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儿科的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和护理程序。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和护理程序,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评估患儿,在进行评估之后,使用不同的护理系统进行护理。结果 2组住院时间和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有临床价值,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并且可以预防院内感染,可在临床上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许正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67-168
目的:探讨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对152例患儿进行集中收治,严格消毒隔离,严密病情观察,对发热、皮肤、口腔、饮食、心理、静脉输液等护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并注重卫生宣教。结果:152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留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付玉兰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48-149
目的: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经验,提高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2月~2012年0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36例患儿中痊愈29例,好转5例,1例放弃治疗,无1例患儿死亡。结论: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57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接受抗病毒、抗炎、降低颅内压等综合对症治疗,B组同时接受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各症状体征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各症状、体征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研究分析2016年1—9月收治于该院的80例患手足口病并脑炎者的资料,以护理措施为分组依据,将40例患儿分为常规护理组,其余40例则为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的常规护理不同的是,会给予循证护理组常规护理措施以及循证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普通资料,从年龄分布、性别比例、蛋白含量、护理前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水平、发病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除了循证护理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护理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水平、蛋白含量以外,其他研究对比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的应用可以大大改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小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效果理想,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总结促进儿童手足口病康复的经验。方法:对我院收住院的36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36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通过细致观察病情和精心的护理,严格消毒隔离,可促进手足口病患儿康复,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316例患儿进行护理。结果:305例无并发症,合并脑炎5例、肺水肿6例均在住院(7.3±1.4)天痊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加强护理,可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60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相同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循证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总体疗效、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总体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文主要就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对于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所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进行治疗,就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对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的模式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本院儿科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取综合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患儿入院时的健康宣教和安置工作,积极配合医生抢救,严密观察患儿病情,进行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心理护理,对患儿进行康复指导等。结果:患儿康复率得到提高。结论:认为有效全面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小儿病脑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12.
黄永 《亚太传统医药》2012,8(2):128-129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旨在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00例患儿经诊治后,97例轻症患儿1周内即治愈出院,仅有3例入院时患儿已合并爆发性心肌炎,经积极抢救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加强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是防控该病的有效措施,加强早期干预对缓解病情、降低危重症死亡率及致残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为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小儿病毒性脑炎84例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相同的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儿预后。结果实验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运动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后FM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病毒性脑炎患儿症状的早期缓解,并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的脑电图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的45例拟诊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居住地、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等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比较治疗前后脑电图的变化。结果 45例患儿发热和皮疹出现2~4 d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脑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治愈。结论 EEG检查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阳朔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6.
常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35-135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的最佳护理措施,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方法:在治疗期间,利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有效的基础护理、同时做好呼吸及消化道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我院32例患儿经3-11天的治疗护理,皮疹全部消退,未留任何痕迹,患儿未出现病毒性心肌炎、脑炎、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无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诊治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手足口病400余例,集中隔离治疗,针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恰当的护理有利于手足口病的治疗,预防及健康宣教对控制本病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手足口病400余例,集中隔离治疗,针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恰当的护理有利于手足口病的治疗,预防及健康宣教对控制本病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2例、草药组70例和颗粒剂组68例。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草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颗粒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结果:草药组、颗粒剂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草药组有效率为90.00%,颗粒剂组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有效率为85.24%,草药组、颗粒剂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所接收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儿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儿45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恢复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采用康复护理可以缩短患儿体征的恢复时间,并且还可以降低患儿的伤残率,此护理方式值得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