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生儿肺出血仍是新生儿期主要的危重疾病及死亡原因之一.新生儿肺出血可能主要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感染、寒冷损伤、围生期缺氧缺血性损伤及低体温等有关.目前在治疗方面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机械通气和呼吸道应用止血药.虽然对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总体仍缺乏可靠的研究结果,尤其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缺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婴儿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远期疗效 ,将 10 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5 0例应用脑活素治疗 ,治疗组 5 0例在此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评分≥ 35分 38例占76 % ;<35分 12例占 2 4 % ;DQ≥ 80分 36例占 72 % ;<80分 14例占 2 8% ;治疗组NBNA评分≥ 35分 4 5例占 90 % ;<35分 5例占 10 % ;DQ≥ 80分 4 6例占 92 % ;<80分 4例占 8%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认为婴儿氧舱治疗HIE疗效满意 ,降低了致残率及死亡率。婴儿氧舱治疗新生儿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 ,降低病死率。 方法  对 1992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期间死于肺出血的 5 6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儿病程中均出现口、鼻腔或气管插管内出血 ,2 1例经尸检证实有肺出血。回顾性分析显示 :91 3%患儿伴有肺炎、败血症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感染史 ;76 %患儿伴有宫内窘迫、分娩异常或窒息等围生期异常史 ;5 8 9%患儿伴有低体温 ;5 0 %患儿为早产儿和 /或低出生体重儿。 结论  严重感染、围生期异常、寒冷、早产儿和 /或低出生体重儿是引起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 ;早插管及加强呼吸道管理可降低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并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及其意义 ,对HIE并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HIE并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主要有缺氧(83.3% )、早产 (5 0 .0 % )、过早喂养 (75 .0 % )、低体温(6 6 .7% )。认为HIE并消化道出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全面认识有助于预防消化道出血 ,对改善新生儿HIE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河南沈丘县人民医院儿科!466300@罗玲 $河南沈丘县人民医院儿科!466300@李海莹  相似文献   

5.
低体温新生大鼠肺内组胺变化与肺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生儿低体温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仍较常见 ,重症可致肺出血、微循环障碍、凝血功能紊乱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因低体温引起新生儿死亡中以肺出血为最常见 ,约占 5 0 % [1] 。但迄今为止低体温引起肺出血的机制还不甚明了。一些研究表明低体温时肺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 ,低体温本身可造成肺损伤 ,严重者可致肺出血[2 ] 。本研究通过监测低体温时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组胺含量的变化 ,并结合肺组织病理改变 ,探讨低体温时组胺在肺损伤发生上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 :选用健康 2周龄Wistar大鼠 36只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出生24h内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与死因,并推测其与胎儿肺出血的关系.方法 选择114例出生24h内即发生肺出血的新生儿,根据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4例患儿的肺部病理检查结果,点状肺出血6例,局灶性肺出血印例,弥漫性肺出血48例.28例于生后0~6h,71例于生后7~12h,15例于生后13~24h内发病.肺出血病因中缺氧因素110例,包括吸入性肺炎6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青紫型复杂心脏畸形7例、肺膨胀不全7例、新生儿窒息7例、其他原因缺氧3例;感染因素4例,病因均为宫内感染所致败血症.肺出血患儿死亡因素中缺氧因素113例,包括肺出血74例、吸人性肺炎1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青紫型复杂心脏畸形7例、肺膨胀不全2例、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窒息1例;感染因素I例,为宫内感染所致败血症.82例有宫内窘迫史,在直接死于肺出血的74例中,3例有宫内窘迫史,且出生数分钟即死亡.结论 出生24 h内新生儿肺出血病因及死因均以缺氧因素为主,大多有宫内窘迫.其中3例弥漫性肺出血患儿于出生数分钟即死亡,从而推测出生24h内新生儿肺出血,有相当部分可能为胎儿肺出血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5 0例新生儿危重症儿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5 0例均来自住院病例 ,男 40例 ,女 10例 ,<72h 36例 ,>3d 14例。孕 <37周 9例 ,~ 42周 38例 ,>42周 3例。体重 <2 5 0 0 g 2 2例 ,~ 40 0 0 g2 8例。二、机械通气对象  1.主要疾病及并发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4 1例 ,其中并心衰、呼衰及肺出血 2 2例 ,并单纯呼衰 19例。重症肺炎 6例 ,其中并心衰、肺出血 4例 ,呼衰 2例。新生儿硬肿症 2例 ,均并呼衰、肺出血。化脓性脑膜炎并心衰、呼衰、脑水肿 1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因.方法 选择1958年5月至2004年4月46年期间,我院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病例788例,将肺出血按不同病理表现分为点状肺出血、局灶性肺出血及弥漫性肺出血,以此进行临床与病理诊断资料统计,并结合发病机制做进一步分析、明确肺出血病因.结果 本组每例肺出血患儿均有多种疾病共存,临床与病理诊断不完全相符,但两者所涉及的疾病诊断内容基本一致,共归类出"缺氧因素"、"感染因素"及"其他因素"3大类21种病变.再根据肺出血发病机制将16项肺出血病因分为"缺氧因素"共10项388例(49.24%),以寒冷损伤及吸入性肺炎为多;"感染因素"共6项400例(50.76%),以感染性肺炎为多.在归类为"其他因素"共5项中,包括最常见的早产,均合并有缺氧或感染,无1例因单纯早产而导致肺出血者.结论 结合上述3类因素,认为可明确证实的病因有寒冷损伤、围产期缺氧及严重感染.须进一步探讨的病因有机械通气不当、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氧中毒、孕母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排除为肺出血的病因有早产、急性心力衰竭、高黏滞血症或红细胞增多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核黄疸.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奥利达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 ,将HIE患儿分为奥利达治疗组 5 2例 ,进口脑活素治疗组4 6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系统表现消失时间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88.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9.6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NBNA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故奥利达治疗HIE疗效满意 ,且价格便宜 ,在基层医院可替代脑活素用于HIE治疗。奥利达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湖北石首市人民医院儿科!434400@童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 (CPPV)评分标准在新生儿肺出血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 10 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 ,并使用CPPV的标准评分 ,判断CPPV分值与肺出血发生的关系。结果 本组 10 0例患儿均存在CPPV分值的改变。肺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与CPPV分值密切相关。肺出血CPPV评分值≤ 3分 30例均治愈 ,4~ 6分 5 3例 ,治愈率为 18 86 % ,好转率为 5 6 6 % ,病死率为 2 4 5 % ,≥ 7分者 17例均死亡。肺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与CPPV分值密切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提示缺氧和感染是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 使用新生儿肺出血CPPV评分标准有助早期诊断肺出血 ,以指导临床治疗 ,降低肺出血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鼻饲母乳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治疗中的应用 ,将 37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在相同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 ,A组 2 0例为鼻饲母乳 ,B组 17例为经口喂乳 ,治疗 5d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体重增长情况。结果A组住院期间无吸奶窒息发生 ,新生儿硬肿症 2例 (10 % ) ,肺炎 1例 (5 % )。B组吸奶窒息 4例 (2 3.5 % ) ,硬肿症 4例(2 3.5 % ) ,肺炎 2例 (11.7% )。A组体重平均每日增长2 2 .5g ,B组平均每日增长 12 .7g ,两组差异显著 (t =4 .91 P <0 .0 1)。认为应用鼻饲母乳使HIE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体…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 ,随机选择HIE患儿治疗组 2 5例和观察组 2 4例 ,在其他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 ,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6 6 .7%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认为对HIE患儿在做好支持和对症治疗的同时 ,配合高压氧治疗 ,能有效地改善病情 ,提高疗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5例$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内科!118002@滕秀芬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纳络酮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治疗效果 ,将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8月住院的HIE患儿 6 4例随机分为两组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 32例予纳络酮 ,疗程 3~ 5d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 81.2 % ,总有效率96 .8% ;对照组显效率 4 0 % ,总有效率 73.3%。经统计学处理 ,显效率有极显著差异 (χ2 =12 .78,P <0 .0 1) ,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χ2 =3.84 4 P <0 .0 5 )。认为纳络酮可有效减轻惊厥等神经表现 ,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应尽早应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儿科!466300…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对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 3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5例。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纳络酮 0 .1~ 0 .2mg ,加入 10 %葡萄糖 30~ 5 0ml,微量泵维持 5h ,1次 /d ,共用 3d。结果治疗组显效 12例 ,有效 2例 ,无效 1例 ,对照组显效 5例 ,有效 6例 ,无效 4例 ,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认为纳络酮治疗中重度HIE可减轻病情 ,降低脑水肿 ,减少惊厥发生 ,对病情的预后及恢复有一定作用。纳络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的危重急症,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5%,近年来,用机械通气正压呼吸治疗,不断改进医疗护理措施,治愈率逐渐增加.1 996~2 000年我院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101例,其中肺出血15例(4.8%),现就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出现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其意义。方法 对新生儿窒息致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的危险因素主要为 :牛乳喂养 (72 .2 % )、早产 (6 6 .7% )、缺氧(5 5 .6 % )、进食少 (33.3% )。重度窒息的危险因素主要为 :缺氧 (10 0 % )、应激状态 (10 0 % )、牛乳喂养 (86 .7% )、肾功能下降 (40 % )。结论 新生儿窒息致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有病理性危险因素、生理性危险因素、医源性危险因素 ,对危险因素的全面认识有利于低钙血症的早诊早治 ,对改善新生儿窒息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2月收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12 4例 ,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并用YLC 0 .5 / 1型婴儿氧舱高压氧治疗 6 4例 ,其中轻度 30例 ,中度 2 2例 ,重度12例 ,治疗总有效率 96 .9%。对照组 6 0例常规药物治疗 ,其中轻度 2 4例 ,中度 2 6例 ,重度 10例 ,总有效率 70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提示高压氧治疗HIE可纳入治疗措施中。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4例$陕西渭南市中心医院!714000@高玉玲…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时 ,腹膜透析 (PD)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我院自 1 993年 2月至 1 998年 8月共对 1 0例新生儿ARF采取PD治疗取得成功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男 8例 ,女 2例 ,年龄平均 1 5 0± 3 6天(最小 5天 ,最大 1 7天 )。主要病因为 :感染 2例、溶血尿毒综合征 2例、缺氧 1例、硬肿症 1例及肾毒性药物 1例 ,3例原发病因不能确定。均符合 1 993年 5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肾脏学组制定的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1) :1 .出生后少尿 (每小时 <1ml kg)或无尿 (每小时 <0 5ml kg)。 …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高 ,主要原因有窒息 /缺氧 ,寒冷损伤 /低体温 ,早产 /低出生体重及严重感染[1] ,但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在处理出生 1周内寒冷损伤 /低体温患儿中 ,采用快速复温并持续吸高浓度氧之方法 ,常导致肺出血[2 ,3 ] 。本试验拟利用低温缺氧后再复温供氧的方法 ,模拟临床肺出血病因 ,以建立与临床病因相符的新生大鼠肺出血动物模型。材料与方法一、主要材料 石蜡切片机 (德国MICROM ) ;光学显微镜 (日本OlympasBX6 0 ) ;透视电镜 (日本Hitach) ;氧浓度计(美国Maxtec公司 ) ;出生 4~ 7d的二级W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1200g)早产儿肺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新生儿科住院、出生体重≤1200g、住院期间发生肺出血的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同期住院、相同体重范围非肺出血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孕期及新生儿期特点,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肺出血影响因素,了解肺出血新生儿的近期预后.结果 肺出血新生儿(肺出血组)71例,对照组364例.肺出血发生于 3d 以内者57例(占80.3%),肺出血组胎龄(28.2±1.7)周、出生体重(936±192)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9.5±2.1)周,(1033±134)g,t分别为4.776、-5.145,P<0.01].肺出血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76.1%)、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76.1%,其中≥2次使用率9.9%)、动脉导管未闭(PDA)(66.2%)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2%、30.8%(4.1%)和38.7%,χ2值分别为33.457、28.970(4.074)和32.798,P<0.05].肺出血组产前类固醇激素治疗率(21.1%)亦明显低于对照组(41.2%,χ2=10.177,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DS(OR=3.739,95%CI 1.383-10.113,P<0.05)、PDA(OR=2.206,95%CI 1.205-4.093,P<0.05)及5 min Apgar评分<7(OR=2.851,95%CI 1.191-6.828)是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大(OR=0.998,95%CI 0.996-1.000,P<0.05)及母孕期应用激素 (OR=0.432,95%CI 0.224-0.834,P<0.05)是肺出血的保护因素.肺出血组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及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16.9%、12.7%及18.3%)明显高于对照组(5.8%、4.4%及2.2%,χ2值分别为36.824、7.520及33.568,P<0.01).肺出血组病死率(49.3%)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4.0%,χ2=46.634,P<0.01).结论 多种围生期因素与肺出血有关;预防早产及产前类固醇激素治疗有助于预防肺出血;肺出血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