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孕妇血脂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合适水平。方法选取健康孕妇2 124名,按孕周分为早孕组(276名)、中孕组(961名)及晚孕组(887名),按年龄不同分为适龄组(1 646名)及超龄组(478名),以健康非孕妇女712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和载脂蛋白B(apo B)。采用百分位数法[第2.5百分位数(P2.5)和第97.5百分位数(P97.5)]确定妊娠妇女血脂项目的合适水平。结果除早孕组TG水平外,不同孕期各组TC、HDL-C、LDL-C、apo A1及apo 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孕组及晚孕组各项血脂指标均高于早孕组(P0.05);晚孕组各项血脂指标均高于中孕组(P0.05)。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与孕期相关的TC、HDL-C、LDL-C、apo A1及apo B的合适水平,以及与孕周、年龄相关的TG的合适水平。结论确定了郑州地区健康孕妇血脂项目的合适水平,对可为临床监测不同孕期孕妇的血脂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妊娠妇女在妊娠各期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规律。方法用Olympus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33例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妇女血脂4项的值,同期体检的103例未孕健康育龄妇女的血脂4项值作对照。结果健康孕妇在孕早期血脂4项与同龄段非孕健康妇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TG、TC分别为(1.88±0.63)、(5.05±1.24)mmol/L,与孕晚期的(2.43±1.22)、(7.02±1.79)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孕妇的血脂四项在孕中随孕期的增加而有所提高是正常的妊娠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血脂代谢特点,了解血脂代谢紊乱和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孕周为37~41周的健康妊娠孕妇60例(正常妊娠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9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组),正常未孕女性60例(未孕组),比较3个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之间的差异。同时将9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按病程分级分为妊娠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共3个组,并比较不同分级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血脂的变化,分析血脂异常程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未孕组、正常妊娠组及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间TC、TG、HDL-L、LDL-L、Apo-A及Apo-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组间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不同病程妊娠高血压疾病中,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3个组的TG、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L、Apo-A及Lpa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孕期血脂代谢紊乱相关,血脂异常程度越高,发生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故加强血脂监测,早期进行干预并纠正血脂紊乱以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健康孕妇血脂检验结果,为临床准确评估孕妇血脂水平异常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产科门诊和住院的3 040例健康孕妇为健康妊娠组,用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与同期体检的1045例未孕健康育龄妇女的血脂6项值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孕早期TC、HDL-C、LDL-C、APO-A1、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对照组。孕中期和孕晚期组血脂6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与孕中期相比TG、TC、LDL-C、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孕中期;孕晚期与孕中期相比HDL-C、APO-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孕中期。结论孕妇血脂水平在孕期随妊娠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升高,早、中、晚孕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正常孕妇早、中、晚孕期的血脂参考值范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并分析正常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脂代谢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健康非孕妇女30例(对照组,正常孕妇50例(正常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GDM组),后两组分别于孕24周,28周,36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各项血脂值;三组妇女均测空腹静脉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组孕28周,孕36周以及GDM组各孕周的TC,TG,LDL-C血脂测定值及TG/HDL-C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2)正常妊娠组与GDM组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TC,TG,LDL-C测定值及TG/HDL-C比值明显升高;(3)GDM组孕妇不同孕周的TC,TG,LDL-C测定值及TG/HDL-C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不同孕妇周的测定值(P<0.001);HDL-L测定值降低(P<0.05)。结论 妊娠后各血脂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升高,孕晚期各值明显高于孕早中期,更高于非孕期;GDM组孕妇不同孕周的血脂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的不同孕周;GDM孕妇存在血脂增高,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孕前及妊娠中、晚期血脂检测及比较,了解孕期血脂变化。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孕前保健、年龄在22~35岁妇女775例,及同期在该院进行孕期保健的怀孕24~35周、年龄在22~35岁775例健康孕妇,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孕前TC、TG、HDL-C、LDL-C分别为(4.76±0.52)、(1.66±0.91)、(1.72±0.28)、(1.98±0.75)mmol/L。妊娠、中晚期血脂检测分别为(5.95±0.94)、(2.99±0.98)、(2.49±0.40)、(2.76±0.74)mmol/L。血脂检测观察到妊娠期妇女血脂高于非妊娠妇女,以TC、TG升高为主,高TC为80.8%,高TG为92.8%;且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血脂水平亦随之增高,尤其中、晚期妊娠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早期。结论妊娠期妇女血脂高于非妊娠妇女,且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增高。重视孕妇血脂水平的监测,可提高孕妇及胎儿生存质量,达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血脂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孕妇分为正常组和观察组,正常组糖耐量正常,共计54例;观察组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计40例。对两组孕妇进行孕妇体内血脂水平测定,其种类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LP(a)】,并记录孕妇的年龄、孕周、孕次、新生儿体重等,分析血脂水平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正常组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总胆固醇、脂蛋白低于观察组,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蛋白与新生儿的体重呈负相关,P〈0.05;甘油三酯与新生儿的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脂蛋白明显与新生儿体重有相关性,因此,在妊娠期间应注意饮食习惯,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变化,保证新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健康妊娠女性不同孕期血脂水平进行研究,为孕期保健及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该院常规产检健康孕妇1 200例纳入妊娠组,分别于不同孕期检测血脂水平,同时选取健康体检未孕育龄期女性40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妊娠组各孕期与对照组的血脂水平。结果早孕期血清三酰甘油(TG)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孕期、晚孕期血清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蛋白a(L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妊娠期女性血脂水平较非妊娠期女性高,并随孕周增加呈逐渐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24~28周的健康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91例妊娠24~28周的健康孕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于本院体检中心就诊的63例健康非妊娠女性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姓名、年龄、身高、体重、孕周,测定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血清指标比较,并对血清25(OH)D水平与血脂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血清TG、TC、HDL-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25(OH)D水平与TC(r=-0.397,P=0.039<0.05)、LDL-C(r=-0.301,P=0.041<0.05)呈显著负相关,与年龄、BMI、TG、HDL-C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 >0.05).[结论]孕中期健康孕妇25(OH)D水平与血脂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孕期孕妇凝血指标和血脂及脂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孕期孕妇凝血指标和血脂及脂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日立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106例不同孕期的孕妇和30例健康非孕女性凝血指标和血脂及脂蛋白水平,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中孕、晚孕组血浆纤维蛋白(FIB)、D-二聚体(D-D)、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载脂蛋白B(ApoB)、BMI水平显著高于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孕组仅D-D水平显著高于中孕组(P0.01)。妊娠各组指标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率高低依次为FI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TG,早孕期TC和HDL-C敏感性最高,中孕期FIB和TG最高,晚孕期FIB、D-D和血小板聚焦率(PAgT)最高。各种联合检测对判断高凝状态的敏感性增加,敏感性可高达100%。结论凝血指标和血脂及脂蛋白水平可以有效辅助判断孕妇体内高凝状态的程度,对监测血栓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血脂水平。【方法】选择AMI患者102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比较。【结果】三组患者血清中TC和TG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DL-C和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血清中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血清中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血清中TC和TG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P〈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T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8.46%、20.OO%和12.20%,H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54%、11.43%和31.71%,三组间TG和HDL-C异常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AMI患者血脂水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不同情况调脂治疗对预防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血脂水平,为临床血脂研究及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机关单位健康体检人员1292例,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仪对标本进行TC、TG、HDL-C、LDL-C进行检测,判断标准参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利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中年组TC、LDL-C明显比青年组、老年组高,而HDL-C低于青年组、老年组;TG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女性TC、LDL-C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中年组TG、HDL-C高于青年组、老年组。同年龄段青年组、老年组不同性别间TC、HDL-C、LDL-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不同性别间除H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TC、TG、LDL-C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机关工作人员高胆固醇血症约50%,高甘油三酯血症将近30%。青年组与中年组血清TC、TG、LDL-C浓度在合适范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TC、LDL-C浓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禅城区机关工作人员血脂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防治血脂异常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指导对脂代谢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异常增高的孕妇80例,根据孕妇在后期接受的膳食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孕32周接受膳食指导的孕妇为观察组,不接受膳食指导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孕32周及分娩前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和妊娠相关并发症与新生儿状况。【结果】在孕32周时,两组孕妇的 HDL-C 及 LDH-C 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 TG、TC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分娩前,两组孕妇的 LDH-C 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TG、TC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HDL-C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新生儿低血糖比例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新生儿窒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早孕期脂代谢异常升高的孕妇合理的膳食指导可有效的改善脂代谢,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选择符合先兆子痫诊断标准的60例先兆子痫患者,按分类分成轻度39例,重度21例,另选择30例正常妊娠妇女做正常对照。分别检测先兆子痫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轻度与重度先兆子痫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HDL比值。30例正常孕妇与60例先兆子痫患者血脂水平妊娠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变化比较,除TG中孕期没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它TCHO、TG、HDL、LDL、TG/HDL均有差异(P<0.05,P<0.01)。轻度与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血脂水平妊娠期间变化比较,妊娠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两组TCHO、TG、HDL、LDL、TG/HD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先兆子痫患者存在着血脂异常,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血脂异常更明显,提示血脂异常是诱发先兆子痫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包头地区正常妊娠期妇女部分生化指标变化的特征,为临床诊治孕妇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50例妊娠孕妇和100例非妊娠妇女采集血液标本,将对象根据情况分为三组妊高征组、正常妊娠组、对照未孕健康组,进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生化指标测定,分析结果。结果妊高征组较正常妊娠组TG、TC、LDL-C均显著升高(P0.05),GLU、HDL-C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较对照未孕健康女性TG、TC、LDL-C、HDL-C均显著升高,而GLU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较对照未孕健康女性TG、TC、LDL-C、HDL-C均显著升高,而GLU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中期、晚期妊娠各组GLU比对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晚期妊娠组TC、TG、HDL-C、LDL-C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孕妇部分生化指标较正常妊娠孕妇有明显改变,应严密监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的关系。方法:测定130例GDM患者(GDM组)及125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空腹血浆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两组比较。结果:校正孕妇年龄、孕龄、孕前体重和孕前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后,GDM组100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各个时点血糖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GDM组的TC、TG、LDL-C、UA、FINS、ISI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HDL-C值则比对照组低,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GDM孕妇的血糖、血脂、血尿酸及胰岛素水平均比正常孕妇高,而胰岛素敏感性则比正常孕妇低,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GDM是IRS在妊娠期的一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有氧运动锻炼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有氧运动锻炼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方法:135例老年人根据参加运动情况分轻、中、大运动量3组(分别为A、B、C组)各45例,与年龄和例数同等的不参加运动锻炼组(D组)的老年人进行血脂比较。分别检测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A与D组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B、C组比较,TG、TC、LDL-C均明显升高,HDL-C降低(P〈0.05,0.01);B组与C组比较则血脂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长期有氧运动锻炼对增强老年人体质,降低血脂,预防肥胖及心血管疾病,减缓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常妊娠妇女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不同孕周正常妊娠妇女的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学直接测定法测定310例不同孕周正常妊娠妇女和40例正常育龄未孕妇女的TC、TG、HDL-C及LDL-C的水平,ApoAI和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正常孕妇组TC和TG从孕9周起迅速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TG持续升高至孕末期,TC于第30周到达最高值,此后处于高水平状态。HDL-C和ApoAI于妊娠前半期迅速升高(P<0.05),后半期变化不大,LDL-C和ApoB早孕阶段无明显改变,分别于第16周和第14周后明显上升(P<0.05,P<0.01)至第30周达到稳态。结论:正常妊娠妇女所有脂代谢指标均值于妊娠20周后均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孕妇处于生理性高血脂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血脂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未孕妇女作为对照,对比两组血脂检验结果。结果孕早期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G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妊娠时间增加,孕中期、晚期血脂六项均高于对照组和孕早期(P<0.05)。孕晚期TG、TC、LDL-C、APO-B高于孕中期(P<0.05)。孕晚期HDL-C、APO-A1低于孕中期(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血脂检验的应用价值明显,妊娠期孕妇血脂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定期监测有利于孕妇安全,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中期的血脂及血脂蛋白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人民医院分娩孕妇4 762例,其中患妊娠高血压疾病者286例(疾病组),血压正常4 476例(对照组)。观察2组孕妇18~24周的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poA1、ApoB、ApoE)和脂蛋白[Lp(a)]。结果疾病组孕妇的B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孕妇TG、LDL-C、T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ApoA1、ApoB、ApoE、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与TG、LDL-C、T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妊娠高血压孕妇妊娠中期的血脂水平和BMI明显高于正常孕妇,Lp(a)水平与正常孕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通过检测孕妇孕中期血脂水平,早期预测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