用,降低CAAS程度,对于ACI伴高脂血症患者,两者联合治疗可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量效关系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经4周调脂药物洗脱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65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 mg组、10 mg组和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及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瑞舒伐他汀5 mg和10 mg组TC,LDL-C均显著下降,LDL-C下降幅度分别为47.1%、48.5%,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组的33.7%(P<0.05);瑞舒伐他汀5 mg和10 mg组对TG(-18.67%;-22.727%)以及HDL-C(-1.61%;1.29%)的影响与阿托伐他汀组TG(-30.16%)和HDL-C(-0.98%)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瑞舒伐他汀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TC、LDL-C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李辉  李晓华 《疑难病杂志》2009,8(9):543-54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53例青年高脂血症患者(年龄18~39岁)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连续治疗8周。检测患者血脂和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TC、TG、LDL-C)和血清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全面改善青年高脂血症患者整体血脂水平,尤其能大幅度地降低LDLC,同时也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79例,均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TCH、TG、LDL-C和HDL-C)、肝肾功能(AST、ALT、BUN)和肌酶情况(Cr、CK)等。结果经过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TCH、TG、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TCH=9.232,P=0.000;tTG=6.086,P=0.000;tLDL-C=15.080,P=0.000),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tHDL-C=3.920,P=0.000)。经过瑞舒伐他汀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患者的AST、ALT、BUN、Cr、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ST=0.223,P=0.884;tALT=0.581,P=0.562;tBUN=0.254,P=0.800;tCr=0.243,P=0.809;tCK=0.239,P=0.811)。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肝肾等无影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20例,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三组治疗后血脂情况均有改善,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分别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药物对于老年高脂血症均有疗效,瑞舒伐他汀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片与蒲参胶囊降脂效果差别。方法:将确诊的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舒伐他汀组42例,每晚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蒲参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8周。比较2组降脂效果,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0.05),HDL—C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比较,TC、LDL-C总有效率瑞舒伐他汀组优于蒲参胶囊组,TG总有效率蒲参胶囊组优于瑞舒伐他汀组,有明显差异(P<0.05);HDL—C总有效率2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瑞舒伐他汀对TC,LDL-C降低优于蒲参胶囊,蒲参胶囊对于TG的降低疗效优于瑞舒伐他汀钙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常规剂量(10 mg)瑞舒伐他汀钙组(对照组)和加倍剂量(20 mg)瑞舒伐他汀钙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丙氨酸基转移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比较其降脂效果、对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TG、TC、LDL-C、hs-CRP、Apo A1、Apo B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ALT、CPK升高幅度并不明显;观察组降脂总有效率(92.3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加倍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有效降低血脂以及hs-CRP,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和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包括49例患者。全部98例患者均进行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0 mg瑞舒伐他汀,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肌酸激酶(CK)、hs-CRP及ABI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hs-CRP、TC、LDL-C、TG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ABI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TC、LDL-C、TG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B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通过影响血脂代谢及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两个方面稳定粥样斑块,抑制斑块破裂,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氮平对儿童精神分裂症(COS)患者糖脂代谢、肝功能及泌乳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8例COS患者(13~17岁)进行为期至少2周的奥氮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质量、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GLU)、泌乳素(PRL)的变化.结果 服药治疗后患儿的体质量明显增加,平均增加(3.50±1.90) kg(P<0.01).治疗后患儿的ALT、AST、TC、TG、PRL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是治疗前、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治疗前后体质量的变化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r=0.366、0.377,P<0.05);而治疗前、后患儿的PRL与体质量的改变则呈负相关(r=一0.432,P<0.01).结论 奥氮平可以导致COS患者的体质量增加,ALT、AST、TC、TG、PRL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3月~2009年12月于该院住院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38例)和对照组(n=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该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 g/d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心功能情况及肿瘤坏死因子(TN F-α)、白介素-6(IL-6)、N末端脑利钠肽(N T-proBN P)、高敏C反应蛋白(hs-C R 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L-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6 m in步行距离、心功能N Y H A分级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血TN F-α、N T-proBN P、hs-C R P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降低TN F-α、N T-proBN P、hs-C R P水平,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丹田降脂丸与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112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2组,丹田降脂丸组52例患者给予丹田降脂丸2 g,口服,每日2次;氟伐他汀组60例患者给予氟伐他汀胶囊40 mg,口服,每晚1次;2组疗程均为6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血清HDL-C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丹田降脂丸组患者血清TG水平低于氟伐他汀组(P<0.05),但2组血清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田降脂丸和氟伐他汀均可有效调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丹田降脂丸降低血清TG水平效果更好,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运动组(30例),运动组患者进行有氧运动24周,分别于运动前后检测患者血脂和血清hs-CRP水平。结果:24周后,运动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运动前和对照组(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运动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有氧运动不但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有调节作用,还可降低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瑞舒伐他汀进行干预治疗的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0例治疗前的hs—CRP水平。对于血清中hs—CRP增高者,随机对其分成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用药后4、8周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血清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的血清hs—CRP增高(均〉3.0mg/L)的阳性率分别为75.6%和5.0%。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组经治疗4~8周较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脉内不稳定病变与血清hs—CRP水平有一定相关,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此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有助于对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病变的治疗,并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予常规对症治疗(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天1次,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4,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作用机制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化浊行血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化浊行血汤)及中成药组(荷丹片),两组在治疗期间暂停服用其他具有调脂作用的药物,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脂(包括TC、TG、LDL-C、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肝功、肾功、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93.33%,中成药组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浊行血汤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整群选择该院在2012年6月—2015年3月所收治代谢综合征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 每晚1次。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12周,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有明显降低,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 TC (5.4±0.6)mmol/L、TG (2.6±0.4)mmol/L、HDL-C (1.07±0.2)mmol/L、ET(46.8±4.7)ng/L、hs-CRP(25.7±4.8)mg/L明显较对照组的TC(5.6±0.6)mmol/L、TG(2.8±0.5)mmol/L、HDL-C(1.12±0.2)mmol/L、ET(54.6±5.3)ng/L、hs-CRP(30.6±5.2)mg/L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K (136.1±61.2)U/L、AST(23.2±7.9)U/L、ALT(24.9±8.0)U/L与对照组的CK(136.5±58.7)U/L、AST(22.1±8.1)U/L、ALT(23.2±8.2)U/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均有调脂、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其大剂量有更强的调脂、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但肌损害、肝损害的副作用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