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方法[1]。它可以解除髋关节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体质、病变性质、手术技术、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其中术前术后护理占有重要地位。现将我院自1998年12月-2000年2月对2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新媛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46-147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HA)指置换股骨头和金属或超高分子聚乙烯髋臼。该术主要切除病患组织,国外许多学者认为,因其适应症严格,技术操作要求高,易出现并发症。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方法。而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及  相似文献   

3.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液供应受到影响,骨折不易愈合,股骨头常发生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对82例因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现将护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病情一旦进展到股骨头出现塌陷,非手术治疗很难获得满意疗效,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自1988年12月-2004年12月,作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185例(209髋),为总结经验,现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惟一能缓解疼痛和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自2003年5月以来,作者采用经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护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艳  马兴燕 《中医正骨》2007,19(8):92-9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手段。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退化、代偿能力差,手术创伤大等因素,容易有并发症,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5年起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积极的综合治疗及护理 ,对减少并发症 ,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我院自 1 999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 ,共对 42例病人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在手术前后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 ,效果良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中 ,男 2 0例 ,女 2 2例 ;年龄 36~ 78岁 ,平均 5 7岁。新鲜头颈型骨折 1 0例 ,陈旧性骨折 32例 ,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 3例。伤后至手术最短 1 0天 ,最长 2 6月 ,平均 40天。左侧髋关节置换 2 6例 ,右侧髋关节置换 1 6例。2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 :该类疾病往往病程长 ,关节功能障碍明显 ,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特点,总结手术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其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1.5±1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45.0±49.0)ml,术后住院恢复平均时间为:(14.3±3.2)d,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7.50%。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用于股骨头坏死疾病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2例(109髋)ARCOⅥ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小切口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以Harris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术前(P〈0.05).另外,患者术后未发生肢体短缩、畸形、感染、肺栓塞、下肢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小切口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能够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手术治疗护理的48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症状改善,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达到手术的预期效果.结论: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髋部疾病患者的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指置换金属股骨头或金属或超高分子聚乙烯髋臼。该手术主要切除病患组织,恢复一定程度髋关节功能的活动,解除髋关节疼痛。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部分。2004年1月-2010年2月,我院骨科总结经验并设计了一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程序,在3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中收到初步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髋关节废用性病疾及股骨头、颈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活动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通过对我科6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的整体护理及康复指导,获得满意效果,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以及严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护理不当常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可高达41.7%。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作者对9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开展DVT的预防及护理,疗效显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我院采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头下型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的骨折,作人工关节置换术就是绝对适应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使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恢复下肢功能。这是优于其它治疗方法的。尤适于年老、体质差、长期卧床、并发症多的患者。2002-01~2003-08,我科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骨折9例;股骨头坏死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病变的常用方法,能有效缓解髋部疼痛,重建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髋关节的运动功能,我院1990年~2012年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2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某些骨科疾患的有效方法 ,手术效果受患者年龄、体质、病变性质及手术技术、并发症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而良好的护理将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并获得康复。笔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7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 8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2 5~ 76岁 ,5 0岁以上18例。术前诊断 :股骨头坏死 18例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 6例 ,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2例 ,类风湿关节炎 2例。手术均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 ,国产全髋 15例 ,进口全髋 13例。所有病例术后患髋关节功能良好 ,痊…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以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为其病理特点的骨科疾病,目前其发病原因和机理尚不清楚,发生率近些年逐年增高,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来代替病人原有的疾病关节,重新获得关节功能,越来越被病人和医生接受,但如何护理好病情重、年龄高、并发症多的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难题也关系到髋关节置换术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8年至2002年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颈骨折28例,均获成功。对于手术后10-14天拆线出院的患者,我们进行了出院前特殊指导,家庭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进展,老年股骨颈骨折也逐渐增多,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存在骨折不愈合率高,易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特点,目前较多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我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共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结合临床治疗辅以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