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简称ERG)是视网膜对光刺激的综合电反应。自Holmgren(1865)首次记录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使用了不同的记录方法,包括“弥散ERG”及“局部ERG”的研究,对ERG的发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成为一种特征性的客观指标和参数。特别是近年来,采用了电子计算机的平均技术,记录平均视网膜电图(Averaged electroretinogram)显著地减少了由于干扰所产生的背景噪音,使ERG记录水平大为改观。鉴于国内尚未见有平均ERG实验研究的正式报告,今将我们实验研究的初步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散发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色素变性 (retinitis pigm entosa,RP)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其临床特征是早期出现夜盲及视野缩窄 ,晚期出现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视网膜周边部色素沉积 ,全视野视网膜电流图 (electroretinography,ERG)检查波幅低平甚至消失[1 ] 。因此 ,视力、视野和全视野 ERG检查结果是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但是 ,全视野 ERG是对整个视网膜功能的反应 ,无法对视网膜局部功能的改变做出准确反应。而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 ERG)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能同时记录许多局部 ERG的视觉电生理技术 ,可以同时分别刺激视…  相似文献   

3.
视诱发反应(VisuaI evoked response简称 VER)是视网膜受光刺激后在视皮层产生的一种特殊电反应,它反映了视网膜至视皮层的信息传递和视皮层的活动。由于VER 的电反应较小,仅10微伏数量级,为了较好地描记 VER,可用多次闪光或模式变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检测在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德国Roland公司的RET Iscan视觉电生理仪,检测12例(24只眼)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记录全视野ERG 5项反应波形的振幅(μv)及潜伏期(ms)、m-ERG的P1波振幅密度(deg/nv)及潜伏期(ms),并以健眼作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视视锥细胞反应和30 Hz闪烁光反应振幅重度降低、潜伏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暗视3项反应大致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的结果比较,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组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反应密度在1~5环均有显著性下降.结论 全视野ERG联合m-ERG检测在对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ON/OFF反应是人们从视网膜电生理反应中记录到的视网膜给光、撤光反应。它是通过不同的光感受器细胞形成不同的ON/OFF通路来完成。视网膜电图(ERG)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ON/OFF反应的异常可明确提示ON/OFF通路及通路相关细胞的异常,在临床多种疾病,如先天性静止性夜盲,X连锁青年性视网膜病变等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就ON/OFF通路(视锥ON/OFF通路,视杆ON/OFF通路,视杆慢快ON/OFF通路)和ERG、mfERGON/OFF反应的最佳记录方法、条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非常复杂,目前临床上视网膜功能的客观评估主要依靠视网膜电图(ERG).对主要累及外层视网膜的疾病,ERG可以准确判断病变所处的组织学部位,但对主要位于内层视网膜,即视细胞突触以后的视网膜病变,视觉电生理检查的辨识度尚远不及于外层视网膜,这是因为内层视网膜神经传导通路较长、内层视网膜也受外层视网膜视觉信号传入变化的影响以及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的反应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客观了解内层视网膜的功能是一个难点.近20年来,一些新的能够用于检测内层视网膜功能的ERG检测技术,如振荡电位(OPs)、ON-OFF反应、明视负波反应(PhNR)、暗视阈值反应(STR)等已用于临床,这些ERG指标主要起源于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评估内层视网膜疾病的有用工具.临床眼科医师应充分了解这些ERG检测指标在内层视网膜疾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7.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和评价多焦视网膜电图(ERG)对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RIS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了11例(11眼)特发性黄斑裂孔,24例(25眼)视网膜脱离和15例(30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多焦ERG。测试野的水平视角为±26.6°,垂直视角为±22.1°,采用Burian-Allen接触镜电极,在8min(分16段)记录103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与正常年龄组相比较,特发性黄斑裂孔,于1~2环N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病研究室和西北工业大学九○七教研室共同研制的《电脑视电生理仪》五月三日在西安通过鉴定。此仪器以单板计算机为核心,能自控和处理眼电信息的电脑斯电生理测试装置,用于检查眼病和研究视觉等多功能的一种仪器,可以检查眼电图、视网膜电图和视诱发反应等五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对正常对照 眼和视网膜劈裂眼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方法用VERIS ScienceTM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19例(21只眼)正常对照者和8例 (15只眼)视网膜劈裂者进行检测,并用全视野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ER G) 对其中3例 (6只眼) 视网膜劈裂者进行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和视网膜劈裂组6个环形视网膜区域平均反应密度值或潜伏期比较均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视网膜劈裂患者多焦ERG三维图皆表现为多处局部性振幅降低,中央高峰反应消失或降低,其6个环形视网膜区域反应密度值的P1/N1波比值不同于全视野ERG的b/a波比值。 结论多焦ERG和全视野ERG对视网膜劈裂的诊断各有其优点。(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68-270)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是视网膜对视觉刺激所产生的综合电反应;是检测视网膜机能的客观方法之一。从1945年Karper开展临床视网膜电图以来,视觉电生理已发展到可进行相当精确的诊断和分析,足以胜任临床的要  相似文献   

11.
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视觉电生理现象就是首先在动物身上发现的。常规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 :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图形视网膜电图 ( patternERG ,PERG )、眼电图(electrooculargram ,EOG)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s ,VEP)项目。每项检查又可根据刺激模式、刺激条件和记录参数等分为不同的检查项目。这些检查项目能够从不同角度和视觉系统的不同水平反映视觉形成过程中生物电信号的变化 ,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客观评价视觉功能的技术 ,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司法鉴定和基础研究方面[1…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是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会在1989年推荐的视网膜电图(ERG)标准方案中五个标准反应之一.以往由于记录条件和方法的不同,使许多报导的结果差别很大.为了验证标准规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者等研究了不同闪光间隔对OPs总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闪光间隔15秒记录的OPs,其振幅最大,证明了标准推荐的闪光间隔在临床ERG法中可记录到振幅最大的OPs.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1月17-20日,广州中山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视觉生理室举办了临床视觉电生理讲习班,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43名眼科医师和技术人员到会。这次讲习班就临床视觉电生理记录标准化问题,视网膜电图(ERG)、视觉眼电图(EOG)、视诱发电位(VEP)的基础和临床应用,以及视觉电生理仪器原理和使用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五、图形E R G(Pattern ERG,PERG) 为了记录黄斑区的电活动,60年代起已开始研究由一定频率变化的光栅或黑白棋盘方格图形刺激所诱发的ERG(即PERG)并于70年代应用于临床.它是继闪光ERG之后兴起的一种检测视网膜电反应的新技术,也是现代ERG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PERG波形由一个小的负波和一个较大的正波组成,一些作者的记录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眼球震颤婴幼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测试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根据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ERG标准化方案,应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Neuropack MEB-2200K电生理仪对出生2个月至72个月的眼球震颤婴幼儿共46例(92只眼)进行测试。结果:46例(92只眼)眼球震颤婴幼儿中,除1例(2只眼)在闪烁光刺激时无法记录到ERG闪烁光反应外,其余病例皆可记录到5种类型的ERG。其中视杆细胞ERG、标准混合ERG、振荡电位、单次闪光视锥ERG和30Hz闪烁光反应的异常率分别为65%,86%,61%,77%和62%。若对每1只眼5种类型ERG进行综合评估,有5只眼表现为单纯视杆反应降低、11只眼表现为以视杆反应改变为主的杆锥反应异常、14例表现为单纯视锥反应降低、23只眼表现为以视锥反应改变为主的锥杆反应异常、8只眼表现为单纯混合反应异常、8只眼表现为全部记录不到反应的熄灭型,各有5只眼出现全部ERG的轻度下降、中度下降、重度下降,仅8只眼记录到正常ERG。结论:眼球震颤婴幼儿的ERG异常率达91%,表明视网膜的异常在眼球震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视神经挫伤电生理改变5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眼球挫伤后不同受伤部位、程度与视网膜电图 (ERG)、视诱发电位 (VEP)敏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VEP使用黑白棋盘格反转刺激 12 8次 (P- VEP) ,记录结果。 ERG则采用单次闪光暗适应 ERG(F-ERG) ,统一记录条件 ,分别记录。结果 轻度视网膜损伤就可表现为 F- ERG的 b波下降 ,较严重病例才表现为 P- VEP异常。不同组病例 F- ERG和 P- VEP改变与眼球挫伤部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 视网膜损伤多表现为F- ERG改变 ,其中以 b波降低最敏感。 P- VEP对于轻度视神经损伤就有较高敏感性 ,严重病例 P- VEP可熄灭  相似文献   

17.
图象视网膜电图(pattern electroretinogram简称P-ERG)是通过如光栅条纹或棋盘方格等图象刺激所诱发的后极部视网膜综合电反应。它的临床应用仅10多年,已在黄斑部病变和视神经病变等的功能检查上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为了记录黄斑部小范围的视网膜电反应,除需采用平均技术克服噪音,把几微伏的电反应放大引出外,还必须克服光线在眼内弥散所诱发的视网膜其他部位的电活动。为此,Riggs等(1964)首先采用交替光栅条纹图象(alternating gratings)作为刺激,由于黑白条纹的宽度和数目相等,在一定频率下快速转换时并不引起平均亮度的变化,从而弥散光也不发生变化,因  相似文献   

18.
李璐 《眼科研究》2011,29(3):276-279
视网膜电图(ERG)的明视负向反应(PhNR)是在明适应条件下用亮光刺激时在正向b波后记录到的一负向电位。灵长类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PhNR的产生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有关,而研究啮齿类动物发现,PhNR起源于无长突细胞的电活动。就灵长类动物PhNR记录条件的改进、不同记录条件下其波形特点、啮齿类动物PhNR的记录条件及特点,以及局部视网膜PhNR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红蓝光谱视网膜电图在白内障术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视网膜电图(ERG)是视网膜受光刺激后在视网膜节细胞冲动之前记录的一簇电反应,代表了视感受器到无长突细胞的视网膜各层的电活动”‘。600un。以上波长的红光主要兴奋视锥细胞,而500nnl以下波长的蓝光主要兴奋视杆细胞,故利用光谱中不同波长光作为刺激可分离明、暗视成分。白内障术前进行光谱ERG的检测,可初步了解视网膜功能情况,对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我科自1995年3月始应用红蓝光谱ER(对白内障术前进行常规检查。现将240例(302眼)白内障术前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正常对照组154例(249眼…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评估视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白内障患手术前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lash electrotinogram,F-ERG)暗适应、闪烁反应,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 (First orderkernel,FOK一阶反应)检查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分析,及其与术后视力、眼底情况的关系。结果:白内障手术前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暗适应、闪烁反应检查呈降低型,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中心反应密度低平,高度近视、眼底病白内障下降更明显,伴有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异常术后视力差。结论:白内障手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视功能的评估,提高预测术后视力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