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毁损术对癌因性上腹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根据止痛方法的不同将89例癌因性上腹痛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毁损术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止痛有效率、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55%(3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4/45),与对照组患者的4.76%(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毁损术对癌因性上腹痛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2.
^89Sr在骨转移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89Sr(氯化锶)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疼痛的效果。方法:对20例确认为骨转移癌患者静注^89Sr35-40μci/kg,隔3-4个月重复。结果:止痛显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90%(18/20在二周内获效),止痛时间最长者6个月,无明显骨髓抑制,结论:^89Sr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是良好的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89锶(89Sr)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因骨转移导致骨痛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按去势后病情和治疗分为3组:A组11例,切除睾丸后口服抗雄激素药物;B组27例,切除睾丸后口服抗雄激素药物加用89Sr治疗;C组29例,诊断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用89Sr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对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3组患者的骨痛明显改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A组7.2、2.5,B组7.5、2.3,C组8.14、.7,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分别为:A组50、75,B组50、80,C组45、65,P〈0.05。2例患者发生不可逆性骨髓抑制,死于DIC。结论 89Sr治疗是缓解晚期前列腺癌骨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波消融联合3D打印技术在骨转移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转移癌患者42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波消融联合3D打印技术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塞组(观察组)20例和单纯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塞组(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患肢功能(MST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760±92)ml,低于对照组的(3890±148)ml(P<005);观察组中1例胃癌肱骨中段转移患者术后出现虎口感觉麻木,腕关节及拇指背伸功能障碍等患肢桡神经损伤症状,对照组1例肺癌髂骨转移患者术后伤口渗出较多,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两组术后1周、术后 3个月VA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ST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3D打印技术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塞治疗骨转移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局部肿瘤进展,提高术后患肢功能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氯膦酸及唑来膦酸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骨痛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维持去势水平后分为两组,A组32例,给予口服抗雄药物加固令(氯瞵酸)口服,B组42例,予口服抗雄药物外加唑来膦酸(天晴泽泰)注射。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不全或病理性骨折。分别在用药前后1、3、6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A组75.0%的患者和B组92.8%的患者能在1月内有效缓解骨痛;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均能有效降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A组5.8/1.9,B组6.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氯膦酸均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但唑来膦酸敏感性高于氯膦酸,且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膦酸盐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早期应用双膦酸盐(确诊骨转移之前应用)患者64例为治疗组;未早期应用者64例为对照组。比较双膦酸盐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Karnofsky评分以及两组骨转移发生率及确诊时间。[结果]双膦酸盐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为8.10±1.13,3.10±1.27(t=24.96,P〈0.01);Karnofsky评分为57.00±7.80,69.00±8.60(t=8.77,P〈0.05)。治疗组骨转移发生率26.56%(17/64),对照组59.37%(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P〈0.01);治疗组中位骨转移发生时间较对照组延迟3个月(7个月vs 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能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可以减少骨转移发生率,并推迟骨转移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癌痛患者由口服吗啡转换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口服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肺癌伴重度癌痛患者,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剂量换算公式为:芬太尼透皮贴剂72h剂量(μg/h)=口服吗啡(mg/d)×0.5,根据疼痛评分调整剂量,将疼痛控制在3分以下。数字评分法记录疼痛强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评分。结果59例晚期肺癌癌痛患者药物转换后疼痛强度明显降低,转换前疼痛评分均值为(6.27±1.15)分,转换后6d为(2.15±0.87)分,15d为(2.03±0.68)分,30d为(1.95±0.73)分(P〈0.01)。总的疼痛缓解率81.35%。转换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和便秘发生率降低,但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提高(P〈0.05)。结论无法应用口服吗啡镇痛的晚期肺癌癌痛患者,转换应用芬太尼贴剂后,镇痛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 )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减轻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 月至2014年6 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治疗的247 例骨转移癌疼痛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放疗组患者158 例(放疗组),PVP 联合放疗组患者89例(联合组),主要观察指标是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行为状态以及情绪变化情况,次要观察指标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口服背景痛药物总量变化情况。使用SPSS17.0 分析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放疗组VAS 评分从治疗前的(8.12± 1.45)分下降到(3.06± 1.68)分(P < 0.05),而联合组VAS 评分从治疗前的(8.46± 1.73)分下降到(2.45± 1.47)分(P < 0.05);联合组起效时间为(1.63± 0.81)天,放疗组为(8.56±2.87)天(P < 0.001);经过治疗,联合组爆发痛发生频率由之前(4.56± 1.98)次/ 日降至(1.57± 0.98)次/ 日(P < 0.05),放疗组由(4.73±2.24)次/ 日降至(3.56± 1.56)次/ 日(P > 0.05)。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行为状态较放疗组明显改善(χ2= 46.587,P < 0.001)。 与放疗组相比,联合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更好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放疗组背景痛止痛药物用量增加(P < 0.05),而联合组的背景痛止痛药物用量减少(P < 0.05)。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PVP 联合放疗可有效减轻骨转移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肢体骨转移癌综合治疗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有效提高肢体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质量,探讨综合治疗的原则,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3年8月间41例有随访结果的肢体骨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一般情况,骨转移灶特征及原发肿瘤性质,给予包括外科治疗在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及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存活时间平均22.7个月,存活1年以上的患者23例(56.1%).接受综合治疗后疼痛早期缓解率为84%,其中13例接受转移灶高温诱导微波灭活自体或异体骨移植,除1例术后发生病理性骨折外,余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严格根据适应证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对于延长晚期骨转移痛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微波灭活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转移癌可获得满意疗效,尤其适用于孤立转移灶或存活期较长的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0.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30例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华伟  于飞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13):747-749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局部放疗30GY/10F,观察组同时采用榄香烯乳注射液静脉点滴(300mg,d1-14).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纽病灶部位疼痛明显减轻(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骨转移癌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pereutaneousPKP)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共44个椎体行PVP,7例9个椎体行PKP,术前VAS标准(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结果:45例53个椎体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前轻度疼痛4例,中度11例,剧痛31例。术前VAS评分平均为9.2±2.2分。术后3天疼痛完全缓解38例(84.4%);部分缓解5例(11.1%);轻微缓解1例(2.2%);NR1例(2.2%);有效为95.5%,VAS评分2.0±1.4,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个椎体术中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3例,硬膜外囊2例,椎旁静脉丛1例,椎旁软组织3例;骨水泥外漏发生率16.98%,其中PKP仅发生椎旁软组织外渗1例,术中及术后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PVP式Cobb’s角术前19.3±8.7,术后为18.4±7.8;PKP术前为22.1±8.7,术后为12.2±5.8,术后Cobb’s角与术前比较,PKP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VP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疼痛及中度疼痛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100%;重度疼痛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93.6%,轻微缓解及无效为6.4%,轻、中、重度各级术后较术前疼痛缓解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及PKP对缓解或消除由椎体转移性肿瘤引起的疼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无严重并发症。PKP术对塌陷椎体高度有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148例食管癌患者疼痛情况及护理需求进行分析,以探讨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8例食管癌癌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其疼痛情况及护理需求。结果 148例癌痛患者平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得分(8.0±2.1)分。其中轻度疼痛11例,占7.4%;中度疼痛71例,占48.0%;重度疼痛66例,占44.6%,重度和中度疼痛患者占绝大多数。全组有128例患者自述情绪抑郁或烦躁,占86.5%;110例患者自述影响食欲,占74.3%;103例患者自述影响睡眠,占70.0%。所有患者均需止痛药物治疗,有32例患者认为止痛药物可完全缓解疼痛,占21.6%;105例患者认为止痛药物只能部分缓解疼痛,占70.9%;另有11例患者认为止痛药物完全无效,占7.4%。癌痛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止痛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得分最高,分别为(45.7±5.0)分和(24.5±5.3)分。对环境护理需求中,以大声喊叫和疼痛时希望家属在旁边为最高,分别为(34.0±8.0)分和(28.9±6.9)分。结论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应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以针对性的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相似文献   

13.
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上海市106所医院的1131例具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填写FACT-G生活质量自评量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资料。[结果]在1131例癌痛患者中,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84.53±0.53(95%CI:83.49~85.57)。最有效治疗方法、对止痛药满意程度、对止痛药会“成瘾”的认知态度、止痛药药费负担情况、一次门诊开的止痛药可以使用天数和过去24小时平均疼痛VAS评分是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癌痛规范化治疗,加强止痛治疗的宣传教育,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吗啡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晚期癌症伴疼痛的患者,VAS评分≥6分,年龄32—69岁,随机分为M组、G组、MG组三组,分别给予吗啡,加巴喷丁,加巴喷丁+吗啡,直至疼痛缓解(VAS≤3分),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吗啡用药量、生活质量和副作用,并检测疼痛介质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有不同程度的缓解,MG组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要大于M组(P〈0.05)和G组(P〈0.05);MG组的吗啡消耗量比M组少;各组的疼痛介质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MG组的副作用少于M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吗啡能有效控制癌痛,可以减少吗啡的用量及其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在提高骨盆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骨盆转移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并随访生存情况、术后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体力状态(KPS)评分。根据设定的手术日期(2007年1月1日)分组,分别记录与比较该日期前后行手术者的MSTS、VAS和KPS评分及中位生存期(OS)。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1~90个月,中位随访15.5个月,其中>6个月者35例,>12个月者30例;其中随访>6个月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42.9%,中位OS为46.0月,其中不同原发肿瘤中位O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段、性别及外科边界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MSTS评分为(22.9±3.4)分,不同转移灶分区的MST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者的MSTS评分高于未重建者(P<0.05),术后VAS和KP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年1月1日后实施手术者的VAS评分降低值、KPS评分升高值、MSTS评分及中位OS均优于此日期之前者(P<0.05)。结论 骨盆转移癌通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外科治疗,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月电化学治疗的癌性疼痛61例疗效,探讨治疗癌痛的一种有效新方法。方法:本组病例中有头颈部、胸部、消化系、妇科、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肿瘤分期均为4期。疼痛级别VAS分级:1级4例,2级20例,3级37例。常规麻醉下,疼痛的瘤体内设置正负电极,1-2cm相间,治疗电量每1立方厘米100库仑。全部病例治疗过程平稳,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全部病人疼痛缓解,有效率100%。疼痛效果评估:完全缓解(CR)56例,部分缓解(PR)5例;疗效维持最短7天,最长者超过1年。治疗后均停止用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结论:对于适应电化学治疗的癌痛患者,进行电化学治疗,方法简便、不出血、痛苦小,不仅能缓解癌痛,还能有效治疗原发肿瘤以及复发癌和转移癌,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术中疼痛进行相关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68例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均为新鲜压缩骨折,完成72个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均采用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均为单侧球囊穿刺.对术中穿刺、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射三个阶段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和比较,同时观察术中的疼痛行为特征和生命体征.结果 59例(87%)患者术后疼痛出现明显改善,术中疼痛出现率为82%.手术前后VAS均值分别为8.1±1.2和3.1±1.4,穿刺VAS均值为7.6±1.2,球囊扩张VAS均值为8.7±0.9,骨水泥注射VAS均值为8.1±0.7.最疼痛比率:穿刺占18%,球囊扩张占53%,骨水泥注射占29%.球囊扩张时的疼痛程度与穿刺和骨水泥注射的疼痛程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疼痛的发生对临床效果无影响.结论 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术,多数患者会出现术中疼痛.尽管术中疼痛的出现不会影响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法,35例晚期恶性肿瘤伴疼痛的患者,年龄32~69岁,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M组)11例,加巴喷丁组(G组)13例,加巴喷丁+吗啡组(GM组)11例。达到疼痛缓解时(VAS评分≤3分)维持给药直至观察终点,然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吗啡日均消耗量、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并检测疼痛介质(5 HT、NE)和免疫功能各指标(IgA、IgM、IgG;CD4、CD8、NK细胞)的改变。结果 (1)疼痛程度的改变大小:与治疗前相比,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GM组大于M组(P<0.05)和G组(P<0.05);(2)吗啡消耗量:GM组比M组少(P<0.05);(3)疼痛介质检测值:3组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4)毒副反应:GM组较M组和G组轻;(5)生活质量:GM组较M组和G组明显提高;(6)免疫功能指标:3组各项免疫指标在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吗啡能有效地控制癌痛,减少吗啡的用量及其副反应,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