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及相关护理。方法,选择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孕妇40例作为观察组和40例ACA阴性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流产6例(15.0%),死胎2例(5.0%),妊娠丢失8例(20.0%);对照组发生流产2例(5.0%),无死胎,妊娠丢失2例(5.0%);观察组妊娠丢率失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54,P〈0.05);采用相应治疗护理后(孕中期)ACA—Igg阳性率达40.0%低于治疗前的52.5%(χ^2=3.85,P〈0.05);产后1月ACA—IgM阳性率37.5%低于孕中期40.0%(χ^2=3.81,P〈0.05)。结论ACA阳性与妊娠丢失有密切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减少妊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围产期抗磷脂综合征使用肝素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将63例反复性妊娠丢失患者(排除遗传、感染、内分泌及子宫附件等导致流产因素),确诊单纯是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即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各21例,分别给予单用肝素(研究一组)、肝素+阿司匹林联合用药(研究二组)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强的松(对照组)治疗前后LA和ACA的量和妊娠结局。结果①研究一组21例中,20例足月产(95.20%)、1例早产(4.76%)、新生儿Apgar评分5min≥8分;活婴21例,活产率为100%(21/21);研究二组21例中,18例足月产(85.71%)、2例早产(9.52%)、新生儿Apgar评分5min≥8分;1例流产(4.76%),活婴20例,活产率为95.2%(20/21);研究一组、二组与对照组的活产率(7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一组21例妊娠者中16例抗体被清除,清除率为76.2%,研究二组21例妊娠者中14例抗体被清除,清除率为66.7%;研究一组、二组与对照组(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4.
抗磷脂抗体与妊娠丢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是一族能与多种阴性磷脂、磷脂连接蛋白或两者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的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狼疮抗凝抗体(Lupusanticoagulant,LA)、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抗磷脂酰胆碱抗体等。1975年,Nisson等首次报道了aPL与妊娠丢失有关。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5.
梁勇  井丽萍  宋文秀 《天津医药》2005,33(2):117-118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指由抗磷脂抗体(APLA)引起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笔者近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阴性抗磷脂综合征(SNAP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1例SNAP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41例SNAPS中,28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68.3%),静脉血栓10例,动脉血栓21例,其中3例患者同时或先后出现动、静脉血栓,其中以深静脉血栓和脑梗死最为常见.33例已婚有生育史的女性患者中,有21例发生异常妊娠(63.6%).狼疮抗凝物(LA),IgG型、IgM型、IgA型抗心磷脂抗体(aCL)和IgG型、IgM型、IgA型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均为阴性,检测时间间隔>12周.结论 SNAPS与抗磷脂综合征(APS)的血栓事件发生情况相似,异常妊娠发生率略高于APS.SNAPS可能存在除心磷脂以外的其他磷脂抗体.  相似文献   

7.
8.
杨银芝  曹金凤 《河北医药》1996,18(6):367-367
抗磷脂抗体与妊娠并发症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银芝,曹金凤综述吴瑞芳审校妊娠并发症如习惯性减产、死路、宫内生长迟缓等是影响胚胎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学者对它们的致病因素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近年来自身抗体能够影响妊娠结局的研究引起了极大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因抗磷脂抗体所致反复性妊娠丢失及对孕妇血液中抗体的影响。方法记录门诊接诊的狼疮抗凝抗体(LA)和/或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的反复性妊娠丢失患者(排除遗传、感染、内分泌及子宫附件异常等可导致流产的因素),选取54例再次妊娠患者,前瞻性的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分别予肝素(肝素组)和强的松加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和治疗后LA和ACA的量。结果肝素组27例,足月产27例,早产4例,流产2例,活产率92.6%,抗体清除率71.4%。对照组27例,足月产13例,早产8例,流产6例,活产率77.8%,抗体清除率35.7%。活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体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素对抗磷脂抗体所致的反复妊娠丢失治疗效果肯定,并能有效清除抗磷脂抗体。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12 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 例结缔组织病继发抗磷脂综合征,4 例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均采用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部分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产下活婴,婴儿出生时无畸形,Apgar 评分良好,随访2~15 个月发育正常,产妇及婴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羟氯喹联合低分子肝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安全有效,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1.
12.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5例全部进行CT和M R扫描。结果:5例影像学检查均显示异常改变。其中2例发生在大脑皮层,2例发生在侧脑室旁,1例发生在基底节区。结论:结合多种影像学方法检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片对病理妊娠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8例病理妊娠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孕妇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对二者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组的足月分娩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的早产、流产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和胎儿丢失率均比用药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病理妊娠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必须治疗;复方丹参片作为基础药物使用后,可显著提高足月分娩率,降低早产、流产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和胎儿丢失率。抗心磷脂抗体可能会随着病情变化从阴转阳,或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林彤彤  蔡辉 《安徽医药》2019,23(1):54-58
抗磷脂综合征(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以持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为特征,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PS常伴发其他疾病,最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的存在或缺失可能会改变临床或血清学APS表达。除了经典的表现外,SLE相关的APS的临床表现还多见于关节痛、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癫痫、肾小球血栓和心肌梗死。SLE和APS/APL病人的管理应包括血管风险因素精确分层。SLE合并APS/aPL预后较差,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未来的目标是通过早期诊断和最佳预防性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拈抗剂替罗非班应用于阿司匹林抵抗(AR)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AR的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塞)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用药后36小时和30天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36小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及靶血管再次重建。用药后36小时实验组未出现心绞痛及心梗,对照组2例出现心绞痛,无心梗发生。用药后30天实验组无心绞痛发作,无心梗发作,对照组5例出现心绞痛,2例出现心梗。用药后36小时,替罗非班组出现2例牙龈出血,对照组无出血事件发生。用药后30天两组均无出血事件发生。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大出血,无血小板减少发生。两组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的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降低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生率,并不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月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建档的 1 99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病情情况,其分为 OSAHS组和非 OSAHS组, OSAHS组 593例,非 OSAHS组 1 406例,在妊娠第 13周、 28周及分娩前调查孕妇睡眠打鼾情况、测量孕妇生理生化指标,记录产后新生儿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孕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OSAHS组的孕前体质量指数( BMI)高于非 OSAHS组,产次低于非 OSAHS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年龄、孕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OSAHS组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早产和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 5.23%、 4.22%、7.25%、1.52%、24.79%、8.09%)明显高于非 OSAHS组( 1.99%、2.00%、1.49%、0.21%、14.44%、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50、21.091、44.618、11.885、30.943、149.164,P<0.05)。孕周[( 30.18±4.02)周]明显少于非 OSAHS组[( 33.60±5.5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957,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OSAHS组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Apgar评分< 7分的比例( 12.82%、3.36%)均明显高于非 OSAHS组( 4.62%、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本院10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51%,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h/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应用于阿司匹林抵抗(AR)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AR的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塞)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用药后36小时和30天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36小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及靶血管再次重建。用药后36小时实验组未出现心绞痛及心梗,对照组2例出现心绞痛,无心梗发生。用药后30天实验组无心绞痛发作,无心梗发作,对照组5例出现心绞痛,2例出现心梗。用药后36小时,替罗非班组出现2例牙龈出血,对照组无出血事件发生。用药后30天两组均无出血事件发生。两组均无颅内出血及消化道大出血,无血小板减少发生。两组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的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明显降低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生率,并不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