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行静脉穿刺输液时,当穿刺见有回血后放松止血带,出现局部肿胀,溶液不满或滴速慢但有回血时,有人认为静脉穿刺失败,拔出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而这时采取不拔出针用转动头皮针的方法补救,大部分是成功的。在1995年中行静脉穿刺时,遇到上述溶液外漏情况258例次.用转动头皮针的方法补救,成功232例次,成功率为91%。1、操作方法在静脉输液穿刺时,发现溶液外漏,局部肿胀、疼痛,溶液不滴或滴速慢,但有回血时,即右手持头皮针柄,将头皮针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如果已用胶布固定的,可关闭输液器开关,解除固定头皮针的胶布,再将头…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静脉输液进行穿刺时,经常会遇到针入血管后不回血的现象,特别是当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末梢循环不良、血容量不足、使用小型号针头输液器等情况时更易发生.不回血会误认为针头没进入血管而反复进针,或拔出针后重新穿刺,给患者造成了痛苦,降低了工作效率,更有可能耽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时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长期或反复静脉穿刺有可能造成静脉炎 ,分析其原因除与药物刺激 ,血管壁弹性及无菌操作有关外还与针头进入血管内的长度有关 ,我们对输液时两种不同进针长度对血管壁影响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住院病人 6 2例 ,年龄 30~ 4 0岁 ,取同一种药物 ,选择双侧肢体同部位血管进行输液滴速 30滴 分钟 ,滴注 2h后连续 10次肉眼观察 ,当出现血管阻塞、管周淤血、静脉炎时治放弃治疗。1.2 操作方法 选 6号输液头皮针 ,直接进针 ,观察组单日在左侧手背浅静脉穿刺见回血后进针 …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拔管后针眼局部止血时间延长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比静脉留置针头和普通头皮针头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避免留置针头拔针后出现针眼局部出血现象。方法:将270例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5例,A组采用普通头皮针头静脉输液,B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头输液,观察两组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结果:拔针后A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中有102例<3min,占多数,超过5min只有1例,而B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病人中只有34例<3min,超过5min却有16例,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时,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应延长,一般不少于8min,避免由于局部按压时间不足而引起针眼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输液调节器位置与静脉回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时见回血是判断针头是否在血管内的可靠依据。在实践中 ,有时遇到针头进入血管后却无回血 ,致护士误判 ,引起穿刺失败 ,增加患者痛苦 ,在临床实践中 ,我们发现调节器关闭时放置的位置不同 ,静脉回血量也不同。本文探讨一次性输液调节器位置与静脉回血的关系。1 方法随机选择需输液治疗的患者 5 0例 ,男 31例 ,女 19例 ,年龄 2~ 80岁 ,平均 43岁。应用江苏省武进亿乐注射器厂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 ,其终端接头至莫菲滴管长为 130cm ,对每例患者各进行 10次静脉穿刺 ,输液调节器夹置于距输液器终端接头分别为 2 0~110cm ,每隔 10…  相似文献   

6.
李佩兰  黄坚彤 《吉林医学》2012,33(22):4847-4848
目的:探讨成人患者在门诊使用5.5号针头输液对滴速控制的效果。方法:将16万门诊成人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万,其中试验组使用5.5号针头输液,对照组使用7号针头输液,两组在静脉穿刺后均常规调节滴速与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及输液后15 min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输液期间及输液后15 min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在门诊为成人患者输液使用5.5号针头能提高滴速控制的准确性,有效避免患者自行调快滴速现象,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病人对不同拔针方法的疼痛反应及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情况。方法:对200例住院输液病人进行同体双侧手背部位静脉穿刺后拔针对比观察,专人操作。左侧采用旧拔针法(对照组,用无菌干棉签横向按压穿刺点皮肤针眼处,迅速拔出针头);右侧采用新拔针法(观察组,迅速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签按静脉血管方向同时按压静脉血管针眼和皮肤针眼两处)。结果:对照组疼痛反应及局部淤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新拔针法能显著减轻病人的疼痛,并能将静脉穿刺后局部淤血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1997年本院儿科在新生儿监护室推广使用了套管针静脉输液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婴60例,女婴40例,体重1.2~2.5 kg之间,年龄为生后30 min至2 d。入院时多生命垂危,体温不升,部分患儿伴有呼吸困难,不能主动吸吮,所有患者均需持续静脉输液,进行监护治疗。随机选择50例患儿采用套管针静脉输液,另50例使用常规静脉穿刺法。1.2 套管针使用方法参照张家荣等[1]报道的方法并结合低体重儿的实际情况,一般选择24G的套管针。首先准备欲输注的药液,使套管针与一次性输液器或微量泵连接,排尽空气备用。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下列穿刺部位:①头皮:在无产瘤或产伤的情况下,应首选头皮静脉。因此处易于长期固定,易观察。②四肢末端:尽量选择较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处。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面的直径不小于8 cm,皮肤消毒后,在血管上方直接进针,进针角度为15°~30°,穿刺的速度不能过快,见回血后再进针0.2 cm,然后退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局部固定并接通输液器或微量泵,适当调节滴速后进行连续输液。当日静脉输液结束后,可将套管针保留于静脉之中,为防止针内凝血,输液结束后均用无菌生理盐水2ml正压封管,并每隔6~8 h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1次,以保持套管针通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最佳拔针方法.方法 将我校附属医院门诊的623例需输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209例,先关闭输液管调节器再拔针;B组206例,不关输液管调节器拔针;C组208例,拔针前先关闭输液管调节器,再反折末端输液管,拔针同时松开反折输液管.观察3组拔针后输液管回血、针头滴液及滴血情况.结果 C组拔针后输液管回血、针头滴血及滴液情况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静脉输液中采用拔针前先关闭输液管调节器,再反折末端输液管,拔针同时松开反折输液管的方法拔针后输液管无回血,针头无滴血滴液,拔针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静脉穿刺不易回血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穿刺成功的标志是 ,当穿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静脉血管后见回血 ,松开调节夹后药物滴入通畅且穿刺部位无隆起、疼痛 (刺激性强的药物可有轻微疼痛或局部皮肤微红 )。但有时穿刺针头刺入静脉血管内仍不见回血或回血极慢 ,多见于长期卧床病人、周围循环不良病人、老年病人 ,输液器调节夹离针头太近等。有时穿刺不见回血 ,护士凭经验判定穿刺针在血管内 ,试滴大部分成功 ,但有少数开始滴入时液体即外渗 ,局部隆起 ,药物渗入皮下可引起组织坏死 ,此方法不可取。穿刺时如不见回血 ,拔出再穿 ,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如何才能做到一针见血 ,提…  相似文献   

11.
静脉穿刺成功的标志是当穿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静脉血管后见回血,松开调节夹后滴入通畅且穿刺部位无隆起、无疼痛(刺激性强的药物可有轻微疼痛或局部皮肤微红).但有不少时候尽管穿刺针头刺入静脉血管却仍不见回血或回血极慢.  相似文献   

12.
使用一次性输液管输液时,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而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现将几种常见输液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液体不滴或滴速太慢①针头滑出血管外:液体进入皮下组织,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应立即拔出,重新行静脉穿刺。②针头阻塞:把输液管的开关移到茂菲滴...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因头皮静脉细且可见血管少,故长期进行输液者,常需穿刺毛细血管,而按传统穿刺见回血法易导致穿破血管。我们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发现用直接观察毛细血管法进行穿刺输液成功率很高。现介绍如下。 首先按输液常规操作进行,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好,在调节器下方10 cm左右用左手反折输液器。常规备皮消毒后,在毛细血管上方穿破皮肤后平行进针,将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再松开手折的部分输液管,以加大输液管内压力,然后再慢慢向表浅的毛细血管进针,且观察血管,如前方毛细血管突然不见或马上变色,即为穿刺成功。此时打  相似文献   

14.
常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按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一次性排气完毕后选择血管,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患儿头皮静脉显露不清,血管充盈不足,静脉压低,血管细,静脉穿刺时回血慢或不见回血,使判断错误而导致穿刺失败。近年来,笔者采用输液瓶放低穿刺法穿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明显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周围静脉输液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静脉穿刺待液体通畅后,只用胶布固定穿刺部位,常会出现如皮针头在血管中而针柄却悬空或恰好在关节处,不易固定,稍微动一下针头就容易穿破血管,造成液体渗出的现象[1].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多次静脉穿刺或化疗药物的刺激使局部静脉硬化或痉挛临床较为常见,虽然静脉穿刺成功,但存在滴速缓慢、输液时间延长,影响治疗或增加病人痛苦.如用深静脉穿刺,感染机会较多,穿刺费用高,手术较普通静脉穿刺复杂,安全系数也较普通静脉穿刺为低,病人也不愿意插管.我院利用普鲁卡因扩张血管的作用,增快输液速度效果甚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的一种主要手段,穿刺后的回血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来,一次性输液器以其能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等优点,被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因其为聚氯乙烯材料所制,受气温影响较大;又因其管腔小,管壁弹性差,在临床应用中特别是老年血液黏稠、小儿血管较细以及脱水循环衰竭患者的静脉输液,穿刺后不易回血或回血不畅,冬季较甚,常使操作者误认为未刺人血管内,重复在皮下穿插,造成静脉穿刺的失败。这样不仅影响了护理质量,而且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应有的痛苦。我们在一次性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上3cm~5cm处增加了一调节器,可有效增加静脉穿刺后的回血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镁极化液使用不当 ,可造成医源性疾病 ,须重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与技术操作有关的问题及处理1.1 疼痛 因镁极化液进入血管后 ,刺激血管壁平滑肌痉挛 ,使局部血管收缩 ,疼痛常以注射点为起点 ,沿静脉上行并向肩背部放射。护士应选粗而直的血管 ,穿刺小血管时用 6号以下小针头 ,并控制滴速。天冷或剧痛时可热敷并经常更换穿刺部位。1.2 液体外渗 外渗可致局部疼痛 ,肿胀可造成局部皮肤青紫、瘀斑 ,重者皮肤坏死。因此 ,穿刺完毕 ,检查回血是否良好 ;经常巡视 ,一旦外渗 ,停止输液 ,给 5 0 %硫酸镁湿热敷。1.3 发热反应 操作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妇静脉输液固定新方法在防止活动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头滑出血管外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静脉输液产妇1000人次,分为两组,试验组500人次用新方法固定,对照组500人次用常规方法固定.结果 试验组在活动时穿刺部位疼痛和针头滑出血管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 产妇静脉输液固定使用新方法减轻了输液过程中穿刺部位疼痛,避免了针头滑出血管外,保证了输液的顺利.  相似文献   

20.
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刺时针头见回血明显且便于固定,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结论浅静脉逆向输液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