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鼻留置胃管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吸吮及吞咽能力较弱的早产儿及由于疾病影响不能直接喂哺的新生儿 ,常需经胃管喂养。经鼻留置胃管比经口留置胃管易于固定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经鼻留置胃管。众所周知 ,新生儿以经鼻呼吸为主 ,鼻腔留置胃管势必会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升高 ,并可能导致气道阻力、呼吸功能等及肺功能改变 ,尤其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 ,经鼻留置胃管会加重气道阻塞 ,对其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现将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综述如下 :一、新生儿的呼吸模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以经鼻呼吸为主。主要因为 (1 )舌相对大 ,与软腭接触闭合口咽部。 (2 )…  相似文献   

2.
经鼻留置导管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生活能力弱 ,生后早期常需胃管喂养。而新生儿以鼻气道进行呼吸 ,经鼻留置胃管势必占据一部分鼻腔 ,而且还会导致局部粘膜的水肿和粘液分泌 ,造成不同程度鼻腔堵塞。本实验旨在测量早产儿经鼻留置导管 (nasalintubation ,NI)及经口留置导管 (oralintubation ,OI)时的肺功能 ,探讨NI及OI对肺功能的影响 ,寻求有利于早产儿肺功能的留置胃管途径。对象和方法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2月中国医大二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适于胎龄儿共 5 6例。出生体重 15 0 0~ 2 5 0 0g。有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新生儿肺功能参数正常值,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呼吸机参数的设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婴幼儿体积描记(简称体描)仪检测406名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新生儿的功能残气量、有效气道阻力和潮气呼吸参数,体描检测后剔除正常呼吸可能受疾病干扰或不符合质量控制标准者,最终有211名呼吸生理功能正常的新生儿被纳入数据分析。根据日龄,将其分为1~7 d、~14 d、~21 d、~28 d日龄组进行比较。结果 随日龄增加,呼吸生理功能正常的新生儿身长、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4,P<0.000 1),功能残气量(FRCP)、潮气量(VT)、25%和50%潮气量时的潮气呼气流速(TEF25,50)呈递增趋势,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公斤体重有效气道阻力(Reff/kg)呈递减趋势,达峰时间比(TPTEF/TE) 、达峰容积比(VPTEF/VE) 、FRCP/kg、VT/kg保持相对恒定;新生儿肺容量的增加与流速的增长保持一致,小气道的发育快于大气道;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因素为身长、BMI、体重和日龄,相关性分析及LMS百分位数曲线图均提示体重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随日龄增加,新生儿期肺容积增大,气道阻力降低,呼吸效能逐渐提高;本文建立的新生儿肺功能参数正常值可为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呼吸系统发育评估和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炎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肺功能检查已用于新生儿肺部疾患的诊治,但目前大多数检查方法都局限于机械呼吸的新生儿,为了解新生儿肺炎治疗时肺功能指标变化,我们采用无创伤性的肺功能仪对40例新生儿肺炎及2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潮气呼吸分析,测定功能残气量,有效气道阻力测定,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并不全是鼻腔呼吸与成人不同,新生儿一直被认为必然采用鼻腔呼吸,并依赖一个畅通的鼻腔气道以进行呼吸。与此相反,作者通过多次、持续15秒的鼻腔阻塞监测10名健康足月新生儿,连续记录鼻腔及口腔气流。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功能测定是反映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帮助疾病诊断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本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例经阴道分娩出生的窒息新生儿在出生后30min内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探讨窒息新生儿肺功能指标与正常新生儿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肺功能检查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了解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很大的意义。小儿肺功能检查法主要包括体描仪法、潮式呼吸法、超声波法、胸腹腔挤压法、气流阻断法、强迫振荡法以及血气分析等 ,可检测肺的容量、气体流速、气道阻力、肺顺应性、支气管反应性及呼吸力学等。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目前国内开展尚少。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肺功能检查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了解治疗效果及预后均有很大的意义。小儿肺功能检查法主要包括体描仪法、潮式呼吸法、超声波法、胸腹腔挤压法、气流阻断法、强迫振荡法以及血气分析等,可检测肺的容量、气体流速、气道阻力、肺顺应性、支气管反应性及呼吸力学等。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目前国内开展尚少。  相似文献   

9.
Xu FS  Zhou ZX  Zhang XM  Yang SX  Hao CS  Li J  Dong SH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0):782-784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副作用少,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呼吸衰竭的治疗。NCPAP的不足是狭小的鼻塞内径加大了气道阻力,增加患儿的呼吸功。为此,Moa等^[1]对鼻塞(以下简称Moa鼻塞)进行了改进,并在体外模肺中证实能够减少呼吸功。我们于2001年1~6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使用Moa鼻塞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比较常规鼻塞与Moa鼻塞对患儿能量消耗和血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仰俯卧位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仰、俯卧位对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寻求足月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合理体位。方法 应用美国BicoreCP 10 0新生儿肺功能仪分别检测 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仰、俯卧位时的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阻力、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结果 俯卧位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 [(4 4 .3±9.2bpm min)vs (4 8.0± 10 .6bpm min) ;(15 3.1± 5 0 .4 )cmH2 O (L .sec)vs (2 11.9± 6 3.1)cmH2 O (L .sec)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俯卧位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 [(2 .2 9±0 .4 6ml kg)vs (1.6 5± 0 .5 0ml kg) ;(0 .0 95± 0 .0 2 4 )L (min .kg)vs (0 .0 75± 0 .0 2 2 )L (min .kg) ;(0 .6 2 1±0 .2 14 )ml (cmH2 O .kg)vs (0 .389± 0 .115 )ml (cmH2 O .kg) ;(8.9± 3.5 )gm (cm .kg)vs (5 .9± 2 .7)gm (cm .kg)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俯卧位可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 ,降低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 ,提示俯卧位是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11.
婴儿体描箱测定肺泡压的变化 ,单独评价气道阻力 ,是经典的测定呼吸力学及肺容量的标准方法 ,用于临床判断、区分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和性质、监测病理生理改变、指导治疗、评估疗效及判断预后。功能残气量、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可作为临床动态观察婴儿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婴儿体描箱测定肺泡压的变化,单独评价气道阻力,是经典的测定呼吸力学及肺容量的标准方法,用于临床判断、区分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程度并口性质、监测病理生理改变、指导治疗、评估疗效及判断预后。功能残气量、气道阻力、呼吸系统顺应性可作为临床动态观察婴儿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文应用美国 Bicore CP- 1 0 0新生儿肺功能仪分别检测 30例健康早产儿 (胎龄 34 .5± 0 .3周 ;体重 1 90 5± 5 2 g)仰俯卧位时肺功能。结果 俯卧位潮气量 ( 5 .4± 0 .2 ml/kg)明显高于仰卧位 ( 4.7± 0 .2 ml/kg,P<0 .0 1 ) ;俯卧位气道阻力 ( 4.5± 0 .4k Pa/L.sec)明显低于仰卧位 ( 5 .7± 0 .5 k Pa/L.sec,P<0 .0 1 ) ;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 ( 2 5 .4± 1 .2 ml/k Pa· kg)明显高于仰卧位 ( 1 7.9± 0 .8ml/k Pa· kg,P<0 .0 1 )。仰俯卧位时健康早产儿的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时间常数及呼吸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俯卧位可改善健康早产儿潮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 ,降低气道阻力 ,提示俯卧位是改善早产儿肺功能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14.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是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的基础上给予间歇正压通气,通过无创途径模拟间歇机械通气,为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提供了新的选择。NIPPV在初始无创呼吸支持及拔管后呼吸支持方面较n CPAP具有一定优势,同时还有助于治疗较严重的早产儿呼吸暂停。尤其是同步NIPPV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认识和规范使用该项技术,就NIPPV在新生儿呼吸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NICU中 32~ 35孕周早产儿的安全喂养方法。经鼻留置胃管喂养 (鼻饲 ) (A组 )、奶瓶喂养 (B组 )的 32~ 35孕周早产儿各 30例 ,通过临床观察和经皮氧饱和度仪监测 ,对因吐奶引起的呼吸暂停和窒息发生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因胃食管反流引起窒息A组 6例次 ,B组未见发生。吐奶伴经皮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 80 %以下、持续 2 0s以上A组发生 17例 ,平均每例发生 3次 ,B组发生 3例 ,平均每例发生1.6次。两组经 χ2 检验 ,P <0 .0 5有明显差异。认为 32~35孕周A组发生胃食管反流明显高于B组。经鼻留置胃管可影响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Springer、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NIPPV与NCPAP治疗NRDS的相关RCT文献.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配...  相似文献   

17.
肺功能检查用于诊断5岁以上儿童哮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哮喘患儿气道内炎症和临床症状出入很大,只根据症状常不能全面反映炎症程度.应用肺功能检测可提供呼吸生理改变的信息,帮助了解疾病变化情况和评估气道炎症,动态监测肺功能还可指导临床用药及制定疗程.  相似文献   

18.
测定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早期肺功能主要指标 ,为临床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 :应用Biocore CP- 1 0 0新生儿肺功能仪 ,对 1 2 9例生后一天及 5 0例生后三天的足月新生儿进行肺功能测定。第一天组胎龄 39.2± 1 .1周 ,出生体重 3381± 2 5 8g;第三天组胎龄 38.7± 1 .1周 ,出生体重 34 5 1± 2 85 g。结果表示 :第一天组潮气量 4.6± 1 .4ml/kg,每分通气量 0 .2 1± 0 .0 8L/( mim· kg) ,动态肺顺应性 0 .1 4± 0 .0 6 ml/( k Pa· kg)〔1 .4± 0 .6 ml/( cm H2 O· kg)〕,气道阻力 3.8± 1 .9k Pa/( L· S)〔39.1± 1 9.0 cm H2 O/( L· S)〕,呼吸功 1 8.9± 1 0 .9g· cm/kg;第三天组潮气量 4.8± 1 .4ml/kg,每分通气量 0 .2 3± 0 .0 7L/( min· kg) ,动态肺顺应性 0 .1 5±0 .0 5 ml/( k Pa· kg)〔1 .5± 0 .5 ml/( cm H2 O· kg)〕,气道阻力 3.7± 2 .0 k Pa/( LS)〔38.1± 2 0 .5 cm H2 /( L· S)〕及呼吸功 1 6 .8± 9.6 g* cm/kg。两组肺功能结果均无显著差异 ( P>0 .0 5 )。本文新生儿肺功能结果似可作为新生儿早期肺功能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的婴幼儿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客观评价该药对低龄儿童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将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49名婴幼儿按年龄分为1~3岁幼儿(32例)和<1岁婴儿(17例)两组,予0.5%硫酸沙丁胺醇0.25ml/次,驱动式压缩泵雾化吸入,在治疗前及后30min分别检查其肺功能,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检查,采用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蜂流速(25/PF)和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参数反映大小气道阻力情况.结果 在幼儿组和婴儿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V-PF、25/PF和ME/NI降低,显示大小气道阻力增高,治疗后幼儿组肺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儿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予雾化吸人硫酸沙丁胺醇后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对婴儿治疗的关键是结合有效的抗炎和积极的祛痰.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经口微量喂养与鼻胃管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对早产儿开展微量肠道喂养(MEF),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对早产儿分别进行经鼻胃管和经口微量喂养[喂养量10~20 ml/(kg·d)],观察两种喂养方法中合并腹胀、溢乳、呕吐、呼吸暂停、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