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常常导致嗅觉障碍,本文重点讨论嗅觉障碍的原因、引起嗅觉障碍的机制、嗅觉测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变应性鼻炎的疗效;针对不良反应给予护理干预,以便安全实施SIT。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1月32例患者采用18种变应原原液对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观察其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对治疗1年以上患者的症状、体征,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29次(6.2%)。其中包括17次I级反应,10次II级反应,2次III级反应,0次Ⅳ级反应。结论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规范的SIT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的对因治疗方法,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护理干预在确保SIT安全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由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29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23,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78%高于对照组的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结可提高变应性鼻炎治疗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潘光珍  赵晓丽  申琳  罗鸿 《现代护理》2007,13(2):304-305,310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不同教育模式对变应性鼻炎控制的影响。方法 分别比较小组教育(A组)、小组加个体化教育(B组)和非教育(C组)患者在本研究起止时的症状和体征得分。结果 A、B2组在教育12个月后症状体征和疾病认识明显好于C组,且B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A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变应性鼻炎类型对健康教育效果和疾病控制有影响。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适宜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助于控制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不同教育模式对变应性鼻炎控制的影响.方法 分别比较小组教育(A组)、小组加个体化教育(B组)和非教育(C组)患者在本研究起止时的症状和体征得分.结果 A、B 2组在教育12个月后症状体征和疾病认识明显好于C组,且B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A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变应性鼻炎类型对健康教育效果和疾病控制有影响.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适宜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助于控制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不同教育模式对变应性鼻炎控制的影响。方法分别比较小组教育(A组)、小组加个体化教育(B组)和非教育(C组)患者在本研究起止时的症状和体征得分。结果A、B2组在教育12个月后症状体征和疾病认识明显好于C组,且B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A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变应性鼻炎类型对健康教育效果和疾病控制有影响。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结合适宜的健康教育模式更有助于控制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及2005年11月-2007年8月行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12例)及实验组(200例),对实验组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并对2组进行依从性的调查及原因分析,比较2组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率及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的差别.结果 实验组免疫治疗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80.5%,与对照组(6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实验组成人间的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儿童间的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完全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依从的原因调查表明,实验组不可控制性因素升高,可控制性因素减少.结论 护理干预减少了不依从原因中的可控制性因素,从而能提高患者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免疫治疗而未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回顾调查其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占78.8%,实验组总有效率占88.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应性疾病 ,是一常见病 ,以 15~ 40岁多见。其发病机理属于Ⅰ型变态反应。主要症状有鼻塞、鼻液溢、喷嚏、流泪、嗅觉减退或消失等。治疗方面 ,完全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困难的 ,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药物有抗组胺药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抗胆碱药 ,减充血剂五类。1 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通过对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对鼻炎、喷嚏、鼻液溢有较好的效果 ,对鼻塞无明显效果。1.1 第一代抗组胺药 包括氯苯那敏 (扑尔敏 )、异丙嗪 (非那根 )、塞庚啶等又称传统抗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变应性鼻炎评分系统(SFAR)与皮肤点刺试验(SPT)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作用,评估SFAR在变应性鼻炎诊断中的作用,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筛选诊断工具。方法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就诊的变应性鼻炎疑似患者,按入选标准筛选后,共88例进入试验;采用SFAR评估患者的变应性病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检测患者的过敏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皮肤点刺试验相比较,变应性鼻炎评分与其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其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60.1%;其准确度为75%。结论变应性鼻炎评分系统不仅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提供了简单经济的方法,也为临床病史的采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观察西替利嗪(比特力)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患者,平均年龄38.9岁,病程4个月~50年,每日口服比特力10mg,连续6d,禁用其他抗过敏药或滴鼻剂,结果:使用西替利嗪后患者打喷嚏、鼻痒、流滋、鼻塞、下鼻甲肿胀改善率分别是75.00%、79.69%、55.42%54.09%42.11%。总积分下降率66.19%。30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1例。结论:西替利嗪作为新型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明显疗效而且不良反应极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白介素33(IL-33)水平,为临床诊治变应性鼻炎探讨新途径.方法 收集2013年5月~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31例成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分类依据2009年武夷山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同期155例健康体检个体为对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和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结果 1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为28.11±1.6 ng/ml,155例健康对照个体的血清IL-33水平为15.2±4.2 ng/ml,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个体(t=12.08,P<0.01).在患者组,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27.2±9.1 ng/ml,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31.11±7.3 ng/ml,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结论 IL-33可能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抑制血清IL-33水平或许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孟娟  尹蓉  张虹婷 《华西医学》2009,(3):567-570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标准化变应原对286例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检查怀疑患有变应性鼻炎的门诊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80.8%,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66.4%)、粉尘螨(65.0%)、杂草(36.4%)、霉菌Ⅱ(25.2%)、霉菌Ⅰ(21.3%)。不同性别之间变应原分布无差异,儿童对粉尘螨和屋尘螨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变应性鼻炎患者对多个变应原皮试反应阳性。结论:成都地区变应原的分布特点与气候的特殊性一致,尘螨是最重要的变应原,应重视对尘螨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A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0.35 mg,肌内注射,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SHP-Ⅱ型射频1次治疗.对2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及89.7%,对照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4%及62.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射频治疗对AR患者改善短期症状及控制远期复发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伴有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基础上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评价免疫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慢性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过敏原的不同分为尘螨组(n=29)及非尘螨组(n=25).尘螨组采用FESS+术后ASIT治疗;非尘螨...  相似文献   

16.
鼻腔结构矫正结合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伴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或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同时结合射频热凝下鼻甲、鼻丘、与鼻丘对应的鼻中隔等副交感神经密集部位。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2.6%。7例复发,其中6例发生在手术6个月以后。结论:对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后复发多在6个月以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变应性鼻炎儿童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衢州市人民医院五官科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在治疗第1天及第2年对患儿的鼻部症状进行评分,判断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的鼻部症状及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改善儿童变应性鼻炎使用SLIT治疗中患儿及家属的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的:探讨屋尘螨免疫治疗对上海地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患者自身用药前后对照设计。38例受试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变应性鼻炎成年患者,采用屋尘螨提取液(阿罗格,默克公司,德国)进行53周疗程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观察患者血清IgE、IgG变化;皮肤点刺试验风团大小的变化;患者自我感觉症状的改善程度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屋尘螨免疫治疗1年后血清IgE变化不明显,IgG有明显升高;皮肤试验反应降低,风团减小;患者自我评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没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阿罗格脱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罗格特异性脱敏疫苗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阿罗格特异性脱敏疫苗,对5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行皮下深部轮换注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疗程1.5-2年。观察脱敏前后症状、体征分级,对症治疗需求情况。结果578例中有112例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余下466例中297例已完成全部治疗,其中显效56例(占18.9%),有效198例(占66.6%),无效43例(占14.5%),总有效率85.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对症治疗需求大大减少,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罗格特异性脱敏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疗效可靠、耐受性好等特点。因治疗过程长,护士给予心理护理和定期随访,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南康市家具从业人员变态反应性鼻炎(AR)的发病现状.方法 2012年6-9月,以南康市166个家具厂4 662名家具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由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培训的调查组人员通过问病史、鼻专科检查及鼻分泌物行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对家具从业人员AR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 662名家具从业人员确诊为AR者1 534例,发病率为32.90%.其中木工、油漆工、安装搬运工发病率(平均35.84%)明显高于行政管理人员(12.48%)(P<0.01).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个人防护的从业人员AR发病率为21.78%,明显低于无个人防护的从业人员39.72%(P<0.05).结论 AR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加强环境治理和个人防护以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控制AR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