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间日疟典型发作诊断不难,不典型发作时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为了提高非典型间日疟的早期诊断,兹就我院1975~1981年经周围血片或骨髓片查出疟原虫、病程均超过3天的资料完整的94例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早期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儿非典型间日疟以其他疾病表现的特殊类型,临床诊断较困难。本文报告12例,均经查到间日疟原虫确诊。患者年龄最小30d,最大12岁。经抗疟治愈,并随访。  相似文献   

3.
26例小儿非典型间日疟漏诊病例中,6例发生在冬季和早春,23例为热型不典型或因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而干扰了病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婴幼儿疟疾、并发肺炎或肾炎性疟疾以及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主要表现的疟疾更易漏诊,因而提高对以上并发症的认识是防止非典型间日疟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输入性疟疾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1例输人性疟疾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间日疟带虫组(35例)仅存在轻度的肝损害,间日疟发作组(20例)及恶性疟组(6例)入院前误诊率分别为30%、3/6,同时二组分别有80%、4/6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间日疟发作组血小板减少程度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555,P〈0.05);恶性疟组有2例发生黑尿热,其中1例发生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是疟疾发作的标志之一,恶性疟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间日疟54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日疟是常见的热带病,临床表现典型的间日疟诊断不难,但非典型病例误诊仍时有发生。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992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经血片确诊的间日疟109例,其中误诊54例,现分析其误诊原因。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 20天-63岁,平均34岁。误诊疾病:上呼吸道感染33例;伤寒8例;急性菌痢4例;登革热3例;溶血性贫血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2例;急性肾盂肾炎1例。54例中院外误诊45例,院内误诊9例。2 误诊分析2.1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例1]男19 岁。因畏寒、发热、头…  相似文献   

6.
间日疟原虫多核和复居现象,江静波氏认为是间日疟原虫一个亚种、杨柏林氏认为是间日疟原虫固有的形态或某种变异。笔者于1984年9月在珙县王家乡对一例每日发作间日疟病人的原虫象进行了两个临床周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7.
儿童间日疟133例临床分析杨兆民陕西省商洛地区卫生防疫站(726000)间日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由于儿童间日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延误治疗。现将作者1982~1990年经血检确诊的133例儿童间日疟临床表...  相似文献   

8.
1980年冬,我院收治先天性间日疟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0天。湖北洪湖龙口公社高桥人。1980年12月8日入院,患婴11月30日午后突起惊哭不安,拒吸奶,持续2小时许渐好转。此后每隔日午后同样发作,维持时间渐延长,发作间歇时间无异常可见。入院时为第五次发作,疑间日疟,留院观察。婴母以往有间日疟史,分娩前1周内又有2  相似文献   

9.
对有发冷、发热、出汗、定时发作典型症状的间日疟诊断较易,但亦有为非典型发作的特殊临床表现的患者。现将我院1971年1月至1980年12月收治的经血涂片证实为间日疟的200例中有特殊临床表现的30例(占15%),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本组有5例,其中4例为小儿,1例成人。高热神志不清者4例,高热、昏迷、抽搐者1例。前4例随体温下降而神志转清。后1例为男性,23岁,因发冷、发热伴关节痛1天住院。入院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散发性疟疾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 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有个体差异,12例疟区发病,3例非疟区发病,10例症状典型,5例症状不典型,经抗疟治疗后痊愈。结论 近年本地区间日疟流行多以散发形式发生,有少部分症状不典型,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84年1月至1989年12月共收治1106例间日疟患者,发现有特殊临床表现者39例。现将罕见的间日疟所致特殊临床表现报道如下:特殊临床表现1.1 荨麻疹伴尿频尿急疟疾性荨麻疹一般发作1至3次。本组3例荨麻疹反复发生4次,并伴有尿频、尿急。  相似文献   

12.
周志向 《海南医学》2011,22(8):65-66
目的探讨非典型间日疟疾的误诊原因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至2010年收治住院的117例疟疾患者。结果 117例中误诊非典型间日疟39例,误诊率为33.3%,误诊病种11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误诊病例的46.2%。结论加强对不典型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不能因1、2次血涂片找不到疟原虫就排除疟疾,可用厚血片或骨髓片检测来提高疟疾确诊的水平,把疟原虫检测作为诊断常规。  相似文献   

13.
疟疾的发作是由于进入红细胞内发育成熟的疟原虫裂殖子周期性破坏红细胞所引起的。由于疟原虫的种类不同,疟原虫裂殖子在红细胞里生长成熟的时间不同,故发作的时间也就长短不一样。间日疟裂殖子发育成熟的时间为48小时,每48小时挤破红细胞释放裂殖子1次,故呈间日定时寒热发作。三日疟为72小时,故隔2天发作1次;卵形疟  相似文献   

14.
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疟疾,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及发病二次以上,并于周围血液中检见疟原虫者;或有典型的发病史及临床症状,发作三次以上,白细胞总数减少,虽未找见疟原虫者均列为本文观察对象。本组疟疾患者14例,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16—51岁;三日疟者1例,间日疟者13例;初发3例,连年复发者11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抗疟运动,有不少间日疟患者临床发作不典型,尤其是儿童患者多见。为了探讨其发作规律,现将200例儿童间日症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结果 1、调查对象:对来自疟原虫镜检站1~15岁的发热病人采血镜检,发现疟原虫者,随机作为调查对象。并给于氯、伯八日正规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洪美蕊 《河北医学》1996,2(5):515-516
先天性间日疟的临床护理(321400)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洪美蕊间日疟是感染间日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以间歇性发热、寒战、出汗、贫血和脾肿大为其临床特征。先天性间日疟是因母体怀孕时感染间日疟,疟原虫在胎盘滋生,引起胎盘病变从而传至胎儿;或在分娩时通过...  相似文献   

17.
间日疟为主要的疟疾类型之一,地理分布广,是现今控制和消除疟疾的重要挑战之一。相关文献显示,无症状和亚显微镜检测密度带虫者比例高,间日疟更易于传播,不同地区间日疟遗传结构有差异、交叉感染和复发趋势明显,且能够引起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间日疟感染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本文综述了东南亚地区间日疟流行情况及其检测、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不同种族之间P450基因多态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并直接影响约90%临床常用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和转化。英国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分析提示,目前广泛用于根治间日疟患者的伯氨喹啉药物已经不再适合临床用药,其理由是全球间日疟患者中有超过20%存在CYP2D6基因代谢受损,导致对患者肝脏内潜伏期的休眠子根治无效,同时还有14%的间日疟患者存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导致溶血,两类患者合计超过间日疟患者总数的34%。由此,改变了过去认为氯喹合并伯氨喹啉根治间日疟患者效果不佳是由于产生抗药性的看法。广西上林县发现非洲输入性间日疟患者采用标准剂量氯喹合并伯氨喹啉多次根治后仍然出现反复发作现象,经检测发现是由于CYP2D6基因代谢受损导致。研究小组尝试采用青蒿素类药物与阿奇霉素配伍进行根治后,至今2年多未见再复发。因此,对间日疟患者经常规根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开展CYP2D6检测。同时研究开发新的间日疟根治药物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 方法 磷酸萘酚喹总量 10 0 0mg( 10片 ) 2d分服 ,首剂服 6片 ,第 2d服 4片治疗恶性疟 ,60 0mg顿服治疗间日疟。 结果 恶性疟和间日疟分别治疗 91例和 78例 ,临床治愈率均为 10 0 % ;其退热时间各为 ( 3 3 88± 2 0 3 0 )h和 ( 2 0 3 1± 9 84)h ;疟原虫转阴时间各为 ( 5 4 67± 12 5 6)h和 ( 4 4 5 1± 10 15 )h。完成 2 8d随访 ,恶性疟和间日疟各 64例和 5 0例均无复燃。 结论 磷酸萘酚喹片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副反应轻等特点。鉴于部分病例退热和原虫转阴时间缓慢 ,建议与青蒿素类速效药物联用 ,取长补短 ,达到减少剂量 ,缩短疗程和延缓抗性产生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概论由间日疟原虫引起的高热、谵妄、昏迷为主的脑型疟疾,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实际上,间日疟或者恶性疟,其引起的脑部状的急性发作,在病程经过与治疗方面大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