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苦参中苦参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苦参中苦参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提取液中苦参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将水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与结论苦参饮片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8倍药材量、浸泡时间为4 h和提取次数(2 h/次)为2次。 相似文献
6.
7.
桑白皮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白皮是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民间常用于消炎、利尿、解热、镇咳祛痰等。药理研究表明桑白皮有降压、抗癌、抗病毒等作用。常见的桑属植物桑、华桑、鸡桑、蒙桑、黑桑等的枝、叶、根均可入药。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类似,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桑酮、桑酮醇、桑根酮、桑根酮醇、桑素、桑皮根素等[1]。为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桑白皮,本实验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仪器桑白皮药材购自沈阳博康大药房,经鉴定为桑科桑属植物桑M.alba L.的干燥根皮。UV—200紫外可见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苦参中苦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比较了10批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河南产苦参(批号:110613)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广西产苦参(批号:110930)中苦参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苦参。结论不同产地和来源的苦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在含苦参的复方制剂生产中应建立药材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9.
侯敏娜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5):51-52
目的设计出绞股蓝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案。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筛选提取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方法是用15倍量70%乙醇在90℃条件下回流提取1.5h。结论本提取方法稳定可行,用此方法测定该品种绞股蓝中总黄酮含量为4.08%。 相似文献
10.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通过两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优选出了葛根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即加原药材8倍量的70%的乙醇,浸泡12h,提取3次,每次2h。该工艺省时,且得率较高。并对葛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
苦参总碱贴片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应用Wistar大鼠研究了苦参总碱贴片经皮给药后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由于其它生物碱含量过低,故以测定血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浓度之和代表苦参总碱,计算出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苦参总碱在体内为二室模型一级吸收过程,Tp为8.44,Cm为6.559ug/ml,t1/2α为5679h,t1/2β为19.572h,t1/2Ka为2.831h。 相似文献
12.
苦参提取物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苦参总生物碱、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的体外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分析苦参总生物碱、苦参总黄酮提取物及其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柠檬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苦参总生物碱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9.00、3.38、8.25、9.00、4.50、13.50、6.75、7.13mg.mL-1,MBC分别为:13.50、14.25、8.25、9.00、14.25、14.25、13.13、14.25mg.mL-1;苦参总黄酮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3.00、2.63、3.56、3.38、1.50、2.44、3.56、2.35mg.mL-1,MBC分别为14.25、12.75、7.13、13.50、13.50、12.75、12.75、13.13mg.mL-1;苦参总生物碱与总黄酮混合物对以上菌株的MIC分别为:2.25、2.07、3.28、3.94、1.22、2.44、2.07、1.97mg.mL-1,MBC分别为9.00、13.13、6.75、6.38、13.88、7.50、6.38、7.13mg.mL-1。结论:苦参总生物碱和总黄酮提取物对上述菌株存在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混合物呈现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苦参不同组织部位中总生物碱与五种单体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苦参不同组织部位中总生物碱含量以及五种单体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苦参各组织部位中,五种单体生物碱含量总计依次为:韧皮部29.62mg/g,木质部20.90mg/g,髓部13.29mg/g,木栓层4.885mg/g;总生物碱含量依次为:韧皮部35.14mg/g,木质部33.12mg/g,髓部31.46mg/g,木栓层含量低于线性范围。结论:苦参各组织部位中五种单体生物碱和总生物碱含量高低依次为:韧皮部>木质部>髓部>木栓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基于质谱分析的苦参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苦参进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通过比较苦参药材、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LC-MS/MS检测技术确定苦参给药后吸收入血的药物成分。结果:苦参药材中检测到12个生物碱成分,其中7个药物原型成分吸收入血,分别为槐定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膺靛叶碱、N-甲基金雀花碱、苦参碱、槐果碱。结论:7个入血药物成分是苦参在体内的直接作用物质, 提示药物成分的选择性吸收入血,源于结构相似的成分在代谢的过程中存在相互竞争和转化,有助于阐明苦参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