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评价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GDC栓塞 131例共 134枚颅内动脉瘤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 39枚 ,后交通动脉瘤 4 5枚 ,颈内动脉虹吸段动脉瘤 19枚 ,大脑中动脉瘤 14枚 ,大脑前动脉瘤 3枚 ,后循环动脉瘤 9枚 ,其他部位 5枚。宽颈动脉瘤 (瘤颈宽度 >4mm或瘤体颈比率 <2 ) 39枚 ,狭颈动脉瘤 79枚 ,瘤颈显示不清者 16枚。栓塞术后 15个月内随访DSA ,以与栓塞后即时DSA比较其变化。结果 在 39枚宽颈动脉瘤和 79枚狭颈动脉瘤中 ,完全、近完全闭塞者分别为 30枚 (76 92 % )和 75枚 (94 94 % ) ,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 =8 6 4 3,P <0 0 1)。栓塞后即时完全、近完全闭塞的 118枚动脉瘤中 ,术后不同时期随访DSA显示均无变化 ;栓塞后即时部分疏松填塞的 16枚动脉瘤中 ,随访DSA显示动脉瘤缩小者 3枚 ,无变化者4枚 ,再开放扩大者 9枚。结论 GDC致密、完全栓塞颅内动脉瘤的近、中期疗效肯定 ,但定期随访行DSA检查是必要的 ,尤其是部分疏松填塞者 ,对于复发的病例 ,可再行GDC栓塞  相似文献   

2.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并发症防治、疗效、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1998年7月至2000年2月对93例1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了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术,其中84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Ⅰ级18例,Ⅱ级29例,Ⅲ级25例,Ⅳ级10例,Ⅴ级2例,7例行急性诊栓塞,手DSA动态监视下完成,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并予以3H(高血容量、高血压、血液释释)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104个(88.14%),栓塞程度达90%以上11个(9.32%),栓塞程度在90%以上3个(2.54%)。全组死亡3例(3.23%()。1例术后1.5个月复发出血经手术夹闭愈,2例术后复查发现瘤颈扩大,经再次填塞复良好。结论短期随访结果表明,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的优点,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可靠,部分填塞可能导致动脉瘤继续扩大,破裂出血,破裂动脉瘤应急诊检塞治疗。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是一种采用电解方式解脱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它能在栓塞动脉瘤的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使一些无法手术或手术难度或风险极大的颅内动脉瘤通过介入技术获得治愈,该技术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颅内动脉瘤栓塞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解可解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技术操作要点、手术时机、并发症防治、治疗效果、存在的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72例患者 ,80枚颅内动脉瘤中 ,6 8例为破裂动脉瘤 ,4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部位在后交通动脉 2 0枚 ,前交通动脉 32枚 ,大脑中动脉 8枚 ,大脑后动脉 5枚 ,眼动脉 3枚 ,颈内动脉分叉处 3枚 ,基底动脉 5枚 ,小脑后下动脉 2枚 ,脉络膜前动脉 2枚。 72例患者中 ,Hunt Hess分级 :Ⅰ级 2 4例 ,Ⅱ级 2 5例 ,Ⅲ级 10例 ,Ⅳ级 9例 ,Ⅴ级 4例。72例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血管内支架加弹簧圈栓塞、瘤颈重塑形技术栓塞和双导丝技术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 1周内治疗的患者 18例 ,2~ 3周内治疗的患者 2 9例 ,4周以后治疗的 2 1例。手术采用全麻并在术中适当控制血压 ,使收缩压不超过 110mmHg ,手术全程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根据患者SAH的严重程度 ,采用术前或者术后给予脑室外引流、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或单纯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的方法 ,栓塞术后全部病例给予“3H”治疗。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6 8枚 ,占 85 % ,栓塞程度 95 %~ 99%的 8枚 ,占 10 % ,栓塞程度达 90 %的 4个 ,占 5 %。全组死亡 2例 ,占 2 .78%。术中动脉瘤出血 2例 ,经弹簧  相似文献   

5.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入住我科的病人,经CT或(和)MR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左侧后交通动脉3例,右侧后交通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C2段1例。瘤体直径在5.0-20.0mm之间。在神经安定 局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先作载瘤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体/颈比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将微导管和微导丝塑型为相应的形状后经导引导管送至动脉瘤腔中部,选择合适的GDC进行填塞,直至致密填塞。结果:全部病人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填充程度均在95%以上。全部病人均无再次出血和并发症产生。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总结22例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探讨术中操作注意点,手术时机、术中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处理。方法 采用GDC-18、GDC-10系统栓塞治疗22例24个人动脉瘤。结果 动脉瘤腔完全栓寒6个,栓塞大于90%6个,栓塞小于90%2个,1例术后1月半复发,经手术夹闭而愈。全组无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是一较为安全、效果较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CT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65例,66个动脉瘤。在神经安定麻醉和全身肝素化的条件下,经Tracker-10或Tracker-18微导管放置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栓塞治疗,手术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结果:66个动脉瘤中,瘤体大小为3.5mm×3.8mm~5.4mm×4.5mm。64例栓塞成功,成功率为97%;2例因载瘤动脉严重痉挛而失败(3%),其中100%闭塞48个(72.7%);栓塞程度达95%以上9个(13.6%);90%闭塞7个(10.6%)。术后回访3~24个月,未发现蛛网膜下腔再次出血。结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应用效果。方法:在局麻或神经安定镇痛麻和肝素抗凝下,使用Seldinger‘s技术,经Tracker 微导管放置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结果:成功栓塞18例患者的20个颅内动脉瘤,其中18个为100%栓塞,1个为95%,另1个为90%。95%栓塞者为宽颈动脉瘤。而90%栓塞者为Hunt分级Ⅳ级,存在严重脑血管痉挛,经解痉治疗效果不好,而放弃继续栓塞。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GDC是栓塞颅内动脉瘤较理想材料,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确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尤其适合栓塞危险性较大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 (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并总结GDC的操作要点。方法 DSA检查 32例 ,发现颅内动脉瘤共 34枚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 16枚 ,后交通动脉瘤 14枚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枚 ,大脑后动脉 ,眼动脉各 1枚。随后用GDC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32例 (34枚 )颅内动脉瘤栓塞成功 ,其中完全致密栓塞 (瘤颈完全封闭 ) 2 0例 ,部分栓塞 (瘤体、瘤颈可见残余 ) 12例。并发动脉瘤破裂 1例 ,治疗后痊愈。并发脑血管痉挛 2例 ,治疗后 1例遗留轻偏瘫。术后 1年内随访 6例 7枚动脉瘤 ,无明显变化。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术者的操作技术及对并发症的正常处理是影响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 ,对部分栓塞者有必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经血管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11例病人均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的部位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行可脱性弹簧圈治疗栓塞.结果11例中除1例动脉瘤较大用3枚电解弹簧圈闭塞外,其余均用1枚就完全闭塞动脉瘤腔,并保留了载瘤动脉的通畅.结论应用GDC经血管内闭塞颅内动脉瘤,安全、便捷、见效快.  相似文献   

11.
33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用钨丝弹簧圈栓塞33例颅内动脉瘤的体会。材料与方法:33例中,前交通与后交通动脉瘤各12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3例,小脑上动脉1例,基底动脉分叉部2例。用钨丝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29例,大部分闭塞4例。15例3个月后复查造影中13例完全闭塞无变化。结论:用钨丝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疗效肯定。5~25mm动脉瘤栓塞成功率高,动脉瘤出血急性期栓塞最佳时间是出血后3天内。了解动脉瘤在影像学中的各种表现对栓塞治疗有利。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目的 初步总结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其适应证、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例颅内梭形动脉瘤及12例宽颈动脉瘤,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继续填塞GDC。结果 13例动脉瘤致密填塞,3例大部分填塞,1例支架未能送入颅内而单用弹簧圈部分栓塞,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及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观察血管内栓塞和开颅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对病人术中颅内压、脑氧和脑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Hunt分级为Ⅰ~Ⅲ级的脑动脉瘤择期手术 4 4例 ,按治疗方法分为电解可脱弹簧圈 (GDC)栓塞 (Ⅰ组 )和开颅脑动脉瘤夹闭 (Ⅱ组 ) ,各 2 2例。分别观察麻醉后手术前 (T0 )、脑动脉瘤夹闭前 (GDC栓塞前 ,T1)和夹闭后 10min(GDC栓塞后 ,T2 )等时相脑脊液压 (CSFP)、动脉瘤跨壁压 (TMP)和脑氧、脑糖代谢等指标及术毕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Ⅰ组 :与T0 比较 ,T1和T2 的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 (SjvO2 )明显增加 ,脑氧摄取率 (ERO2 )减少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脑动静脉血糖差 [D(a jv)BG]、乳酸浓度差 [D(a jv)BL]和血氧差 [D(a jv)O2 ]等指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Ⅱ组 :与T0 比较 ,T1和T2 的D(a jv)BL和D(a jv)BG增加 ,D(a jv)O2 减少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SjvO2 和ERO2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Ⅰ组 :与T0 比较 ,T1和T2 的CSFP和TMP无明显变化 (P >0 0 5 )。Ⅱ组 :与T0 比较 ,T1和T2 的CSFP降低 ,TMP增加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与Ⅰ组比较 ,Ⅱ组T1和T2 相应时相的CSFP降低 ,TMP增加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与Ⅱ组比较 ,Ⅰ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  相似文献   

14.
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破裂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9例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破裂的处理,分析动脉瘤在栓塞过程中破裂的原因,预防及治疗.结果 7例患者好转,2例死亡.结论 脑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破裂的合理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20例破裂的颅内动脉瘤采取早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用自制的多形钨丝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囊。动脉瘤的位置:前交通动脉(ACoA)7例,后交通动脉(PCoA)6例,中动脉(MCA)2例,眼动脉1例,后循环4例。病人分级:HuntHesII级3例,II级及IV级各7例,V级3例。16例于3天内治疗,其余4例于6天内治疗。结果18例闭塞90%以上,其中8例动脉瘤完全闭塞(40%),2例死亡。术后观察3个月~2年,15例效果良好,3例残留轻~中度瘫痪,术后随访无一例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急性期破裂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可脱性弹簧圈在脑血管痉挛期 (4~ 14d)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 0 0 4年 3~ 8月共栓塞颅内动脉瘤 14例 ,其中颈内动脉瘤 1例 ,后交通动脉瘤 8例 ,前交通动脉瘤5例 ,所有患者均在 4~ 14d内采用DCS MATRIX材料进行栓塞。结果  11例栓塞 10 0 % ,2例栓塞 70 %~ 90 % ,1例栓塞 5 0 % ;其中有 6例发现有脑血管痉挛。结论 在脑血管痉挛期 ,血管内栓塞动脉瘤也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id-and long-term radiological outcomes of cerebral aneurysms with GDCs emboliza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two patients with 173 aneurysms embolized with GDCs underwent angiographic follow-up from 1 to 54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ree neuro-radiologists reviewed each angiogram and made a comparison between initial and follow-up angiograms. Morphological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as follows: unchanged; progressive thrombosis; and re-opening or re-growth. Results Of 173 aneurysms with GDC embolization, 142 aneutysms had total or nearly total occlusion, 23 subtotal occlusion and 8 partial occlusion shown on initial angiograms. The incidence of re-opening was 17.1% (13/76) in less than 3 months, and 6.2% (6/97) between 3 and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Four aneurysms showed recurrency (2.3%) on second follow-up angiography in one year after procedure and one-year cumulative recurrent rate was 13.3% of 56 aneurysms with the third follow-up angiography in the post-operation period of 12 to 54 months, four showed a little enlargement and the cmnulative recurrent rate so far was 20.2% (35/173). Conclusions The direct and main causes for aneurysmal recurrence are incomplete and loosening packing. The first angiographic follow-up is recommended to be performed at 3 months or earlier after the procedure, especially in aneurysms with initial incomplete occlusion. Re-treatment with balloon-or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is recommended in re-opening aneury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