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他克莫司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TAC,FK506)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65例患儿入院后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联合激素或逐渐减用激素,同时给予口服他克莫司,剂量0.1~0.15 mg/kg,每12小时1次,疗程6~24个月,并监测血药浓度。 结果 65例患儿经他克莫司治疗1~2个月后,尿蛋白逐渐减少;血清白蛋白迅速增加并恢复正常;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缓解率83.1%;显效时间为7~54 d。随访中12例出现复发。细胞亚群CD4增高时缓解率高。他克莫司药物代谢基因型为3/3型或3/1型缓解率高。微小病变型肾病(MCN)缓解率为96.4%;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为90.0%;膜性肾病(MN)为2/3;膜增生性肾炎(MPGN)为3/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为4/9。他克莫司起始剂量为0.1~0.15 mg/kg,每12小时1次,治疗浓度控制在5~10 g/L时,本组患儿可获得缓解。12例出现厌食、恶心、呕吐;1例腹痛;2例头痛;1例震颤;3例失眠;4例出现一过性Scr上升;8例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轻微增加;6例C3与α-2巨球蛋白增加。部分患儿在1周内恢复正常,其他患儿在他克莫司减药后症状消失。 结论 他克莫司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有良好的疗效,即使患儿肝功能异常、并发结核感染或有严重激素不良反应。他克莫司可替代环孢素A作为新的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利妥昔单抗或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间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分别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小剂量激素(利妥昔单抗组)和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他克莫司组)治疗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水平的变化,评估治疗总体有效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49例,其中利妥昔单抗组62例,他克莫司组87例,2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利妥昔单抗组的总有效率(70.97%)与他克莫司组(64.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利妥昔单抗组复发率远低于他克莫司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效降低(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升(P0.01),且2组对24 h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改善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肌酐变化方面,利妥昔单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肾功能稳定,他克莫司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1),提示出现肾功能损害。在不良反应方面,利妥昔单抗组主要表现为感染、输注反应,他克莫司组则表现为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血糖升高、胃肠道反应、脱发等,利妥昔单抗组的不良反应类型和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更少。结论利妥昔单抗与他克莫司均能有效缓解特发性膜性肾病,降低蛋白尿,但与他克莫司比较,利妥昔单抗具有不良反应低、复发率低、更经济便利的优点,有望成为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0例,给予他克莫司剂量0.05~0.1 mg·kg~(-1)·d~(-1),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5 mg·kg~(-1)·d~(-1)(或甲泼尼龙0.4 mg·kg~(-1)·d~(-1))。分别于治疗后的3、6、12、18个月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脂、肝肾功能、血糖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监测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谷浓度)。结果 20例患者在随访的各个阶段,监测其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糖指标的波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为(6.74±3.08)g,血白蛋白为(23.57±4.51)g/L;与治疗前比较,随访3、6、12、18个月时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下降[(3.69±2.65)g、(2.48±2.21)g、(2.19±2.10)g、(1.26±1.42)g,P0.05],血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33.16±6.87)g/L、(36.96±6.63)g/L、(37.30±7.62)g/L、(39.84±4.31)g/L,P0.05]。随访18个月时,9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8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85%(17/20);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种血药浓度他克莫司在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治经肾穿刺活检及临床诊断为Ⅱ期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患者90例分为两组,高血药浓度组: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为7.5~10 ng/mL之间(包含7.5 ng/mL),低浓度组: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控制在5~7.5 ng/mL之间。观察两组患者在病情缓解率、血浆白蛋白水平、尿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等方面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病情缓解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升高白蛋白水平方面,治疗两个月时高血药浓度组升高水平较低浓度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观察的其他月份两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少尿蛋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高血药浓度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高于低血药浓度组,但二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血药浓度他克莫司在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可以取得同等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护肾方合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2例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诊疗中心就诊,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排除继发因素,并经肾活检证实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19),两组均口服他克莫司、五酯软胶囊,治疗组加用补气活血护肾中药复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每个月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及血糖。结果:治疗6个月,治疗组完全缓解6例(26.09%),部分缓解10例(43.49%),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26.32%),部分缓解7例(36.84%),治疗组和对照组总缓解率分别是:69.58%,63.16%(P0.05)。两组血清肌酐、血糖、谷丙及谷草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合五酯软胶囊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方案,而在此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护肾方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激素分别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比较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ropathy,IMN)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3年07月~2016年03月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经肾穿刺活检术后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分别接受他克莫司、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治疗,共计63例,分为他克莫司组(A组)、环孢素A组(B组)和环磷酰胺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他克莫司组总缓解率均优于CTX组(P0.05)。环孢素A组与CTX组比较,总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能明显增加IMN患者的总缓解率,他克莫司的疗效优于CTX,环孢素A与CTX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单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NM)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病理为膜性肾病的肾病综合征患者24例,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在口服缬沙坦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他克莫司口服(起始剂量0.03-0.05 mg·kg^-1·d^-1,6个月后剂量减半),总观察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 尿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变化,观察并记录他克莫司的副作用。结果:他克莫司组经12个月治疗后,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7.54±3.31)g vs(1.22±1.11)g,P ﹤0.01],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5例(41.7%),部分缓解6例(50%),无效1例(8.3%)。对照组尿蛋白有所下降[(7.5±3.35)g vs(3.80±1.70)g,P ﹤0.01]。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8.3%),部分缓解2例(16.7%),无效9例(75%)。疗程结束时两组尿蛋白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1.11)g vs (3.80±1.70)g,P ﹤0.01],治疗组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91.7% vs 25%,P ﹤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一过性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结论:他克莫司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 IMN 肾病综合征的尿蛋白,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肾毒性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近来我们对4例应用小剂量他克莫司(TAC)治疗的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了重复肾活检,以评估其肾毒性,报道如下. 一、对象及方法 1.对象:4例自2008年3月以来在我院诊断为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应用TAC治疗后接受重复肾活检的患儿. 2.治疗方案:TAC初始剂量为0.1~0.15 mg·kg-1·d-1,有效浓度5 ~ 12 μg/L,据此调整剂量.一般在12个月后逐渐减量,总疗程18~ 24个月,根据病情疗程可适当延长. 3.肾活检:4例均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活检术,间隔时间2.6 ~ 3.4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他克莫司联合恩替卡韦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e nephropathy,HBV-MN)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患者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试验组给予他克莫司(0.05 mg· kg-1·d-1)、小剂量激素(醋酸泼尼松,0.5 mg·kg-1·d-1)及恩替卡韦(0.5 mg/d)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恩替卡韦(0.5 mg/d)单一疗法,以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来评估患者疗效.结果 在治疗第6个月及12个月试验组总缓解率分别为88.89%、94.44%,但在对照组仅38.89%、58.82%,试验组观察到尿蛋白缓解更加明显.恩替卡韦可减少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滴度,在治疗第3个月,入组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试验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因达到次要终点而退出本次试验.试验组有1例在他克莫司减量过程中尿蛋白复发.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恩替卡韦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HBV-MN,能显著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并能控制HBV-DNA的复制,是HBV-MN有效的治疗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西罗莫司治疗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武汉市第三医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确诊的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纳入标准采用2001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订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组(27例)与B组(27例)。A组采用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使用小剂量西罗莫司+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各组白介素(IL)-2、IL-13、干扰素(INF)-γ改变,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24 h尿蛋白、血糖、血药浓度等生化指标,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经过治疗3个月、6个月后总胆固醇、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前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IL-2、INF-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IL-13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B组前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略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B组总缓解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小剂量西罗莫司的三联治疗方案较他克莫司+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更加安全有效,能更好的改善胆固醇、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及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与疾病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Intubation with propofol augmented with intravenous lignocain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ixty patients of ASA grade 1 and aged 18 to 55 years were admitted to a double-blind study. Anaesthesia was induced with propofol 2.5 mg/kg after intravenous pretreatment with lignocaine 1.5 mg/kg or a similar volume of isotonic saline. The quality of subsequent tracheal intubation was graded and the pressor response to tracheal intubation assess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reatment groups.  相似文献   

15.
510例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2007年对51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duct exploration,LCDE),与同期300例开腹(opensurgery,OS)手术者比较。术前确诊者,术中直接行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前有黄疸史、胰腺炎史和(或)直接胆红素增高、胆系酶(AKP、GGT)增高者,或胆总管在0.8cm以上者行术中造影,明确有胆总管结石的切开胆总管胆道镜取石。405例置T管引流(留置T管组),105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I期缝合组)。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与OS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日、术后镇痛药使用次数、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腹。30例T管引流口靠近肋弓而引起术后疼痛,2例术后2dT管才引流出胆汁。留置T管组有2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3月后经胆道镜取石成功。留置T管组手术时间平均(110±15)min,平均术后住院8d;Ⅰ期缝合组手术时间(95±8)min,平均术后住院5d。结论LCDE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 and 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 following renal artery (RA) stent placement with and without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EPD) usage. Materials and Methods: Eighteen patients who had RA stent placement with EPD were matched to control patients (RA stent only). Blood pressure, number of hypertensive medications, an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at 3 months before the procedure and after 12 months were determined. An increase of ≥ 20% in eGFR at 12 months from baseline was defined as "improvement," decrease of ≥20% as "deterioration," and an eGFR change between those values as "stabilization" at 12 months. Results: At 12 months, stage 4 patients treated with EPD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eGFR than controls (P = .01).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 outcomes between the 2 groups.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stage 4 CRI did significantly better with EPD than those treated without i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n=45)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n=35)行单纯腹腔镜手术。结果:实验组4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118 min,平均(160±15)min;术中出血量45~280 ml,平均(140±60)ml;住院6~8天,平均(7±2)天;42例结石完全取净,结石清除率93.3%,术后无一例发生胆漏、出血、脓肿等并发症。对照组手术时间130~220 min,平均(150±30)min;术中出血量80~350 ml,平均(180±75)ml;住院8~12天,平均(9±1)天;32例结石完全取净,结石清除率91.4%,术后2例发生胆漏。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完全取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3~6个月,经胆道镜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