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总结第1趾蹼皮支蒂岛状皮瓣修复趾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1月,收治7例重物砸伤致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男性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32岁。伤后至入院时间为5~10 d,平均7 d。趾末节软组织缺损合并末节趾骨外露3例,甲床坏死伴骨外露1例,趾腓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2例,趾背侧皮肤软组织坏死1例。创面范围3.5 cm×2.5 cm~4.5 cm×4.5 cm。应用大小为4.0 cm×2.5 cm~5.0 cm×5.0 cm的第1趾蹼皮支蒂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0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质软,外形无臃肿。术后6个月按照神经感觉恢复标准评定,皮瓣感觉S1~S3,植皮区感觉S1~S2。患者第1趾蹼均遗留轻度瘢痕,患足功能良好。结论第1趾蹼皮支蒂岛状皮瓣修复趾软组织缺损具有供区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的优点,适合任何分型的第1跖背动脉。  相似文献   

3.
跖背动脉皮支皮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跖背动脉皮支皮瓣崔延才,周琳,隋永强,姜舒光我们在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应用跖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损伤5例,均获成功,为足部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皮瓣。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8~58岁。急诊修复左趾背部皮肤缺损2例,左足第2跖背...  相似文献   

4.
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远侧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足底远侧组织缺损较常见,治疗比较困难。1987年以来,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4例,结果满意。介绍了皮瓣的应用解剖、皮瓣的设计和转移方法,并讨论了皮瓣的血供、回流、适应证和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跖骨背动脉为蒂的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趾皮肤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跖骨背动脉为蒂的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趾皮肤缺损赵胡瑞周围伊斯克坦张正善我们以跖骨背动脉为蒂的前足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例5处足趾皮肤缺损取得成功,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其中2例4趾系外伤性皮肤缺损,1例1趾为冻伤创面。皮肤缺损部位...  相似文献   

6.
足[足母]趾在足部具有附着、防止滑跌、负重、辅助足的推进、弹跳、背伸、跖屈及内翻、维持足的内侧纵弓等重要作用。修复[足母]趾创面最大限度保持其功能,在手足外科中具有重要意义。自1995~2007年我科采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足母]趾创面17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程银忠自1992年以来,我科应用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或关节外露创面17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3例,年龄19~55岁、修复烧伤后疤痕6例,电击伤11例,创面均伴有肌腱,骨或关节外露。修复方法:外...  相似文献   

8.
改进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趾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趾端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趾端缺损10例.结果 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好,厚度适中;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达11~14mm.结论 应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母)趾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趾腓侧游离皮瓣的供区,为减少显微外科供区损伤提供新方法。方法2000年2月至2004年6月,对12例拇指及其他手指软组织缺损,采用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根据第1跖背动脉和跖底动脉在跖趾关节处存在恒定的交通支的解剖学基础,切取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趾供区创面,足背供区直接缝合。结果12例趾腓侧游离皮瓣和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平均随访10个月,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趾腓侧游离皮瓣平均两点辨别觉为6mm,逆行第1跖背动脉皮瓣为10mm。结论在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或其他手指软组织损伤的同时,应用逆行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完善修复趾供区创面,达到了"双赢"的手术目的。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998年我们对16例第一足趾完全离断后(无再植条件)残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吻合浅静脉、皮神经的足背岛状皮瓣逆转的方法修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17~66岁;第一足趾远节完全离断9例,近节完全离断7例,均无再植条件,残端均伴有骨质外露。术前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测以证实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的存在,并在足底深支处作标记。以足背动脉(内、外踝连线中点与第一趾蹼间连线为其行程)为轴,以足底深支为皮瓣旋转点,按比实际创面长、宽各多出1cm设计逆…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以来应用第一跖背皮瓣修复Mu趾皮肤缺损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足部血运较差,尤其是足趾受到外伤后容易造成趾骨、肌腱直接外露或皮肤挫伤后坏死而致后期趾骨、肌腱外露,修复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两个足趾同时趾骨外露,没有较好的办法修复。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显得小题大做,应用皮片游离植皮又不能成活,往往造成部分趾体截除的不良结果。我们2006年2月.  相似文献   

13.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从1996-1999年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复合伤同时伴有皮肤缺损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趾残端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足及足趾残端缺损常伴有骨、关节和肌腱外露,植皮难以成活,治疗方法以局部转移皮瓣为宜[1].自2000年2月~2006年8月,作者对23例足趾残端缺损患者,分别选择足内侧岛状皮瓣、跗内/外岛状皮瓣及跖背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趾残端缺损,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成功率和功能效果.探索和优化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技术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n=12)和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n=15)修复拇趾软组织缺损,对比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以足行走负重功能、皮瓣外形、颜色、抗压耐磨、皮肤感觉为参数评价和对比两组病例术后2年的疗效.结果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组12例全部成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组15例发生静脉危象导致皮瓣坏死1例,皮瓣边缘部分缺血坏死造成延迟愈合1倒,无其他手术并发症:两组病例术后2年在行走负重功能、皮瓣外形、颜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感觉: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抗压耐磨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足底内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趾软组织缺损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并发症发生率,前者皮肤感觉好,后者抗压耐磨性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较佳方法。方法采用足底深支或(和)第1跖背动脉逆行足背岛状皮瓣对6例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修复。结果6例患者均一次性修复,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8cm×6cm,术后随访1~4年,足部功能与外观均较满意。结论足底深支或(和)第1跖背动脉逆行足背岛状皮瓣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操作简单,是修复足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与应用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及防腐尸体下肢共25肢,对腓动脉皮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于2003年9月~2005年6月收治足跖趾关节处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21~55岁。其中背侧6例,跖侧4例,缺损范围10cm×6cm~15cm×10cm。应用带有外踝上11.0±1.7cm腓动脉固定皮支的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范围11.0cm×6.5cm~16.0cm×11.0cm。供区6例直接减张缝合,4例行自体游离皮片覆盖。结果解剖学观测外踝上11.0±1.7cm自腓动脉发出一固定皮支,起始点直径1.45±0.12mm,入深筋膜点距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轴线15.70±1.20mm。1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血运良好,无静脉回流障碍;供区愈合良好。术后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11~18mm。结论腓动脉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经改进后血运好,逆转距离长,修复范围大,操作简便,为临床修复足中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逆行掌背动脉皮瓣切取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常用于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但存在皮瓣血循环回流差,皮瓣肿胀明显以及皮瓣感觉恢复较差等缺点。2000年4月~2002年12月,我们应用改进的皮瓣切取方法,使皮瓣内带一条浅静脉及皮神经,分别与受区浅静脉和指神经吻合,修复21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腓浅动脉岛状皮瓣逆转修复小腿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下段及足跟部因其皮下软组织少 ,容积变化小 ,伤后易造成皮肤缺损 ,形成不稳定疤痕 ,或骨外露 ,或骨感染而影响功能。自 1996年 2月~ 2 0 0 0年 2月以来 ,我院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此类皮肤缺损 1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均为成年男性 ,年龄 2 2~ 4 3岁 (平均 2 9.6岁 )。其中小腿下段骨外露 5例 ,内踝部疤痕 1例 ,跟腱外露 1例 ,跟部疤痕 2例 ,跟骨感染 3例。病程 2~ 11个月。二、方法 在控制炎症的基础上 ,常规清洁皮肤及创面 ,彻底切除炎性组织 ,包括骨膜及炎性骨质 ,1‰新洁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逆行第1跖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1、2趾底创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逆行第1跖底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第1趾趾腹(腓侧)及第2趾胫侧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12例,皮瓣面积为2 cm×3 cm~4cm×6 cm,其中急诊修复外伤性创面5例,修复游离足拇趾腓侧皮瓣供区5例,游离第2趾胫侧皮瓣供区创面2例.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 ~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且无明显并发症,耐磨性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逆行第1跖底动脉岛状皮瓣皮瓣血运可靠,皮肤质地良好,手术切取安全,是修复第1趾趾腹(腓侧)及第2趾胫侧创面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