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并用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同样环境中进行总体功能康复和语言治疗。观察组进行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并用配合语言训练,而对照组为单纯的头针结合语言训练。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接受语言能力、表达语言能力、智商测定、构音障碍等语言功能的康复情况及语言总体康复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语言的接受、表达、理解能力、构音障碍的评估及语言康复的总体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智力的改善上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项针、头针结合语言训练等综合技术对脑瘫患儿语言功能的康复作用优于单纯头针配合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2.
金星 《中国医药指南》2014,(31):255-256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法与复方中药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以醒脑开窍针法与复方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以中药治疗,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复方中药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价值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3.
谈颅脑手术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促醒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药物促醒性治疗的疗效预测方法,旨在建立脑电图反应性与颅脑手术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预后关系.方法 将40例PVS患者按其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的脑电图反应情况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脑电图有明显反应者,乙组为脑电图无明显反应者.其后给予相同剂量的治疗,观察并分析疗效.结果 甲组12例患者中9例促醒成功,意识转清率为75%;乙组28例患者中3例促醒成功,意识转清率为10.7%:统计学分析认为甲组意识转清率明显高于乙组.结论 利用患者对促醒性药物的脑电图反应情况可以大致评价PVS患者的预后.其弥补了按Synek脑电图分级分析预后的不足,同时,进一步研究可能指导促醒性治疗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治疗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中西医结合促醒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手段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提高苏醒率、缩短苏醒时间、恢复患者意识行为较对照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促醒疗法治疗脑外伤持续性植物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针对性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21年1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80例一组。对照组予以针对性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针对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神经和运动功能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92.50%VS 81.25%,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的NIHSS评分下降,FMA及ADL评分上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评分变化幅度更大(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感觉障碍、肢体乏力、吞咽困难的中医症候积分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针对性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其神经和运动功能,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针、耳针结合醒脑开窍综合疗法治疗脑出血昏迷患者促苏醒及言语、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出血致重度脑损伤患者随机抽取56例分成两组,综合治疗组36例,单纯体针组2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良好率69.4%.对照组良好率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针、耳针结合醒脑开窍综合疗法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促苏醒及言语、肢体功能恢复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配额三针联合序贯情景视听刺激对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最小意识状态的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序贯情景视听刺激疗法,治疗组则给予醒脑开窍针法配额三针联合序贯情景视听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的苏醒率明显较高(P <0.05)。两组治疗后的行为学评估指标、EEG分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事件相关电位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配额三针联合序贯情景视听刺激治疗脑外伤最小意识状态可充分激活大脑皮质兴奋性,促进患者苏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项针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牵引组、电针组。治疗组28例采取电项针疗法配牵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28例患者痊愈1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6.42%。结论电项针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取穴少而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杜雨 《中国医药指南》2023,(13):123-126
目的 探究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共同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探究,共计纳入患者110例,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按照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治疗)和观察组(55例,常规治疗+醒脑开窍针治疗+化瘀通脉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肢体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方面评分、上肢肌力评分、下肢肌力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白细胞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白细胞介素-10、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进行治疗中应用醒脑开窍针联合化瘀通脉汤共同进行治疗,可以促使患者受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并对患者四肢功能进行改善,缓解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同时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疗效。方法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99例随机分为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组51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及甲氯芬酯。结果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治疗3个月后的有效率及促醒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促醒率无显著差异;治疗6个月促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甲氯芬酯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可提高促醒率和好转率,缩短促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杨洁  韦绪性 《首都医药》2021,(4):155-156
目的 探究醒脑开窍针合化痰通络汤辅助西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124例AIS患者(2018年6月~2020年3月),6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列为西药组,62例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化痰通络汤治疗列为中医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停药后均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泮、苯巴比妥与醒脑静联合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该用药方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脑干损伤属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脑干损伤昏迷的患者如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多数预后差。作者通过用中药活血法联合麝香冰片开窍,治疗脑干损伤昏迷,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项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伤科门诊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项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八针”治疗神经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醒脑静结合高压氧与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32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6例,高压氧治疗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及常规治疗;B组(对照组)16例高压氧治疗后常规治疗,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A组、B组的24h清醒率作比较。结果:A组患者24h内清醒率(81.4%),显著高于B组(47.2%),P<0.01,2组患者植物状态及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醒脑静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6.
潘平  鲍永峰  支宏  俞祥夏 《淮海医药》2004,22(5):354-355
目的 评价高压氧 (hyper baric oxygen,HBO)对持续植物状态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的治疗效果 ,为 PVS患者的康复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将 4 8例脑损伤后呈 PVS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加 HBO治疗组 ,通过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半定量测定及疗效评分比较。结果  PVS患者经常规加 HBO治疗比单纯常规治疗 r CBF有更显著改善 (P<0 .0 1 ) ,临床疗效评分与上述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HBO对 PVS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建议在患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实施 HBO治疗  相似文献   

17.
苏慧霞  陈艳  杨欣 《安徽医药》2020,24(1):20-23
目的探讨早期促醒康复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伴植物状态病儿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榆林市儿童医 2014年 8月至 2017年 12月收治重症病毒性脑炎伴植物状态病儿共 127例,其中生命体征稳定出院但机体功能 4周内未完全恢复、后再行促醒康复干预共 71例设为对照组,生命体征稳定后直接行促醒康复干预共 56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植物状态分级、植物状态评分、脑电图评分、脑干诱发电位评分、随访 GFMF评分及随访韦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1个月、 3个月植物状态评分[(473.71±70.16)分,(523.70±61.26)分]、脑电图评分[(4.51±1.10)分,(4.93±1.36)分]及脑干诱发电位评分[(4.93±1.36)分,(3.80±1.02)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3.60±0.81)分,(1.32±0.40)分];[(4.05±0.94)分,(2.41±0.67)分];[(4.20±1.01)分,(3.12±0.85)分]、治疗前观察组[(326.53±30.34)分,(473.71±70.16)分,(523.70±61.26)分](P<0.05);同时观察组随访 3个月、 9个月的 GFMF评分[(6.75±1.38)分,(78.59±6.50)分]和韦氏评分[(51.43±5.90)分,(98.63±16.2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8±1.44)分,(62.43±5.06)分;(48.38±5.67)分,(85.06±12.05)分](P<0.05)。结论早期促醒康复干预用于重症病毒性脑炎伴植物状态病儿可有效改善意识状态,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并有助于促进认知水平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30例单纯采用头针治疗的自闭症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总分治疗前为(62.34±1.32)分,治疗后为(45.22±1.31)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为(62.32±1.42)分,治疗后为(57.24±1.34)分,虽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法可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感知能力以及躯体运动能力,故具有临床深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