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式配血法中常出现的假阳性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该院2 095例卡式配血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 095例卡式配血法中假阳性12例,原因为温育时间缩短的5例,占41.7%,高脂血标本3例,占25.0%,红细胞悬液混匀不充分2例,占16.7%,离心时间和速度不够1例,占8.3%,产生不规则抗体1例,占8.3%。结论卡式法配血的中应严格标准化,实验室应建立阳性结果复检程序,保证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凝胶卡式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 对2 648例微柱凝胶卡式交叉配血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 648例试验中假阳性16例,其原因有:缩短温育时间7例,占43.75%;红细胞悬液混匀不充分5例,占31.25%;降低离心速度、缩短离心时间3例,占18.75%;血型错误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方法采用抗球蛋白法、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将1人份效价为1的IgG抗-D、-E、-C分别与若干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33人份效价均为1的IgG抗-A、-B分别与1人份带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将不含ABO以外抗体的血浆60人份、血清36人份分别与1人份O型红细胞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抗球蛋白法有3次、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1次试验出现假阴性结果;蛋白酶法、聚凝胺法及抗球蛋白卡式法各有2次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各种交叉配血方法的其它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均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4种交叉配血方法的试验效果略有差异;采用不同方法同时对1个样本做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输血前,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或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或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筛检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取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932例患者病例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0.32%),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E 2例(0.21%),抗-c 1例(0.11%),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另检出患者已致敏红细胞所引起的交叉配血次侧凝集2例(0.21%),假凝集1例(0.11%),自身抗体2例(0.21%)。结论微柱凝胶法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交叉配血前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检,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交叉配血及安全输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532-2532
目的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方法采用DiaMed血型配血(微柱凝胶)系统,进行交叉配血,手工聚凝胺法作为交叉配血对照。对交叉配血不合者经抗体筛查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和青霉素药物试验,并结合病史分析。结果 4720例次交叉配血微柱凝胶(MGT)法检出112例交叉配血不合。假阳性42例(37.5%),钙拮抗剂(DAT)阳性56例(50.0%),青霉素试验阳性14例(12.5%);输血史58例,妊娠史36例,相关药物史30例。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因素包括标本、温度、疾病及输血史、妊娠史、大剂量抗菌药物史等;发现交叉配血不合,要分析原因,应重复试验并选适宜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在输血科的应用,以更好、安全、有效地指导临床输血。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进行血型鉴定2025人次,微柱凝胶卡氏法、聚凝胺法交叉配血1220人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血型鉴定中有8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39%。在交叉配血中有12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74%。结论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上灵敏度高,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时间长,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患者血液标本因素,对微柱凝胶卡配血法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凝聚胺配血法和微柱凝胶卡配血法对不同组的患者标本进行配血试验.结果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组未发现影响.WBC增多组(未离心)在应用微柱凝胶卡配血法时,可能造成次侧结果假阳性;离心组无影响.PLT增多组未发现影响.使用血清标本,应用微柱凝胶卡配血法,可能会造成主侧结果假阳性.结论 柱凝胶卡配血法应采用EDTA抗凝血标本,应于离心后再使用,并应拒绝使用促凝血,防止对结果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临床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出现了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式交叉配血的新技术(以下简称卡式配血).我院较早地开展了此项技术,本文报告卡式交叉配血1000例,出现98例阳性结果,对阳性标本再进行凝聚胺方法交叉配血,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微柱凝胶配血技术的质量监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本院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对结果难判断的标本再用凝聚胺法及试管抗球蛋白配血法进行比较。结果 3 578例配血中出现假阳性31例,占0.87%。结论微柱凝胶技术配血灵敏度高,易于标准化,结果准确,具有可追溯性,但操作不当也容易引起假阳性,给交叉配血的结果判断带来困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上微柱凝胶试验(MGT)配血不合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 利用长春博讯微柱凝胶法配血卡进行交叉配血,对MGT配血不合的标本作凝聚胺试验(MPT)、抗体筛查和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冷凝集素测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总结配血不合的常见情形.结果 2 316例配血中主侧不合41例,次侧不合16例;患者同种抗体13例,6例抗-E,5例抗-M,1例抗-Mur,1例抗-P1;非特异性的假阳性反应28例,分别为纤维蛋白引起15例,冷抗体8例,其他蛋白类引起5例;次侧不合16例,DAT均为阳性.结论 微柱凝胶配血方法较敏感,其操作标准化、重复性好,结果 稳定可靠准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应排除假阳性结果,保证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10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交叉配血病例,探讨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使临床输血更加的科学、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不同医院送到本站进行用血前疑难交叉配血病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MP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等方法检测。结果 104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例,受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8例,冷凝集素凝集5例,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3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结果为,盐水法交叉配血主/次出现凝集13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34例,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44例。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缗钱状假凝集,冷凝集素所致非特异性凝集,红细胞被致敏引起的凝集,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凝集等。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应选择能同时检测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相关试验中的评价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效价测定等相关输血试验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对微柱凝胶技术测定的55例RhD阴性患者中的15例抗-RhD呈阳性血样及21例正、反定型不符血样、29例交叉配血不合血样综合分析,并与试管抗人球蛋白结果对比。同时,对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853例0型孕妇IgG型抗-A或抗-B效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抗-RhD的检出率显示,微柱凝胶技术为27.27%(15/55),试管法为21.82%(12/55),效价在1:4以上阳性标本的检出两种方法一致。2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中,抗原或抗体减弱的11例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显示出反应的不一致性;而用试管法则呈现弱阳性反应。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检出的29例阳性用试管法证实,2例为假阳性。O型孕妇血型效价测定以1:128为界,配偶为A型时,检出率为33.18%(144/434);配偶为B型时,检出率为33.17%(139/419),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客观的优点,但应重视其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异常结果时,应将传统的试管法结合显微镜镜检。  相似文献   

13.
微柱凝胶配血假阳性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此种方法在不同疾病当中发生假阳性结果的几率,采取对照方法解决问题。方法对假阳性结果用凝聚胺方法、微柱凝胶方法同步对照,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结果两种方法比较后,72例微柱配血次侧凝集的个例中,凝聚胺配血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微柱凝胶配血方法较敏感,在检出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同时,对由于疾病原因或药物原因造成红细胞表面改变的个体配血呈现假阳性结果。建议对既往出现此类情况的标本,可采用对照方法确定是否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及处理方式对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取50份待输血患者标本和30份有凝块日常血常规检测标本进行9组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使用血清与血浆、不同的离心方式、抗凝不完全血样的使用、不同浓度红细胞悬液的对比。结果未抗凝标本短时间孵育离心的血清用于试验出现假阳性,且与良好处理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3(校正),P0.05];抗凝不完全血样的红细胞在试验中也出现假阳性;不同离心方式的血浆对试验结果无影响;红细胞浓度超过1%会引起假阳性。结论标本的处理方式不当,可造成微柱凝胶试验假阳性;未抗凝标本由于纤维蛋白短时间难以析出,不宜急诊配血;红细胞悬液不可过浓,且抗凝不完全血样红细胞最好洗涤后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临床配血申的应用凝聚胺试验(MFT)技术的临床价值,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选择228例我院受血者的血液标本与同型献血者采用MPT技术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交叉配血中,共发现假阳性15例,其中7例为冷凝集引起的假阳性,5例为纤维蛋白网罗红细胞引起,体内存在自身抗体的有2例,存在同种抗体的有l例。结论凝聚胺试验技术交叉配血操作简单,敏感性强,可作为临床理想的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的敏感性分析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凝聚胺法(MPT)与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的敏感性及优缺点,减少输血反应。方法:日常配血中的50例阳性标本同时用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和盐水法配血。结果:微柱凝胶法的总阳性、主次侧阳性及假阳性例数均高于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耗时约30min,凝聚胺法约10min。结论:微柱凝胶法更敏感,能提高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凝聚胺法操作简便、快速,但可能导致抗体的漏检,适用急诊配血。出现配血不合的标本最好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疑难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的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取输血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开展凝聚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观察组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比较不规则抗体发生率、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配血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规则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交叉配血试验总阳性、假阳性、次侧阳性低于对照组,配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疑难交叉配血中,凝聚胺法应用效果显著,且还能提高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但盐水法可以缩短配血时间,为急诊抢救患者赢得更多的救治时间,故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及输血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在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新生儿1903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903例新生儿交叉配血试验中,交叉配血不合102例,交叉配血不合发生率5.36%;其中男60例(3.15%),女42例(2.21%),男性交叉配血不合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102例交叉配血不合新生儿中,红细胞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40例(39.2%),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导致交叉配血不合62例(60.8%);红细胞抗体导致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中Rh血型系统抗体占52.5%,ABO血型系统抗体占32.5%,这两种血型系统抗体所占比例高于其他血型系统(P<0.05);红细胞抗体导致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的疾病中高胆红素血症占29.4%,黄疸占7.8%,这两种疾病发生率高于其他疾病(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疾病中新生儿肺炎占28.4%,远高于其他疾病(P<0.05)。结论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主要原因为存在红细胞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和疾病因素;新生儿输血前血清学检测非常必要,对新生儿输血治疗中血液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可降低交叉配血不合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微柱凝胶技术配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配血技术的影响因素,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分别采用血液中心供血袋所连接的血辫中血样和患者未抗凝血样进行交叉配血,以研究抗凝剂对配血结果的影响;对不同厂家的微柱凝胶采用不同的孵育时间,以研究孵育时间对配血结果的影响;采用不同的离心机离心,以研究不同离心速度对配血结果的影响;采用与新生儿血型不同的供血进行交叉配血,以观察新生儿抗体的产生规律。结果采用血辫中的标本,由于其未能与抗凝剂充分混和,假阳性率为86.67%(52/60);患者血样不抗凝,配血假阳性结果为90.63%(87/96);如果孵育时间由15 m in缩短至5 m in,阳性标本的漏检率为66.67%(8/12);使用不配套的离心机配血结果假阳性率为23.81%(5/21),假阴性率为25%(3/12);有21.3%(32/150)的新生儿血清中抗体形成不完全,采用异型血交配,可呈现出“假配合”结果。结论供血者和患者血样如不抗凝或抗凝不完全,因红细胞凝集或血清中含有未完全消耗的纤维蛋白丝,使配血结果难以判断或出现假阳性配血结果。擅自改变孵育时间、离心力,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配血结果。21.3%的新生儿血型抗体产生不完全,提示正确的血型鉴定是保证其输血安全的前提,不能仅依赖配血结果就轻易为新生儿输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和不完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盐水法、菠萝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对随机200名受血者标本与其同型献血员标本做交叉配血;IgC抗-D血清按比例进行性稀释与谱细胞反应分别用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测定.结果交叉配血菠萝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各凝集1例;假凝集盐水法2例、菠萝酶法1例;实验时间凝聚胺法最短.IgG抗-D检测阳性效价抗球蛋白法为1:128,凝聚胺法为1:256.结论凝聚胺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强和排除非免疫细胞聚合引起的假阳性等优点,是目前交叉配血和不完全抗体检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