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985年首次从本地区农村家狗中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B·canis)后,我们继续开展犬种布鲁氏菌病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地区各县农村居民喂养的家狗、与狗密切接触者。 二、抗原及诊断制剂 B.canis抗原,A、M、R诊断血清及布鲁氏菌噬菌体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犬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汪立茂,付清培,薛梅,王晓,蒋和柱,李富忠(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成都市610031)关键词犬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四川省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以农业为主,农牧区养狗数量较多,开展犬种布鲁氏菌病的调查对促进农牧区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3.
广西犬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5年在广西自治区的38个市县进行了犬种布鲁氏菌病的调查,用犬种抗原试管凝集试验对2278只家犬做了血清学检测,查出33个市县为犬种布病疫区,感染率13.7%。从19个市县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64株,以城市郊区和平原地区的病原检出率较高,山地和丘陵地区次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广西20株犬种布鲁氏菌和6种布鲁氏菌参考菌株,对14种常用抗菌素的敏感性观察,以氯霉素抑制最强,高敏菌株占90%。其次是强力霉素,妥布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和新霉素。噻孢霉素头孢哌酮,头孢V号等,对大多数布鲁氏菌的抑菌效果较差,耐药株占45-100%。  相似文献   

5.
犬种布鲁氏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凡卡  刘为 《地方病通报》1999,14(4):109-110
犬种布鲁氏菌(B.Canis)病是布鲁氏菌病家族中的种新发现的个病种。1966年Carmichael[1]等在美国第一次从小猎犬中分离到犬种布鲁氏菌后,德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等近十个国家相继报告发现B.Canis感染[2],1970年WHO布病专家委员会正式把它列为布鲁氏菌属分类中的一个新种。我国台湾省1980年首次报道了该病的存在[3]。1984年尚德秋等在上海从美国进日的Beangle狗和中国草狗分离到B.Canis[4],1986年广西对家狗进行的B.Canis感染的血清学及病原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包括12个已知的种型,其中牛、羊和猪种布鲁氏菌是已知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引起人类较严重的感染发病。犬种布鲁氏菌主要导致犬流产和繁殖失败。虽然该菌感染人群的病例较为少见,但仍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人类健康和动物福利的风险因素。因此,本文对犬种布鲁氏菌的病原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为我国犬种布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1984年尚德秋等在国内首次分离出B.canis以来,国内一些省、区开始了犬种布鲁氏菌感染的调查。1989年10月我们对3个乡镇6个村庄的人群及大群中B.canis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首次发现鲁西南存在B.canis疫源地,且个别村庄犬中B.canis感染率甚高,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养狗数量较多,开展犬种布鲁氏菌病的调查对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于1979~1988年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一种重要人兽共患病。根据致病性和宿主特异性,将布鲁氏菌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布鲁氏菌(B.meltensis)、牛种布鲁氏菌(B.abortus)、猪种布鲁氏菌(B.suis)、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B.ovis)、犬种布鲁氏菌(B.canis)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B.neotomae)。另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描述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下一步的防控重点。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锦州市布病疫情进行分析,对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与发病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为0.45/10万-16.53/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7月,占总数的66.89%。2003-2015年共采集重点人群血清5 904份,阳性率为5.01%。2007-2015年从136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63株,其中羊种3型48株、羊种1型12株,羊种变异2株、犬种1株。结论锦州市近年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优势菌株主要是羊种3型。对犬的布鲁氏菌携带情况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及时淘汰病犬。  相似文献   

11.
西藏大骨节病流行的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西藏大骨节病分布范围变化与耕地变化的关系。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显示方法和统计技术,将西藏20世纪80年代和1999年大骨节病县分布范围变化分为非病县、老病县和新病县,分别统计各县10年间耕地变化情况。结果:西藏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农业县和半农半牧县,牧业县很少有大骨节病分布;新增加的病县主要集中在耕地明显增加的地区。结论:西藏大骨节病分布的明显增加与农业、农村居民由牧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有关,退耕还牧应成为控制西藏大骨节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New England counties are grouped into categories using graphic displays of five decades of net migration rates for young and old elderly persons. Linear functions composed of social, economic, and geographic variables discriminate among the categories, yielding the following associations: positive rate counties are long-standing retirement and recreation areas; negative rate counties have large, old, declining cities; turnaround counties are nonmetropolitan counties with recently developed retirement/recreation facilities; miscellaneous counties include suburban counties with a temporary peak in net migration rates. The counties' patterns are relatively similar for young-old and old-old persons over the five decades.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高砷水源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甘肃省饮水高砷区分布范嗣和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饮用水高砷水源筛查方案,对13个重点县(市)进行饮用水源含砷量筛查,对11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饮水砷进行随机抽查。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砷。结果共调查24个县(市)256个乡(镇)的869个村,检测水样5956份,检测出高砷水源210处,超标水源分布在6个县(市),除1个县高砷水源为井水外,其余5个县(市)均为泉水。其中4个县(市)查出砷中毒可疑病例133例,以身体非暴露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脱失为主要体征。其余2个县未发现砷中毒患者。结论甘肃省有高砷水源分布.主要为泉水型高砷区,并在4个县(市)发现有零散病例,但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湖北省重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为2008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疫情尚未控制的16个县(市、区)人群、家畜病情和疫情档案资料等方面工作情况开展预评估。结果现场抽查16个县(市、区)47个村中,嘉鱼县中堡村、复阳村人群粪检阳性率〉5%,其余45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江陵县吴桥村、叶新村,荆州区谢古村、横街村,松滋市德胜垸村,阳新县梅潭村,荆州开发区窑湾分场等7个村耕牛粪检阳性率〉5%,其余40个村粪检阳性率均〈5%。2004年以来,16个县(市、区)中,有3个县在2005年各发生一起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人群病情档案资料规范的有12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1个市。家畜病情资料规范的有3个县(市、区),较规范的有7个县(市、区),不规范的有6个县(市、区)。2007年人群查病,每个村人群感染率均〈5%的有7个县(市、区),其他9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228个、潜江市92个、松滋市50个,位于前3名。2007年家畜查病,每个村家畜感染率均〈5%的有4个县(市、区),其他12个县(市、区)尚有〉5%以上的村,其中洪湖市178个、监利县146个、江陵县106个,位于前3名。结论至2007年,湖北省有10个县(市、区)现场考核人、畜病情指标符合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4个县(市、区)初步能够达到,6个县(市、区)尚未达到国家疫情控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国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重点县(区)对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检测的结果,为进一步完善Mtb与HIV双重感染的检出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和2012年全国294个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重点县(区)中开展HIV抗体检测的48848和98739例新登记结核病患者的筛查情况,同时将HIV抗体检测阳性率与全国结核病患者中HIV感染现状调查的阳性率及2540个非重点县(区)新登记结核病患者的HIV抗体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2010年,294个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重点县(区)结核病患者平均HIV筛查率为43.32%(48848/112757);进行HIV检测的结核病患者中HIV的总体检出率为2.71%(1324/48848);非重点县(区)进行HIV检测的结核病患者中HIV的总体检出率为0.41%(185/45274)。2012年,相应的比率分别为86.63%(98739/113978)、1.63%(1605/98739)和0.39%(628/159586)。2010、2012年重点县(区)HIV检出率[2.71%(1324/48848)、1.63%(1605/98739)]与非重点县(区)HIV检出率[0.41%(185/45 274)、0.39%(628/1595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9.17、1080.37;P值均<0.0001)。2010、2012年294个重点县(区)共检测出Mtb与HIV双重感染者分别为1324例和1605例,占全国估算患者例数的50.40%(1324/2627)和63.64%(1605/2522)。结论2012年全国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重点县(区)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中HIV检测例数和检出的Mtb与HIV双重感染者与2010年相比均有显著上升, 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重点县(区)筛查策略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As an established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stroke, hypertension risks are often thought to be more prevalent in Appalachian mountain ranges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neighboring counterpart regions. This study evaluated blood pressure (BP) readings among 2358 Kentucky residents attending community stroke risk screening events held in 15 counties, including nine Appalachian counties (n=1134) and six non‐Appalachian counties (n=1224). With high BP being operationally defined as ≥140/90 mm Hg, 41.5% of Appalachian county residents had elevated BP compared with 42.6% among those from non‐Appalachian counties. Although the counties with the highest rates of elevated BP did tend to reside in the Appalachian reg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ates of elevated BP in Appalachia vs non‐Appalachian counties. This dataset is proposed as a pilot project to encourage further pursuit of a larger controlled project.  相似文献   

17.
18.
江西省并殖吸虫与并殖吸虫病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告了我省16个县(市)的并殖吸虫与并殖吸虫病抽样调查的结果,并结合上饶等32县、市、区有并殖吸虫及人群感染报道的历史资料,提示我省有48个县、市、区为并殖吸虫的自然疫源地或有人群感染。16个县、市、区用皮内试验方法共检查2800人,阳性253例(9%),男、女之皮试阳性率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反应强度主要为"+"的弱阳性反应(占91.7%),对皮试阳性的242例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阳性者169例,阳性符合率为69.8%。各县人群均有食蟹史,以青、少年为多,病史询问绝大多数无症状。16个县、市、区共解剖溪蟹1312只,阳性蟹341只(26%),以福建溪蟹为主,其次有南海溪蟹属和束腰蟹十余种。病原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鼠疫防治对策及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鼠疫防治对策及效果的评价马永康,张希昆,黄坚华,杨光荣(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大理市671000)1云南鼠疫流行概况云南是古老的鼠疫地方病区,早在1108年就有人类鼠疫流行记载,其后每有发生,仅1772至1955年间全省就有93个县(市)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甘肃省三种性病报告发病/感染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聚集性,为疫情防控策略的制订及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ArcGIS10.5软件绘制2016-2018年三种性病报告发病/感染率地理分布图,采用GeoDa1.60软件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通过SaTScan 9.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