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我院收治的37例VAP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菌43株,占9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见,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G+)菌5株,占10%,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8例,占22%.G-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定、氧氟沙星较敏感,G+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 ICU中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高,应根据本地病原菌及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我院PICU近 2年来 44例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病原学及致病相关因素。 方法  总结 2年来PICU 44例VAP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 结果  MV≥ 48h 6 3例 ,诊断VAP 44例 ,发病率 6 9 8%。主要病原是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 结论  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PICU呼吸机相关肺炎44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总结我院PICU近2年来44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及致病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年来PICU44例VAP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论:MV≥48h63例,诊断VAP44例,发闰率69.8%,主要病原是铜绿假单胸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有关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VAP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8例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 56例,发病率为40.6%.在营养不良、反复气管插管、反复吸痰、留置胃管、体位、肺透明膜病、胎龄、出生体重、插管天数、住院时间方面,VAP患儿与非VAP患儿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56例VAP患儿中,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48例(86%).VAP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结论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插管、留置胃管、采取半卧体位可以降低VAP的发病率,耐药性条件致病菌的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高原地区儿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VAP 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1 年6 月至2013 年6 月PICU 中 94 例VAP 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94 例VAP 患儿中,单一细菌感染22 例(23%),72 例(77%)为混合感染,混合感染菌株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与鲍曼不动杆菌两种细菌最为常见(17 例,27%)。分离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 菌)139 株(78%),以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G+ 菌)次之(26 株,1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13 株,7%)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多数G- 菌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铜/舒巴坦、亚胺培南高度敏感。G+ 菌存在多重耐药(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对其有效。结论 高原地区VAP 的病原菌多为G- 菌,具有混合感染和耐药性,这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制定VAP 的重点防控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肺炎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我院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生情况、病原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间164例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VAP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VAP发生率25·2%。VAP患儿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主要病原体为假单胞菌。VAP患儿脏器功能衰竭的数目及心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插管次数和机械通气时间影响VAP的发生,重要脏器的功能影响VAP的预后。应有针对性地对VAP患儿进行监控,并根据病原学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随着呼吸机技术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的日益推广应用,呼吸机相关性疾病成为制约成活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全球性细菌耐药现象的普遍出现,感染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大规模细菌监控,对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科3年多已确诊为VAP的33例新生儿致病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为本病防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呼吸机技术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抢救过程中的日益推广应用,呼吸机相关性疾病成为制约成活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全球性细菌耐药现象的普遍出现,感染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大规模细菌监控,对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分布、耐药特点及相关易感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0年9月ICU病房患儿321例,诊断为VAP 79例,采集VAP患儿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相关易感因素。结果小儿VAP发生率为24.6%;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氏不动杆菌、不动杆菌等);其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67.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低(18.5%);相关易感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抗生素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有无鼻饲、是否进行体外插管操作等。结论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概率较高,应及时、准确掌握VAP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并对其相关易感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肺炎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呼吸机相关肺炎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100045)陈贤楠耿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1]是指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48小时以后而发生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小时以上发生新的病情变化,临床高度提示为一次新的感染,并经病原学证实者。呼吸机相...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机械通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存活率,但其并发症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又是导致新生儿机械通气失败的主要因素[1].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NICU进行机械通气78例患儿中并发VAP 33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方法以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ICU机械通气患儿为对象,分析VAP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学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55例机械通气患儿中,34例发生vAP,发生率为62%,早发性病原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晚发性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高。结论明确VAP的发病因素和致病菌,有利于合理应用抗生素和防治VAP。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细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临床病原学特点、耐药性及预防措施,为选择抗生素治疗VAP提供依据。方法将2002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NICU收治的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273例患儿按机械通气(MV)时间分为2~4d组(155例)、〉4~7d组(80例)及〉7d组(38例)。VAP原发病:肺透明膜病49例,重度窒息4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36例,反复呼吸暂停19例,外科术后12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统计并比较各组VAP的发生率,并就引起肺炎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73例进行MV的患儿中128例发生了VAP,发生率为46.9%。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1.3%,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为多见。结论缩短MV时间,注意无菌操作,可减少VAP的发生率。正确合理选择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可提高MV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新生儿病房使用呼吸机患儿送检深部痰标本123份,接种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对生长优势菌(>2 )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根据NCCLS标准进行判断。结果获得阳性标本54例,共分离出致病菌60株,占致病菌前五位的细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5.0%)、大肠埃希氏菌(16.7%)、念珠菌(13.3%)、铜绿假单胞菌(11.7%)、鲍曼氏不动杆菌(6.7%)。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对AMP、CZ、CXM、CFP、PRL、CTX、CAZ、CRO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90%,铜绿假单胞菌对SXT的耐药达71.4%。对于产ESBLS株,仅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高度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已成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小儿VAP的发病率将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而显著增加,是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VAP诊断标准尚未完全规范化,故其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引起VAP的主要病原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治疗VAP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要求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近年,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因其具有可靠的诊断及特异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对VAP的诊治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小儿VAP的发病率将随着呼吸机的广泛应用而显著增加,是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VAP诊断标准尚未完全规范化,故其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引起VAP的主要病原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治疗VAP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要求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及药敏试验。近年,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因其具有可靠的诊断及特异的治疗效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技术,对VAP的诊治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80年代中期随着呼吸机在危重病房的普遍应用,大量危重病患者生命得以支持,但也带来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医源性临床病理综合征。此综合征的其他名称有呼吸机获得性肺炎(VAP)、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呼吸机诱发肺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随着现代儿科急救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作为NICU内主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已日益受到重视。由于VAP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关于VAP的高危因素研究较少。该研究旨在初步探讨VAP的发病率﹑病原学和高危因素, 为VA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呼吸机治疗的106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VAP发病率为41.7%,单因素分析发现早产儿、低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原发肺部疾患、再插管、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等因素与VAP有关(P<0.05)。Logistic回归确定机械通气时间、原发肺部疾患、再插管、有无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为VAP影响因素(P<0.05)。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76.9%)。结论:致病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VAP的高危因素众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外部环境与患者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VAP的最佳策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49-552]  相似文献   

19.
儿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院ICU近年来呼吸道定植菌的变迁和指导机械通气相关肺炎 (VAP)的抗生素治疗 ,对自 1995年起对ICU中机械通气 (MV)病例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学的系列监测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ICU住院的MV≥ 4 8h患儿。将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 3组 :A组 :1995~ 1996年 ;B组 :1997~ 1999年 ;C组 :2 0 0 0~ 2 0 0 1年。二、一般资料  7年中 6 36例使用MV治疗 ,平均MV时间 5 .76d。其中≥ 4 8h 4 4 4例 ,符合VAP诊断标准 15 9例 ,VAP总发病率为 35 .8%。V…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为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特点,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122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结果显示共有51例患儿发生VAP,发生率为41.8%,病死率为21.6%,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80.4%,其中以铜绿假单孢杆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多见,提示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重视VAP,积极减少VAP发生率,正确合理选择抗生素,以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