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肠粪性穿孔的诊断与治疗(附五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粪性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81年~ 2 0 0 0年 5例结肠粪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 ,主要临床表现为便秘、腹胀、腹痛 ,X线显示膈下游离气体。所有病人均手术治疗。 1例作左半结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 ,2例作左半结肠切除加横结肠双腔造口术 ,2例作穿孔修补加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 1例术后 2 3小时死亡 ,4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结肠粪性穿孔临床罕见 ,术前诊断很困难 ,腹部X线及腹腔穿刺对诊断可能有帮助。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经确诊一般多需急诊手术.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虽然高度考虑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但X线检查"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腔试验性穿刺也未抽出"胆汁样混浊液体或食物残渣",由于证据不足,外科医生往往不敢轻易下诊断和不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为了解决这一临床难题,1989年5月至2006年10月,对收治的338例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中的63例X线气腹征和腹穿均阴性的病例,采用人工气腹的方法 ,使本组X线气腹阳性率又提高了71%,为确定诊断及手术探查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怀疑溃疡病穿孔者,X线查不到膈下游离气体或仅查到某些间隙积气时,如何判定X线诊断是个难题。本文重点探讨:①对腹腔无(或少量)游离气体的检查方法和意义;②几种特殊检查法的应用;③X线检查的临床价值。资料分析对我院连续4年间收治溃疡病穿孔420例(单纯透视检查269例,摄片检查65例,未行X线检查86例),结合10例实验性气腹的对照,观察分析如下。一、气腹的阳性率:本组经X线检查的334例中,有气腹者247例(73.9%),其平均X线检查就诊时间为10.5小时,最早者0.5小时,最迟者5天;无气腹69例,其X线就诊时间多数较晚,24小时以上者近占半数(33/69)。10例实验性气腹(足月死婴腹  相似文献   

4.
1981~1983年我们共作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核素~(113m)In扫描160例,其中怀疑上消化道穿孔者15例,通过实践基本上提出了这方面的诊断依据,起到了诊断与鉴别诊断作用,使临床难以诊断的6例急腹症得以明确诊断,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5例怀疑上消化道穿孔者中,9例有气腹,5例X线报告膈下无游离气体,1例可疑膈下有游离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特点分析,探讨其CT诊断价值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经手术证实的30例胃肠穿孔患者的CT资料,观察隔下游离性液、气体分布及量的多少,邻近腹膜及器官轮廓的改变。结果30例中,外伤性穿孔10例(其中7例闭合伤均为小肠穿孔,穿通伤3例为胃和横结肠穿孔)、消化道溃疡穿孔8例、阑尾炎穿孔6例、胃窦癌穿孔2例、腹股沟嵌顿疝穿孔2例、先天性巨结肠穿孔1例、乙状结肠癌穿孔1例。CT检查可见隔下不同量的游离液、气体,邻近穿孔周围的系膜脂肪混浊、密度云絮状增高,邻近器官轮廓模糊。结论CT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消化道穿孔,对部分患者的穿孔部位及病因有提示性诊断价值,对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判断愈合。  相似文献   

6.
腹腔游离气体与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回顾1998年1月~2002年12月间我院经X线诊断为膈下游离气体的162例病人,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病人分别在外科、妇科、急诊科、内科、儿科就诊,经过立位腹部透视或拍摄腹部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住普外科或急诊科观察室。年龄15~75岁,男121人,女41人。出院时确定气体来源为:胃穿孔18例(11.1%),十二指肠穿孔112例(69.1%),结肠穿孔8例(4.9%),小肠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对下肢线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我院CT与MR诊断线状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30例行CT检查(做CT三维重建),10例MR检查,10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所选病例外伤X线首次平片均未显示明确骨折线,30例行CT检查,其中26例均清楚显示骨折线及小骨片;3例未见骨折,1例见线状影,骨折不明确。10例MRI检查,显示骨挫伤9例、骨折9例;1例CT见线状影,MR表现正常。结论:骨外伤影像诊断中,CT与MRI对X线平片不易发现下肢线状骨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常见病,肠阿米巴病与克罗恩病相对而言较少见,而三者的X线表现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难以分辨,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分述如下。1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腹部X线透视可发现有无肠梗阻及中毒性巨结肠;膈下的游离气体是否出现,鉴定有无肠穿孔发生。钡剂灌肠造影是检查本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了解结肠受累范围和程度,以及回肠末段情况,有无瘘管、息肉、癌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X线、CT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我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脊柱结核患者的X线、CT及临床资料.结果:术前X线发现病灶188例,其检出率94%(188/200),CT发现病灶200例,其检出率100%(200/200).脊柱结核X线及CT表现一致,即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及冷脓肿形成.CT尚可观察X线难以现察的椎管、脊髓受累情况.结论: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CT更优于X线平片,其X及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不难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穿孔患者的术前MSCT影像资料,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分析穿孔征象,定性及定位的诊断准确性。结果〓25例患者中,胃、十二指肠穿孔18例,空、回肠穿孔2例,结肠穿孔3例,阑尾穿孔2例。MSCT术前诊断穿孔的正确率为100%(25/25),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6%(24/25)。CT诊断胃肠道穿孔的直接征象为肠壁连续性中断12例(48%)。间接征象包括腹腔内游离气体23例(92%),穿孔部位周围的炎症渗出改变25例(100%),腹腔积液12例(48%),局部胃肠道管壁增厚13例(52%),小网膜囊积液3例(12%),阑尾周围脓肿2例(8%),弥漫性腹膜炎2例(8%)。结论〓MSCT对胃肠道穿孔的定性和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超声表现特征,评价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分别计算超声对十二指肠溃疡、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及局部包块的检出率,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腹腔游离气体18例,腹腔积液25例,腹部包块14例。X线平片或透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21例,未能显示腹腔积液及腹部包块,更无法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直接征象。结论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超声在显示腹腔游离气体方面与X线检查相当,还可显示腹腔积液、肿块等X线无法显示的间接征象,尤其是可部分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直接征象,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30岁,最大51岁。有溃疡病史3例,1例发病前有饮酒史。腹痛距就诊最短时间为30分钟,最长时间10小时。腹腔穿刺阴性3例,1例有少许液体,腹透均未见游离气体。4例均经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穿孔直径1mm2例,2mm 及7mm 各1例。方法介绍:对可疑有溃疡病穿孔病人,先经腹透或腹部平片检查证实无游离气体,插入胃管,注入空气300~500ml 后病人取立位或坐位,间隔10分钟腹透一次,连续3次未得气腹征为阴性,可排除穿孔。本组4例均在第1次即获得气腹征。体会:溃疡病穿孔患者宜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可危及病人生命。但部分病人穿孔前无溃疡病史,又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有意义的气腹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3.
CT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20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X线片、CT平扫及三维重建影像学检查,根据CT图像将胫骨平台划分为三个区域(三柱),并据此分型,统计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发病率,并将结果与X线片分型(Schatzker分型)及术中所见对比,分析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 结果 20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有21例X线片诊断结果与CT不符:其中5例无法确定诊断,16例分型错误.202例经CT或三维重建均获诊断分型.CT发现后柱骨折的患者为47例(23.2%),均与术中诊断符合.X线与CT分型符合率为89.6%,主要原因为X线片很难发现后柱平台骨折. 结论CT三维重建影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正确分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并不罕见,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三柱分型能帮助我们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造影、CT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对结肠癌和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结肠癌及IBD患者资料,其中结肠癌41例,溃疡性结肠炎(UC)29例,克罗恩病(CD)22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均行X线造影、CT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比较术前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造影和结肠充盈超声对CD、UC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CT检查(P <0.05),X线造影与结肠充盈超声对CD、UC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种检查方法诊断CD、UC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3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造影、CT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对结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对IBD诊断的特异度亦无明显差异,但对IBD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X线造影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对10例结肠脾曲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和便秘,易误诊;有8例病人通过X线钡灌肠造影诊断,有2例通过螺旋CT气钡双重成像诊断,均可显示结肠脾曲过高,迂曲成角甚至扭转,合并横结肠过长; 10例病人通过手术松解结肠脾曲,切除冗长结肠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结肠脾曲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性结肠脾曲固定点过高、横结肠冗长、横结肠左角狭窄的疾病 ,易误诊,诊断主要依据X线钡灌肠造影,手术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CT检查技术对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X线平片诊断可疑或阴性而临床体格检查怀疑胫骨平台骨折的30例患者均行膝关节CT扫描检查.对全部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X线平片相对照. 结果 可疑骨折的30例患者行CT扫描,25例可见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对临床体检可疑而X线平片未能确诊骨折患者的检出率为83.3%. 结论 CT检查对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当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平片无法确诊者应进行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17.
小肠穿孔     
本文分析了78例小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征,并对治疗及合并症的处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小肠穿孔以13~25岁常见。病因以伤寒多见(66.67%),穿孔部位以回肠多见(92.31%)。小肠穿孔很少见到象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板状腹,且X线膈下游离气体阳性率亦比后者低。因小肠穿孔目前尚缺乏定位诊断方法,故误诊率较高,本组误诊28例(35.89%)。对小肠穿孔应及早手术。本组中手术时间在穿孔后48小时以上者,其死亡率是24小时内手术的8.6倍,手术时机与死亡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在手术治疗中,作者强调了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和全身的支持疗法。本组死亡11例(14.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成人结肠冗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成人结肠冗长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81%)有顽固性便秘,11例(34%)有腹痛、腹胀,6例(19%)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25例经X线钡剂灌肠透视确诊。17例为结肠冗长症Ⅰ型,5例为Ⅱ型,10例为Ⅲ型。本组行乙状结肠切除15例;右半结肠切除2例;降结肠、乙状结肠切除,将脾曲横结肠向下游离与直肠上端吻合5例;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切除,再将横结肠右半拉下与直肠上端吻合7例;全结肠切除,回肠末端与直肠上端吻合3例。术后随访3个月~4年,疗效满意。结论经X线钡剂灌肠可确诊成人结肠冗长症;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脊柱损伤的影像诊断是临床治疗主要依据,准确的影像诊断是正确治疗及正确评价预后的关键[1].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因影像重叠对骨折的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CT不仅可弥补X线平片的不足,同时可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特殊的指导意义.笔者从X线平片、CT的影像学诊断角度,对46例胸腰椎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5~1999年收治并经手术治疗证实的成人肠套叠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7~72岁,平均40.5岁,病程4小时~1年半,平均16天.入院时腹痛18例,腹部包块8例,恶心、呕吐7例,粘液血便3例,大便潜血(+)6例,肛门无排气排便5例,腹胀6例,肠型、肠蠕动波3例,腹膜刺激征1例(该例同时有腹痛、腹部包块、血便).18例均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5例表现肠管胀气,7例有液气平面; 行B超检查9例,8例发现腹部包块,其中3例有"靶环征"、"套筒征"; 3例行CT检查,1例表现"靶征",2例有肾形肿块; 1例行钡剂灌肠造影,提示杯口状充盈缺损; 全部病例均未作钡餐检查.术前确诊8例,诊断为肠梗阻6例,腹部包块待查2例,慢性阑尾炎1例,肠扭转1例.18例均经剖腹探查术确诊.套叠类型: 回肠-回肠型7例,空肠-空肠型、回肠-结肠型、结肠-结肠型各3例,盲肠-结肠型2例.由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者15例,占83.3%,原发性肠套叠3例,占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