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TCA术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  本文对 2 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患者进行 2 4小时心率变异性 (HRV)分析。所有患者均于 (PTCA)术前进行 2 4hHolter记录 ,并于术后 1周及六个月重复检查。HRV检查包括时域分析 (SDNN ,SDANN ,SDNNindex,rMSSD和PNN 5 0 )和频域分析 (TF ,LF和HF)。 结果 PTCA术后一周HRV较术前降低 ,其中时域指标 :SDNN ,SDANN ,SDNNindex ,rMSSD和PNN 5 0明显降低 (P <0 .0 5 ) ;频域指标TF ,LF和HF也明显降低 (P <0 .0 1) ,术后 6个月复查 ,HRV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 PTCA术后 1周HRV明显下降 ,术后 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P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的影响,探讨其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冠脉造影(CAG)组31例,PTCA(或者行支架植入术)组2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h、术后3d留取静脉血标本,观察患者P选择素、HSCRP的变化。结果术前PTCA组与CAG组比较PS、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TCA组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者P<0.01),术后PTCA组与CAG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CA可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损伤内皮细胞,血栓凝集性增强,斑块稳定性下降。PS、HSCRP可作为观察冠脉斑块稳定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8,(5):359-36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非支架段血管病变进展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回顾性分析149例冠心病患者再次行PCI术后情况,对45例进展组和104例未进展组进行HRV时域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非支架段血管病变进展组HRV指标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指数(SDNN index)、24 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低于病变未进展组(P<0.05);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非支架段血管病变进展组不同病变进展支数之间的HRV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展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者HRV减低越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非支架段血管病变进展组的HRV降低,且HRV的变化和冠心病患者进展组冠脉的病变进展支数无明显关系,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提示用HRV指标来评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非支架段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原红霞 《首都医药》2002,9(11):60-62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CASI),其中,包括4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本组行PTCA成功160处,失败4处,成功率97.0%,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100%,C型病变成功率为87.5%,失败者为4例冠脉完全闭塞,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陈旧心梗.其中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112例(154处病变),其中病变A型68处,B型60处,C型28处,置入支架154支,平均1.1支/处,即刻成功率100%,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有24例患者置入2只支架,7例置入3只支架.急诊PTCA43例,直接PTCA42例,挽救PTCA1例,成功率97.6%.结论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初步应用体会。方法 对 3 2例病人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 ,其中 7例狭窄 >90 %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全部手术获得成功 ,PTCA和支架术术后即刻残余狭窄均 <2 5 % ,狭窄程度减轻均 >70 % ,术后有关血管远端血流灌注均达TIMI3级。结论 PTCA和支架术是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 ,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可尽量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前及术后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1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30min、术后1d、3d的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的浓度。结果冠心病患者术前内皮素、血栓素B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CA术后血浆内皮素水平30min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血栓素B2水平30min、1d及3d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血栓素B2增高,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浆内皮素会短暂下降,血栓素B2 30min后回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实行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CA)和颈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CAS)后患者并发症及康复情况。方法从2006年到2009年,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共57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70.9±8.2)岁。按照PTCA及CAS手术施行方式分为,延期手术组:PTCA术后1月内实行CAS手术,共24例;同期手术组:同时实行PTCA术及CAS术,共33例。进行术后1d及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昏迷、脑卒中、心梗及死亡)的随访。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意识清楚,无行动及言语障碍,两组术后患者恢复较好,术后随访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同期实行PTCA及CAS手术能有效防止脑卒中且术后恢复较好,具有可行性及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定PTCA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近期及远期的影响,观察PTCA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4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男34例、女6例,平均年龄(73.23±8.32)岁(40~78岁)。其中心肌梗死16例、心绞痛24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于PTCA术前、术后3d、3个月、6个月进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并采用心导管法记录PTCA术前及术后即刻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研究显示PTCA术前较PTCA成功后即刻心导管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而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较术前及术后3d改善明显,以术后六个月为明显,表现为EPV增加、APV减少、E/A>1、AETp缩短、AETp-AET负值增大(P<0.05)。结论 PTCA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远期左室舒张功能,且疗效与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 1996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行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 3 96例。结果  3 96例冠心病患者 478支冠状动脉血管PTCA并支架置入 42 5枚 ,置入成功率 98.6%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支架平均直径 ( 3 .0 5± 0 .42 )mm ,平均长度 ( 18.48± 6.42 )mm ,释放支架时球囊所加压力平均 ( 12 .65± 3 .0 8)atm。结论 PTCA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其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明艳  王冲  林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3):157-158
目的 :探讨合理配合与正确护理在冠状动脉内球囊成形 (PTCA)及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冠心病病人1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 ,根据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行PTCA加内支架置入术 ,术中除配合操作医师完成介入手术及监护外 ,同时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术后康复指导。结果 :184例病人置入1个支架者107例 (58 % ) ,2个支架者62例 (33 % ) ,3个支架者12例 (6 % ) ,4个支架者3例 (约占1 6 % ) ,手术成功率达到99 %。结论 :围手术期的合理配合与正确护理对提高PTCA的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抗凝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S)相结合对患者进行支架,应用抗凝血药物对患者进行术后抗凝护理,密切观察患者以防止血栓形成。结果对老年人实行PTCA+CS,并且术后合理应用抗凝药物82例患者均可有效缓解并预防血栓的形成。结论对术后患者进行相应观察与护理,预防血栓的形成,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健  杨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44-1345
冠心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它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的特点。但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现将92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一般不良反应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9月~2001年3月PTCA92例 ,其中12例植入14只支架。男62例 ,女30例 ,年龄53~62岁。2结果92例接受PTCA病人出现的一般不良反应中 ,腰酸腹胀14例 ,尿潴留8例 ,出血和皮下血肿4例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 ,其他脏器出血2例。3预防及护理措施3 1腰酸、腹胀 :术前护士应向病人解释术后平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卧床的时间及有可能带来的不…  相似文献   

13.
PTCA的护理配合及护理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它是在X线下于股动脉插入鞘管将导管经鞘管插入病变的冠状动脉内 ,通过直接用球囊扩张病变血管或扩张血管后安放支架等 ,达到使狭窄或阻塞的血管再通的目的。它手术难度大 ,手术配合及术后护理要求高。本文就PTCA的手术配合及手术后观察护理内容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心内科自 1998~ 2 0 0 1年共做PTCA 10 3例 ,其中男 82例 ,女 2 1例 ;年龄 36~ 76岁。2 术前准备PTCA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有创性治疗 ,但有时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离子紊乱仍可发生严重心律…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造影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和估计,我院从1998年至今成功地对4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均获得成功。现总结监护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中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44例病人均为住院病人,男33例,女11例,年龄35~74岁。术前有心绞痛病史12例,陈旧性心梗10例,心肌贯通伤术后1例,A型预激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其它19例。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血管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冠心病 ( CHD)介入诊断和治疗以其诊断准确性高、疗效显著以及创伤小的特点已在我国迅速普及推广 ,但它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 ,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我院近 2 a来完成的3 0 2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出现的与心脏相关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完成冠状动脉造影( CAG) 3 0 2例 ,76例 CH 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PTCA) ,69例植入 88只支架 ,其中 ,行急诊 PTCA支架术 1例。男 2 3 2 ,女 70例 ,年龄 2 9~ 81岁 ,平均 ( 5 6± 11)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冠心病患者,行PCI(PTCA/PTCA+支架术),观察疗效,测定MMP-9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 110例患者共安置支架126枚,支架全部成功地置入靶血管病变部位;有1例双支病变患者因导丝不能通过前降支狭窄部位放弃,3例患者发生无再流现象,手术成功率为96.4%。术后MMP-9水平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PCI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监测血清MMP-9和hs-CRP水平可了解PCI治疗效果和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对复杂病变的成功率不高 ,又易发生冠状动脉急性并发症 (如撕裂、夹层、急性闭塞 )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且术后再狭窄率高。近来临床研究表明 ,冠状动脉内支架具有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或降低远期再狭窄的双重作用。本文讨论 36例冠心病患者43个冠状动脉内支架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1 资料与方法1995年 6月至 1998年 4月于本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36例患者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4例 ,所有患者均有心肌缺血的主观或客观表现。PTCA按 Gruentzig等 [1 ] 方案进行 ,先用球囊对病变部位进行预扩张 ,然后送…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例 1 ,男 ,68岁。持续不稳定心绞痛 7天 ,药物不能控制 ,曾有过 2次心梗病史 ,在准备手术的过程中忽发第 3次心梗 ,心梗后 1小时急诊行冠脉搭桥 (CABG)手术 ,快速建立体外循环 ,分别于右冠及左冠共搭桥 3支 ,切除心尖部室壁瘤 ,阻断升主动脉 65分钟 ,术中即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顺利脱机。术后应用IABP1 4 0小时 ,循环稳定后撤除球囊泵 ,曾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行过气管切开 ,经治疗后痊愈出院。例 2 ,男 ,57岁。急性心梗后半月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脉内成形术 (PTCA) ,术中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人术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已作为血管重建治疗的首选方法[1].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及其心理状态,术后早期由于导管刺激可能发生的心血管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这些因素均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2月至2010年8月将循证护理理念运用于冠心病PTCA及支架置人术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4月因冠心病入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后实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者58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5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特殊护理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特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特色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中及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加强饮食指导。结果特殊护理干预组中出血1例,心肌梗死2例,对照组心肌梗死3例,心律失常3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造影剂过敏2例,另5例于PTCA术中突发性低血压,3例于术后24h后发生低血压。经积极抢救,所有患者并发症均得到及时救治,未引发严重后果,术后2个月内均康复出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针对相应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应当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中及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加强患者饮食指导,详细了解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是提高冠心病介入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