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茯苓酚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土茯苓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大孔树脂、ODS柱色谱及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2,4,6-三羟基苯乙酮-2,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3,4,5-三甲氧基苯基-1-O-[β-D-呋喃芹糖基-(1→6)]-β-吡喃葡萄糖苷(Ⅲ)、3,4-二羟基苯乙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8,8′-双二氢丁香苷元葡萄糖苷(8,8′bisdihydrosyringenin glucoside,V)、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结论 化合物Ⅰ为首次从天然界中分得,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土茯苓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side,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Ⅱ)、脲嘧啶核苷(uridin,Ⅲ)、β-甲基-吡喃葡萄糖苷(methyl-α-L-glucopyranoside,Ⅳ)、芹菜素(apigenin,Ⅴ)、苜蓿素(tricin,Ⅵ)、7,4′-二羟基黄酮(7,4′-dihydroxyflavone,Ⅶ)。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根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毛杭子梢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为(3S,5R,8R)-3,5-二羟基-megastigman-6,7-亚烯-9-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Ⅲ)、丁香醛(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芹糖基-(1→6)-O-β-D-葡萄糖苷(Ⅴ)、胡萝卜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筋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筋骨草A jug a d ecum ben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对筋骨草的甲醇提取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得到5个单体,并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这5个单体分别被鉴定为1-辛烯-O-α-L-吡喃阿拉伯糖-(1-6)-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Ⅰ)、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Ⅱ)、6,7-二羟基-香豆素(Ⅲ)、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Ⅳ)和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并结合Sephadex LH-20和HPLC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鬼针草的正丁醇部位得到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噢哢(海生菊苷)(Ⅰ)、6-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噢哢(Ⅱ)、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Ⅳ)、异奥卡宁-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七叶苷(Ⅵ)、(E)2-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正己烷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异戊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Ⅹ)、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苷(Ⅺ)、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Ⅻ)。结论 以上12个化合物中除海生菊苷和异奥卡宁-7-O-β-D-吡喃葡萄糖苷外,其他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毛脉酸模乙醇提取物的6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酸模素(Ⅰ)、大黄素(Ⅱ)、6-羟基芦荟大黄素(Ⅲ)、6′-乙酰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Ⅳ)、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Ⅴ)、白藜芦醇(Ⅵ)、9,9′-双蒽酮2,2′-二甲基-5,5′-二(β-D-吡喃葡萄糖)-9,9′,10,10′-四氢4,4′-二羟基10,10′-二羰基(Ⅶ)、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Ⅷ)、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Ⅸ)、芦丁(Ⅹ)。结论化合物Ⅶ经文献检索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模苷A(rumoside A)。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酸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Ⅷ、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并结合HPLC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的醋酸乙酯部位得到水杨酸(Ⅰ)、9,12,13-三羟基-10,15-十八碳二烯酸(Ⅱ)9,12,13-三羟基-10-十八烯酸(Ⅲ)、苄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苯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V)、(Z)-3-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丁香酚苷(Ⅶ)、3-甲基-2-(2-戊烯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2-环戊烯酮(Ⅷ).结论以上8个化合物中除水杨酸外,其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实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对掌叶覆盆子果实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柱色谱,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Ⅰ)、槲皮素(Ⅱ)、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Ⅴ)、对羟基苯甲酸(Ⅵ)、三十一烷(Ⅶ).结论 除了化合物Ⅵ,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独一味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Kudo.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和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 (Ⅱ)、木犀草素-7-O-[β-D-呋喃芹菜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Ⅲ)、forsythoside B(Ⅳ)、verbascoside(Ⅴ)、betonyosides A(Ⅵ).结论:化合物Ⅲ~Ⅵ均为首次从独一味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萃取及柱色谱方法分离灰毡毛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1个单萜苷类成分、2个香豆素苷类成分、1个三萜皂苷类成分、3个黄酮苷类成分,分别为(2E,6E)-3,7-二甲基-8-羟基八二烯-1-O-β-D-葡萄糖苷(Ⅰ)、6-甲氧基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东莨菪苷)(Ⅱ)、香豆素-7-O-β-D-葡萄糖苷(茵芋苷)(Ⅲ)、齐墩果酸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酯(Ⅳ)、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Ⅵ)、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忍冬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槐果皮中的异黄酮甙类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槐果皮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波谱和化学方法对66个异黄酮甙类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从槐(Sophora japonica)果皮中分离得到5个异黄酮甙类成分,它们的结构确定为染料木素7,4′-二葡萄糖甙(genistein7,4′-di-O-β-D-glucoside,I),槐属双甙(sophorabioside,Ⅱ),樱黄素4′-O-β-D-葡萄糖甙(prunetin4′-O-β-D-glucoside,Ⅲ)。槐属甙(sophororicoside,Ⅳ),染料木甙(genistin,Ⅴ)。结论:化合物I、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取分离桑叶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利用800 mL/L乙醇对桑叶进行提取,溶剂梯度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等波谱学方法确定各成分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得6种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Ⅳ)、槲皮苷(Ⅴ)及桑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其中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桑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黄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黄瓜根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6,8(14),22-四烯-3-酮(Ⅰ)、dehydroeburicoic acid(Ⅱ)、α-燕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Ⅲ)、乌苏酸(Ⅳ)、3β-Hydroxymultiflora-8-en- 17-oic acid(Ⅴ)、Indolyl-3-acetic acid methyl ester(Ⅵ)、1-H-3-吲哚羧酸甲酯(Ⅶ)、吲哚醛(Ⅷ)、邻羟基苄醇(Ⅸ)、异香草醛(Ⅹ)和对羟基苯甲醛(Ⅺ).结论 除化合物Ⅲ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三桠苦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桠苦叶丙酮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利用核磁共振等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桠苦叶丙酮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了7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山奈酚(Ⅰ),槲皮素(Ⅱ),胡萝卜苷(Ⅲ),异鼠李素(Ⅳ),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苷(Ⅴ),山奈酚-3-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苷(Ⅵ),3,5,4’-三羟基-8,3’-二甲氧基-7-异戊烯氧基黄酮(Ⅶ)。【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山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为对照品对高山大黄药材进行薄层鉴别。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IX方法对高山大黄药材进行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的测定。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高山大黄中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和白藜芦醇-4'-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 10批高山大黄中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10批高山大黄药材的水分含量在7.46%~9.14%,总灰分含量在2.72%~8.75%,酸不溶灰分含量在0.50%~2.51%。10批高山大黄药材中白皮杉醇-4'-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1.768~70.7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101.11%(RSD=0.89%);白藜芦醇-4'-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0.416~16.640 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加样回收率为99.68%(RSD=2.54%)。结论高山大黄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高山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荨麻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荨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吸附色谱等方法对荨麻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IR、NMR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荨麻根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Ⅱ)、棕榈酸(Ⅲ)、豆甾醇(Ⅳ)、α-菠甾醇(Ⅴ)、KNO3(Ⅵ)、胆甾-5,22-二烯-3β-醇(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土萆薢的化学成分。方法: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四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烷酸(eicosanoic acid,Ⅰ)、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Ⅱ)、大黄酸(rhein,Ⅲ)和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β-sitosterol-3-O-β-D-glucoside,Ⅳ)。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维药恰麻古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方法采用 HPLC 法测定新疆阿克苏、吐鲁番、伊犁地区维药恰麻古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水溶液(25∶75,v/v);检测波长:25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恰麻古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0.0105~0.2100 mg/mL 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 为2.4%(n =9),新疆阿克苏、吐鲁番、伊犁产地恰麻古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分别为0.702、0.334、0.524 mg/g。结论 HPLC 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恰麻古质量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岗梅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岗梅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岗梅根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Ⅰ)、β-谷甾醇(Ⅱ)、松柏醛(Ⅲ)、毛冬青酸(Ⅳ)、胡萝卜苷(Ⅴ)和3-O-α-L-阿拉伯吡喃糖基-19α-羟基-乌苏酸(Ⅵ).结...  相似文献   

20.
用指纹图谱检测宁夏苦豆子各器官不同物候期的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指纹图谱的方式研究宁夏苦豆子各同器官不同物候期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UV检测方法,色谱柱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至7.0)-乙腈,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20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不同物候期的10批苦豆子叶、茎、根和籽分别得到16、10、13和7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较槐定碱、野靛碱、氧化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在4个器官中均含有,槐果碱和莱曼碱存在于苦豆子叶和根中,槐胺碱仅存在于苦豆子叶中,籽中未检测到苦豆碱。结论通过指纹图谱的分析体现了不同物候期苦豆子叶、茎所含化学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随采收时间的不同变化较大,而苦豆子根、籽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