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形态学与经导管关闭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123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的外修补术资料,以探讨ASD的形态学牲与经导管关闭的可行性结果发现ASD的病理解剖变异很大,分为七种类型;中央型65.0%,下腔型12.2%,部分筛孔型7.3%,完全筛孔型5.7%,上腔型4.1%,巨大型ASD4.1%及后位型1.6%《  相似文献   

2.
下腔型房间隔缺损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l0%~20%[1,2],因其解剖上的特点,一般不宜采用介入治疗[3],手术方法有别于一般中央型房间隔缺损.1990年1月~2000年6月本科共手术治疗下腔型房间隔缺损93例,占同期房间隔缺损手术病例的20.1%(93/463),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房间隔缺损介入性封堵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间隔缺损 (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以往手术是其唯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1]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适合于各年龄组继发孔型ASD的介入治疗。本中心于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该方法治疗ASD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未发生 1例严重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筛选ASD 2 3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 6 0岁 ,平均年龄 2 8岁。ASD直径 :3~ 38mm ,手术成功 2 1例 ,成功率为 91.3%。…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系指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由于继发房间隔发育不良或原发房间隔组织吸收过多,第二房间孔不能闭合所致(不包括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约占先心病的10%-20%.分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型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用蘑菇双盘封堵器封堵心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经导管用蘑菇双盘封堵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报告经导管封堵继发孔型ASD临床研究。方法:1997年8月 ̄1999年9月,诊断30例继发孔型ASD。结果:所有患者都能正确置放蘑菇双盘,即刻完全封堵ASD。无一例发生蘑菇双盘栓塞和任何并发症。术后24h至1年用TTE复查,仍被完全封堵。结论:经导管用蘑姑双盘封堵继发孔型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效果。②方法采用经胸超声监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48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病人。③结果46例病人成功实施封堵术,成功率为95.8%,其中1例出现短暂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失败。46例病人随访3~12个月,效果良好。④结论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是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已有多种封堵器用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治疗 ,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中 ,房间隔缺损直径多在 30mm以内 ,对房间隔缺损直径大于 30mm的患者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1 8] 。我院从 1998年 5月开始采用Am 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了 42例患者 ,其中 16例房间隔缺损直径在 30~ 40mm的病例 ,均封堵成功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6例患者 ,男 3例 ,女 13例 ,年龄 12~ 5 3(31.8±12 .9)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体检、胸部X线片、心电图及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 /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确诊为ASD…  相似文献   

8.
30岁以上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阎德民修宗谊谷春久张显清肖德绵袁翼华(第一临床学院心脏外科,沈阳110001)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心肌保护;心脏手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是先天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最佳手术年龄是5~15岁,但由于各种原因所...  相似文献   

9.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只能依靠开胸手术进行治疗,我科于1999年3月经导管用Amplatzer封堵伞治疗继发孔型ASD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1.1.1病例女,10岁,体重28kg,3月前因胸闷、...  相似文献   

10.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ASD+PDA)是一种并存畸形心脏病,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7%〔1〕。本文收集1983~1992年我所经手术确诊13例此种并存畸形的住院患者,均经超声检查,根据本组病例提出超声诊断此种并存畸形的价值。1资料...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系指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是由于继发房间隔发育不良或原发房间隔组织吸收过多,第二房间孔不能闭合所致(不包括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约占先心病的10%-20%。分为中央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型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7例房间隔缺损病人 ,年龄 5~ 5 4岁。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 ,术后 2 4h、1、3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 17例疗效均佳 ,未见残余分流。结论 Amp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往开胸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1974年King等首先应用介入技术治疗闭合继发孔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获得成功[1].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经导管法封堵房间隔缺损已成为一种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它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 1984年 11月 - 2 0 0 1年 6月共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5 2例 ,其中成人型先心病 17例 (16岁以上 ) ,包括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 9例 ,室间隔缺损 (VSD) 6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 +肺动脉高压 (ph) 1例 ,三尖瓣畸形 + ph 1例。存活 16例 ,死亡 1例。现总结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7例 ,男性 7例 ,女性 10例。年龄 16~37岁 (平均 2 6 .5岁 )。ASD 9例 ,直径 2~ 4cm ,其中中央型 6例 (包括筛孔型 2例 ) ,上腔型 1例 ,下腔型 2例。合并左上腔静脉异位引流 2例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4例。VS…  相似文献   

15.
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1-4],其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了心脏直视手术治疗。近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又相继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微创继发孔ASD封堵术[5-6]。我院自2001年开展了经导管继发孔ASD封堵术,并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国产自膨式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ASO)经导管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2 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 (男 12女 8,年龄 8~ 6 1岁 )在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监视下采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ASD ,术后 2 4h、1个月、3个月、6个月及 9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除 2例因房间隔缺损太大 (大于 4 0mm)外 ,全组患者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 ,技术成功率 10 0 % ,选用的封堵器直径 2 4~ 38mm ,术中无任何严重并发症 ,无 1例存在残余分流 ,无 1例封堵器脱落 ,术后超声心动图及X线检查示所有患者肺血减少、心功能改善。结论 经导管应用国产自膨式房间隔缺损堵闭器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近、中期疗效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0年1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彩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同时对房间隔缺损大小及形状进行确定,均采用Amplatzer法进行封堵术,术后做好抗感染治疗。并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1次复查。结果经过治疗,仅1例患者因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较大而封堵不成功,经手术治疗后好转,其余85例患者均封堵成功,封堵成功率为98.8%。结论在对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治疗中,进行彩超观察,能更为准确的评估病情,引导封堵治疗,对提升封堵成功率、提升患者恢复速度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但下腔型ASD因其解剖结构有别于一般ASD ,如术中处理不当 ,会引起严重后果。我院自1981年5月至1999年8月 ,共手术治疗下腔型ASD85例 ,占同期手术治疗继发孔ASD的22.8% (85/305) ,现将其外科解剖特点及处理方法报道并分析如下。1.一般情况本组85例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49例 ;年龄7月~13岁 ,平均 (6.2±3.4)岁 ;体重6.5~38.0kg,平均 (16.8±9.2)kg。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65例 ,活动后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内径(RVD)、右心房内径(RAD)、三尖瓣返流(TR)等情况。结果 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功29例,手术成功率90.6%,均未发生封堵器栓塞、脱落、心包填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外周脏器栓塞、主动脉-右心房瘘等并发症。术后患者MPAP、RVD、RAD、TR等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Amk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11例房间隔缺损病人,年龄5-52岁。在透视及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即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术后24h、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全组疗效均佳,未见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方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