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内分泌与肾病科诊断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使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TNF-α、UAER、β2-MG和CysC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14d后,两组血清hs-CRP、TNF-α、UAER、β2-MG和Cys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束后均未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和单独使用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相比,缬沙坦联合α-硫辛酸使用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及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62例2型糖尿病且尿常规检测蛋白阴性患者(单纯糖尿病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微量清蛋白(MA)、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尿β_2-MG、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结果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β_2-MG、尿β_2-MG、MA、α_1-MG、BUN、Sc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及尿液中特定微量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肾损伤,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疾病迁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92例无早期肾损害患者为DM组,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DN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3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DN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N组高于DM组(P<0.05);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尿MA、β2-MG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MA、β2-MG与血清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红花、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单用缬沙坦;B组为治疗组,红花、阿魏酸钠及缬沙坦联合应用,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空腹血糖(FPG)及总胆固醇(TC).结果 A、B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UAER、血β2-MG均有下降,B组下降更明显,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阿魏酸钠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可明显的减少DN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对肾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U)、尿免疫球蛋白(IgU)、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利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尿特定蛋白含量,利用比浊法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U)、尿免疫球蛋白(IgU)、尿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和阳性率均显著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检测中,尿微量蛋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尿素和肌酐。结论联合检测尿特定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郭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4):3123-312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中微量清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106例及健康体检者(阴性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集空腹血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取晨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mAlb、α1-MG、β2-MG。结果糖尿病患者组CysC、mAlb、α1-MG、β2-MG含量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其中单项检测诊断早期肾脏损伤阳性率较低,采用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9.6%。结论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将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22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24例分别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葛根素联合缬沙坦治疗组,疗程均为18个月。结果缬沙坦组和葛根素联合缬沙坦组均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内皮素1及尿β2微球蛋白(均为P<0.05),而葛根素联合缬沙坦疗效优于单用缬沙坦(P<0.05)。葛根素联合缬沙坦对血纤维蛋白原及血液粘滞度参数也有明显的效果。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92例无早期肾损害患者为DM组,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DN组,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3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DN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N组高于DM组(P<0.05);3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尿MA、β2-MG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MA、β2-MG与血清hs-CRP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82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但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含量和尿mAlb、α1-MG、β2-MG、RB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组血清CysC和尿mAlb、α1-MG、β2-MG、RBP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α1-MG、β2-MG、RBP4种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35-2636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C)、α1-微球蛋白(α1-MG)联合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4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血清Hcy、CysC、α1-MG及β2-MG检测,并统计各指标检测阳性率。观察组血清Hcy、CysC、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Hcy、α1-MG及Cys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24%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α1-微球蛋白联合尿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和α1微球蛋白(α1-MG)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55例早期DN患者(DN组)和58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血清Cys-C、β2-MG和α1-MG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早期DN组的血清Cys-C、β2-MG和α1-MG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β2-MG和α1-MG都是诊断早期DN较敏感的指标,联合检测对于监测早期DN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尿激肽原1(KNG1)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2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单纯DM组(72例)、早期DN组(68例)及临床期DN组(80例),并纳入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清α1-MG、尿KNG1水平,绘制血清α1-MG、尿KNG1单独及联合诊断DN的ROC曲线,比较血清α1-MG、尿KNG1单独及联合诊断DN的效能。结果 (1)单纯DM组、早期DN组及临床期DN组α1-MG、KNG1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DN组α1-MG、KNG1高于单纯DM组,临床期DN组α1-MG、KNG1高于早期DN组(P0.05);(2)血清α1-MG诊断AUC低于尿KNG1和联合诊断AUC,尿KNG1诊断AUC低于联合诊断AUC(P0.05);(3)尿KNG1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血清α1-MG,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血清α1-MG、尿KNG1单独检测。结论血清α1-MG和尿KNG1联合诊断DN效能良好,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T2DM患者(包括92例无早期肾损害T2DM患者和2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尿MA、β2-MG、血清Hs-CRP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组尿MA、β2-MG、血清Hs-CRP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β2-MG、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的糖尿病患者(P<0.05),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达70.6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尿MA、β2-MG是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尿MA、β2-MG与血清Hs-CRP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监控及早期防治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独及联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和胱抑素C(Cys-C)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100例早期DN患者(DN组)、50例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NDN组)、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hs-CRP、β2-MG和Cys-C水平。结果 DN组的血清hs-CRP、β2-MG和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NDN组(P<0.05)。结论 hs-CRP、β2-MG与Cys-C都是诊断早期DN较敏感的指标,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对于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尿中肾脏损伤因子-1(kim-1)、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DN)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到该院就诊的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检查结果不同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NDN)和DN组,每组各69例;另于同期选择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ys C、血清β2-MG、尿kim-1、尿M-ALB等项目检测,并分析3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DN组、NDN组的血清Cys C、血清β2-MG、尿kim-1、尿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N组的上述指标水平也高于NDN组(P0.05);在DN组中,患者的血清Cys C、血清β2-MG、尿kim-1、尿M-ALB水平会随其病程的增加而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血清β2-MG、尿kim-1、尿M-ALB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1.30%、准确率为89.13%、阴性预测值为90.91%,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结果(P0.05),但组间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检测相比,血清Cys C、血清β2-MG与尿kim-1、尿M-ALB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作为早期DN诊断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抽取89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结果糖尿病尿蛋白定性阴性时,微量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尿蛋白定性阳性时,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TRF、IgG、α1-MG、β2-MG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阳性率,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15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蛋白排出率水平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5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52例和无肾病糖尿病组(无肾病DM组)48例,48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清Cys-C和β2-MG水平的差异。并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检测其对糖尿病肾病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Cys-C:无肾病DM组、早期DN组、DN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β2-MG:无肾病DM组、早期DN组、DN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Cys-C和β2-MG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Cys-C和β2-MG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血清Cys-C、β2-MG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王蕾  庄亦晖  高锋 《检验医学》2004,19(2):89-92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sRBP、尿RBP(uRBP)、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尿IgG、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以及血β2-微球蛋白(s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1) 81例肾病患者sRBP的结果为(87.83±32.74) mg/L,对照组为(56.17±14.34) mg/L,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 比较常规肾功能检测项目,肾病患者sRBP阳性率与Urea较接近,但明显高于Cr;(3) sRBP与sβ2-MG显著相关(P<0.01),慢性肾小球肾炎组sRBP与各项肾功能指标相关性最好;(4) 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无肾病组、慢性肾盂肾炎组uRBP(P<0.01~P<0.005)升高较sRBP(P<0.05)显著,糖尿病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sRBP(P<0.001)升高较uRBP(P<0.01~P<0.005)显著.结论 sRBP可以作为反映肾功能异常的较敏感指标.血、尿RBP同时检测较β2-MG更稳定,可作为评价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及部位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胱抑素C(Cys C)及α1-微球蛋白(α1-MG)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健康对照者血清、尿胱抑素C及α1-微球蛋白进行平行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特别是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亚组升高非常显著(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及α1-M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ys C、α1-MG异常率分别为95.9%及85.0%,尿Cys C、α1-MG异常率分别为25.8%及43.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特别是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亚组升高非常显著(除尿Cys C异常率P0.05外,其余指标P0.01)。单纯糖尿病组血清、尿Cys C、α1-MG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是一种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评价指标,可为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提供重要依据;而尿α1-MG作为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标志物,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时合并的肾小管病变。二者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并全面反映糖尿病病程中肾功能损害,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机将201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贝那普利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运动健康教育及降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总治疗时间为6w,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动脉血压(BP)、空腹血糖(FPG)、尿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试验组与对照组BP、FPG、sCr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β2-MG)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较明显(P<0.01),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黄芪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