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三七的止血及抗血栓作用。方法:选择40只小老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命名为A、B、C组及对照组,对每组小老鼠按每公斤400mg、800mg、1600mg及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测定每组小老鼠的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同时另选择40只大老鼠分为4组,分别命名为一、二、三组及对照组,对每组老鼠按每公斤300mg、600mg、1200mg及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并测定其血栓湿重及血栓抑制率。结果:A组的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较B、C两组短,而B、C两组无明显差别;二、三组的血栓湿重下降较一组明显,而二、三两组下降程度不明显;二、三组的血栓抑制率较一组上升明显,二组较三组上升不明显。结论:小剂量的三七止血效果明显;中、大剂量的三七抗血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降脂宁胶囊对小鼠凝血时间、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小鼠50只,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Aspirin 0.1g/kg)、降脂宁胶囊0.5 g/kg组、1.0 g/kg组、2.0 g/kg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8 d,毛细管法测量各组小鼠的凝血时间(s);大鼠40只按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Aspirin 0.1 g/kg)、降脂宁胶囊0.35 g/kg、0.7 g/kg、1.4 g/kg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8 d,称重法测量各组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湿重(mg)。结果:降脂宁胶囊2.0 g/kg能明显延长正常小鼠的凝血时间,降脂宁胶囊1.4 g/kg可明显降低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血栓湿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宁胶囊有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七的止血作用。方法采用肝脏局部创伤的方法复制小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淀粉组、云南白药组和三七粉组,各组局部给药,观察药物对出血量的影响;灌胃给予大鼠三七粉,连续8 d后,静脉注射肝素300 U/kg,15 min后,参照小鼠方法复制大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测定出血量;灌胃给予大鼠三七粉等药物,连续8 d,舌下静脉注射肝素造成肝素化大鼠模型,测其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三七粉局部给药能减少小鼠肝脏局部创伤出血模型的出血量(P<0.05),但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淀粉组、云南白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三七粉局部给药能减少出血量的作用,可能与其细粉状态有关,属非特异性止血。三七粉灌胃能减少肝素化大鼠肝脏局部创伤模型的出血量(P<0.05),抑制率为16.1%,表明止血作用较弱。三七粉灌胃能缩短肝素化大鼠APTT、TT(P<0.05),抑制率分别为25.7%、18.8%,对PT无影响。提示,三七有止血作用,可能与干预内源性凝血途径,促纤维蛋白形成有关。结论三七粉体内外均有止血作用,其中体外止血可能是物理性、非特异性的,体内止血可能与其部分对抗肝素的抗凝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验卒中得生丸针对脑缺血大鼠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凝血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卒中得生丸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单纯进行手术不结扎颈总动脉,其余组别均按造模方法对大鼠进行分离结扎双侧颈总动脉,从而引起大鼠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试验进行造模,各组于造模后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治疗,阳性药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200 mg/kg体重,给药容量为1 ml/100 g灌胃给药,卒中得生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 8 g/kg、5. 4 g/kg、2. 7 g/kg溶液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灌胃给药1次/d,治疗14 d后观察各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体内血栓量及凝血时间。结果模型组血小板聚集率及颈动脉体内血栓形成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升高,凝血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卒中得生丸各剂量组对血小板聚集率、颈动脉体内血栓形成均有下调作用,对凝血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尤其以卒中得生丸高、中剂量组的作用明显(P 0. 05,P 0. 01);卒中得生丸高、中剂量组在栓重与凝血时间与阳性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卒中得生丸对脑缺血症状时血液变化有显著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参蓝口服液对大鼠血栓形成及高脂饮食引起的小鼠高血脂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参蓝口服液高、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用去离子水灌胃,以临床使用剂量的阿司匹林灌胃作为阳性对照,参蓝口服液高、低剂量连续灌胃22天,观察每组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情况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造成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组及参蓝口服液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6周,观察参蓝口服液对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本实验中,参蓝口服液高低剂量分别为临床使用剂量的6倍和2倍。结果:抗血栓实验中,参蓝口服液高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血管最大堵塞率和刺激后平均堵塞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最大聚集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并不影响正常的凝血功能。在治疗高脂血症实验中,检查了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高脂血症的重要检测指标,发现参蓝口服液高低剂量组小鼠TG从给药后第2周开始出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GC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机制。方法选用50只正常雌性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益妇止血丸组及高、中、低剂量GC颗粒组。采用断尾法及毛细波管法分别测定出凝血时间,观察GC颗粒对正常小鼠出、凝血时间的影响。选用40只早孕SD大鼠,以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并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益妇止血丸组及高、中、低剂量GC颗粒组。出血时间采用毛细玻管法,凝血时间采用剪尾法测定,子宫出血量采用酶标仪对植入阴道棉球的血液浸渍液进行测定,观察GC颗粒对该模型大鼠出凝血时间及子宫出血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C颗粒中、大剂量组(8g/kg、16 g/kg)能明显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P均〈0.01),与益妇止血丸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C颗粒三个剂量组(2 g/kg、4 g/kg、8 g/kg)均能明显减少不完全流产大鼠子宫出血量(P均〈0.05),与益妇止血丸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中药复方制剂GC颗粒可有效减少实验大鼠子宫出血量,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机制可能与其具有止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铭悦茜白片对小鼠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血浆复钙时间(PRT)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探讨其止血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只BALB/c小鼠分为4大组,每组50只,再将每大组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铭悦茜白片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及云南白药(0. 667 g/kg)、铭悦茜白片(1. 80,0. 90,0. 45 g/kg)混悬液0.02 m L/g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7 d。末次给药后分别采用断尾法、毛细玻管法、试管法测定各组小鼠BT、CT及PRT,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铭悦茜白片高、中剂量组BT、CT及PRT均明显缩短,铭悦茜白片低剂量组C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铭悦茜白片高剂量组比较,铭悦茜白片低剂量组BT及PRT均明显延长,铭悦茜白片中、低剂量组CT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铭悦茜白片高、中、低剂量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鹤藤醇提物的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药材以95%乙醇提取得浸膏,采用小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凝血时间(CT)、断尾出血时间(BT)实验及大鼠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实验,考察白鹤藤醇提物的止血、促凝血作用。结果白鹤藤醇提物与空白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小鼠PRT(P<0.01)、大鼠PRT(P<0.05,P<0.01)、PT(P<0.01);中、高剂量组显著缩短小鼠CT(P<0.01)、BT(P<0.01)、大鼠APTT(P<0.01)。结论白鹤藤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止血、促凝血作用;止血作用机理推测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缩短大鼠凝血酶原时间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痨颗粒剂的止血作用机制。方法 :取小鼠 5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抗痨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 ,连续灌胃 3d ,于最后一次给药后 30min ,剪断尾尖 ,测定出血时间。同时在最后一次给药后 1h ,用毛细玻璃管插入内眦静脉丛取血 ,用毛细玻璃管法[1 ] 测凝血时间。结果 :抗痨颗粒剂中剂量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明显缩短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抗痨颗粒剂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江  周瑾  邓学鹏  吴国球 《现代医学》2012,40(5):511-513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肽(P1c)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剂量(2、4、8 mg·kg-1)的P1c静脉给药对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P1c高、中剂量组和阳性药阿司匹林组血栓湿重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P<0.05),剂量与血栓形成抑制率呈明显正相关(r=0.997,P<0.05).结论:P1c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魏胶囊长期给药对大鼠血液学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20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与阿魏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0只。给药组给予阿魏胶囊10.0、68.5、111.2 g生药/kg剂量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于给药1个月、3个月、6个月和停药后1个月(恢复期)检测血液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魏胶囊高剂量组大鼠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血液学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停药1个月后可恢复。结论阿魏胶囊111.2 g生药/kg剂量长期给药对大鼠血液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不产生延迟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泄浊汤对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指标及肾脏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非布司他片组)、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高酵母粉联合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复制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别按照非布司他片组(3.6 mg/kg/d),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剂量组(中药浸膏5.86 g/kg/d + 三七粉0.54 g/kg/d、中药浸膏2.93 g/kg/d + 三七粉0.27 g/kg/d、中药浸膏1.47 g/kg/d + 三七粉0.14 g/kg/d)灌胃给药,连续干预21 d后检测大鼠的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计算其肾脏指数并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UA、SCr、BUN显著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比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较,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低剂量组大鼠SUA、BUN水平均有下降(P<0.05),益肾健脾泄浊汤高、中剂量组大鼠SCr水平显著下降(P<0.05),低剂量组大鼠SCr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益肾健脾泄浊汤可降低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SUA、BUN、SCr水平,改善其肾脏病理损伤,保护大鼠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赤芍总甙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研究赤芍总甙对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赤芍总甙按50、100、200mg/kg灌胃给药,观察其对小鼠、大鼠凝血时间、ADP-Na诱导的小鼠肺血栓状态以及电刺激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结论:赤芍总甙有显的抗凝、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蒲田胶囊止痛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临床中行之有效的蒲田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观察蒲田胶囊的镇痛作用,应用玻片法观察蒲田观察胶囊的止血作用。结果:蒲田胶囊对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有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从而有促进凝血的作用。结论:分析现有药理研究成果及本实验结果后认为:蒲田胶囊通过增加血小板数、促进凝血酶的生成、影响中枢神经而起到镇痛、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克栓胶囊对实验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50只Wis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克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空白对照组.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循环血栓模型法,以血栓形成状况与测试血栓素A2(TXA2)、二磷酸腺苷(ADP)为指标,观察克栓胶囊的抗血栓作用.结果 克栓胶囊中、高剂量组、阿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银杏桑菊胶囊(GSC)对四氧嘧啶(ALX)致糖尿病(DM)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24g-28g的健康雄性小鼠以尾静脉注射给予四氧嘧啶45mg/kg(给予量10ml/kg)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80只,按照血糖水平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0、0.13、0.25、0.75g/kg BW剂量的银杏桑菊胶囊,同时以0.75g/kg BW剂量的银杏桑菊胶囊经口给予15只正常小鼠,给予1次/d,连续30d。试验结束禁食5h后,测定正常小鼠和DM小鼠的空腹血糖及口服2g/kg BW剂量的葡萄糖后0h、0.5h和2h的血糖,用血糖曲线下面积来表示糖耐量。结果与模型空白对照比较,0.75g/kg BW的银杏桑菊胶囊的空腹血糖、2h血糖与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降低(P<0.01),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结论中药复方银杏桑菊胶囊具有降低ALX所致DM模型小鼠高血糖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药恰麻古总黄酮对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及其抗衰老作用。方法随机将小鼠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 E 组及恰麻古总黄酮高、低剂量给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每日上午均颈背部皮下注射 D-半乳糖150 mg/kg,造模同时,高、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灌服恰麻古总黄酮90、30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采用建立的 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连续灌服恰麻古黄酮55 d。测定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恰麻古总黄酮可显著提高 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血清、脑和肝脏组织中 SOD、GSH-PX 活力,降低 MDA 含量,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恰麻古总黄酮可通过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参三七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 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组和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除正常对照组大鼠外,结扎各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并于造模后予相应药物治疗12 d。治疗结束后,检测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心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HIF-1α的蛋白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R-2和HIF-1α mRNA表达。 结果:模型组缺血心肌MVD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MVD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VEGFR-2、HIF-1α的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VEGFR-2、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参三七组方能够促进缺血心肌VEGFR-2和HIF-1α表达,提高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贯煎对肝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侵袭转移相关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M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一贯煎高剂量组、一贯煎中剂量组、一贯煎低剂量组。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一贯煎高剂量组、一贯煎中剂量组、一贯煎低剂量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分别为46 g·(kg·d)~(-1)、23 g·(kg·d)~(-1)、11.5 g·(kg·d)~(-1),CTX组造模后开始给药,剂量为0.05 g·(kg·d)~(-1),模型组造模后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继续给药2周。处死各组小鼠取瘤称质量,蛋白电泳法检测EGFR、p-ERK、PCNA及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各剂量组及CTX组均能显著降低瘤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贯煎各剂量组与CTX组比较,瘤体质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一贯煎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EGFR及PCNA蛋白表达,一贯煎高剂量组及一贯煎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p-ERK及ICAM-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可能通过调控EGFR信号通路及其下游侵袭转移相关蛋白p-ERK、PCNA、ICAM-1蛋白表达,发挥抑制荷H22小鼠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pyl gallate (PrG) on the thrombus formation time and the coagulation/fibrinolysis system in an experimental carotid artery thrombosis model in rats. Methods: Fif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10 animals/group): the normal group (normal saline 2 mL/kg), the model group (normal saline, 2 mL/kg), the heparin control group (1 250 IU/kg), the low dose PrG group (30 mg/kg), and the high dose PrG group (60 mg/kg). Thirty minutes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saline or the corresponding drugs, a carotid artery thrombus was induced by continuous electric stimulation in all rats except for those in the normal group. The duration from the initiation of the electric stimulation to the sudden drop in carotid temperature was recorded as the thrornbus formation time. Levels of plasma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l-1)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Results: PrG (30 and 60 mg/kg) can prolong the thrombus formation time, but the effect was obviously weaker than that of heparin (P〈0.05, P〈0.0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PrG (30 and 60 mg/kg) elevated the plasma activity of t-PA (both P〈0.05) and show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in elevating the ratio of t-PA/PAI-1 (P〉0.05), while i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evel of PAI-1. Conclusion: PrG has a certain antithrombotic effect and can slightly regulate the imbalance of the t-PA/PAl-1 ra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