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复常率和复常时间,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 ALT、AST 和 TBIL 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 ALT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LT、AST、TBIL 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ST、TBIL 复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ALT、AST 和 TBI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4周 ALT、AST 和TBIL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第2周 ALT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颜宁 《中国药房》2004,15(6):355-356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复方甘草酸苷及甘草酸二铵治疗43例慢性乙型肝炎 ,随机分组 ,治疗组 (复方甘草酸苷 )21例 ,对照组 (甘草酸二铵 )22例 ,用药1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在总胆红素、ALT、AST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而副作用治疗组则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他肝损安全、有效 ,其临床应用效果略优于甘草酸二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 MHE)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0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肝病治疗中心确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MHE 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血氨( NH3)水平,Child-pugh评分,数字连接试验-A( NCT-A)及临界闪烁频率( CFF)值。结果60例中有57例完成试验,两组均出现1例显性肝性脑病,对照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益生菌组治疗后ALT、AST及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下降,ALT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NH3、NCT-A较治疗前下降(P<0.05);益生菌组治疗后NH3低于对照组,CFF值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NCT-A及CFF阳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可以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MHE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4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每组52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治疗,对照组给予苦参素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A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A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疗效佳、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β-体甘草酸(美能)与α-体甘草酸(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0例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用药4周后观察2组的肝功能变化,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美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周可使TBiL、ALT、AST等主要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好转,疗效优于国产同类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甲巯咪唑所致的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因甲巯咪唑所致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9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口服,对照组组予护肝片口服,观察比较2周后2组患者治疗肝损害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甲巯咪唑所致的肝功能异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金伟  董涛  栾春燕  赵存新  张银华 《中国药房》2011,(11):1035-103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复方甘草酸苷、葛根素、联合治疗4组。检测治疗4周前后各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L-6、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ALT、AST、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葛根素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葛根素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葛根素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朱晓红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43-1045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CHB患者500例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及苦黄联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1月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测得值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HB患者,有效改善了其肝功能,且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9.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侯长利 《中国药房》2005,16(1):53-5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15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 )、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 ,比较其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下降 ,与治疗前及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有明显改善慢性肝炎肝功能和抗纤维化效果 ,且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炎保肝作用.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方面速度快,优于甘利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硫胺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甘草酸二铵组32例,硫胺素组32例。在治疗第8周、第48周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性和HBeAg阴转情况。结果:甘草酸二铵组和硫胺素组肝功复常率在第8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HBVD门A、HBeAg转阴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硫胺素组与甘草酸二铵组比较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连续用药48周后,硫胺素组肝功能复常率、血清HBV DNA、HBeAg阴转率与治疗第8周结束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功复常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HBV DNA、HBeAg阴转率硫胺素组与甘草酸二铵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硫胺素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治疗药物,长期服用硫胺素可降低病毒含量,稳定肝脏内环境,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焦艳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15-15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60~100 mL,静脉滴注,1次/日,4周后改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次/日,疗程8周;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1次/日,4周后改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150 mg,3次/日,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3.
秦佑娟  王振华  孙瑜 《中国医药》2009,4(6):450-45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结合患者的治疗意愿选择46例作为治疗组,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联合注射用甘草酸二铵治疗;39例为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观察治疗12周末和24周末2组患者肝病症状、丙氨酸转氨酶(ALT)和HBVDNA的变化。结果12周末时治疗组患者乏力、食欲不振和肝区不适等症状明显缓解,ALT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周末时治疗组ALT较对照组仍持续稳定(P〈0.01),2组乏力、食欲不振和肝区不适等症状都明显缓解。治疗12周末和24周末时2组患者HBVDNA在血中的水平都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德福韦酯胶囊和注射用甘草酸二铵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比较,能够在抗HBV治疗的同时较快控制肝组织炎症、坏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LT,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和治疗的依从性,可达到长期改善肝功能、稳定肝炎病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纤维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2 0 0例 [男性 135例 ,女性 6 5例 ,年龄 (37±s 2 1)a]慢性肝炎病人分为A组 4 5例 ,B组 15 5例。A组用门冬氨酸钾镁 2 0mL ,B组用甘草酸二铵 30 0mg ,均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ivgtt ,qd ,连用 6wk后改为口服药治疗 8wk。观察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及肝组织学变化。结果 :治疗 6wk时 ,B组的ALT复常率为 74 .2 % ,明显优于A组 (4 6 % ) ,P <0 .0 1。治疗结束后 ,B组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与A组相比 ,HA和PCⅢ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甘草酸二铵不但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作用 ,还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α-体甘草酸与β-体甘草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α-体甘草酸-异甘草酸镁与β-体甘草酸-复方甘草酸苷对照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取56例ALT均高于100U/L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共计26例;第二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共计30例。两组均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结果第一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无一例假性醛固酮样增多症,总有效率为96.15%,假性醛固酮样症状发生率为0;第二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发生假性醛固酮样增多症6例,总有效率为80%,假性醛固酮样症状发生率为20%。结论α-体甘草酸-异甘草酸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优于β-体甘草酸一复方甘草酸苷,假性醛固酮样反应显著低于β-体甘草酸-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都给予基础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α-2b干扰素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α-2b干扰素单药治疗。观察治疗期间及停药后1年肝功能及主要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停药随访1年后,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转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2b干扰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增强抗病毒作用并且改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及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辉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两组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前白蛋白(PA)]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3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AST、ALT较低,血清PA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30/34),高于对照组的63.64%(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可改善肝功能,缓解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18.
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宏良 《安徽医药》2010,14(2):209-21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天一次,同时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39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肝病原学血清标志物、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Ⅳ)和层黏蛋白(LN)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抗病毒和增强抗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NAFLD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均给予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观察组予以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观察治疗8周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叮一谷胺酰基转移酶(GGT)等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ALT,AST,GGT等肝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乏力、纳差、消化道症状、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疗效较复方甘草酸苷更优,能显著改善NAFLD患者的肝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孙芳 《海峡药学》2011,23(6):160-16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给予甘利欣注射液1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日。共四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90%)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以明显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