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颌窦真菌球不同病变分布位置对手术治疗径路选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96侧患者在鼻内镜下分别经单纯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法(A组,45例45侧)、柯-陆术式加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法(B组,28例28侧)、上颌窦前壁钻孔加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法(C组,22例23侧)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中真菌球分布位置与疗效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组41例治愈,其中真菌球位置非位于窦口区者中有4例复发;B组及C组全部治愈。复发病例均经C组方法治愈。结论:鼻内镜技术是治疗上颌窦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对真菌球位于窦口且引起阻塞者可采用单纯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法;而病灶非位于窦口者,首选上颌窦前壁钻孔加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放置引流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观察其疗效,并与单纯行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疗效作对照。方法:采用Z型不锈钢丝为骨架、两面覆盖硅橡胶薄膜的卷曲型支架。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放置支架,并摄片观察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结果:17例共放置23个支架,随访显示上颌窦引流通畅,慢性炎症均治愈。6个月后支架均被取出,再随访4-6个月,上颌窦口开放良好,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鼻道上颌窦口造术。结论: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结合支架引流治疗慢性鼻窦炎较单纯造口术术后处理简便,引流效果好,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治疗慢性上颌窦炎与传统手术相比,治疗中保存了鼻腔鼻窦的基本功能,能使病变良性转归。现将我们治疗的4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上颌窦曲菌病的CT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上颌窦曲菌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上颌窦曲菌病的影像学,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1)上颌窦内不均匀性软组织密度影;(2)与窦壁无关的钙化;(3)局限性骨质增生和破坏;(4)仅累及一侧上颌窦,少累及其他鼻窦。结论 该病具有较特征的CT表现,85%以上的病人可获得诊断。CT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及范围,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副鼻窦病变在临床上常可遇到,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筛窦次之,额窦及蝶窦病变较少见。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普通X线检查,在某些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适时辅以CT、MRI检查,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本文收集26例上颌窦病变的X线平片、CT检查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颌窦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病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与宣教.消除不良情绪;协助医生做好检查和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口内伤口的护理,术腔的处理,康复指导。结果:32例病人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成功,而且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中20例加用3%双氧水,并做了厌氧菌、需氧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3%双氧水行上颌窦冲洗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抗需氧菌治疗的同时,加用抗厌氧菌治疗,能缩短病程,加快病人症状及体征消退.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炎是鼻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伴有发热出汗,上颌窦区疼痛,头痛,鼻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上颌窦炎患者常常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鼻甲及其他鼻副窦炎症,特别是筛窦炎和蝶窦炎.侯键等[1]认为,观察鼻甲及筛窦,对上颌窦炎的诊断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腔碘剂造影CT检查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活检证实的早期鼻咽癌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18例均出现咽隐窝内造影剂充盈不良,呈咽隐窝变浅或充盈缺损。结论:鼻咽腔碘剂造影CT扫描对早期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鼻窦内窥镜手术中上颌窦自然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渝  周军  刘锋 《武警医学》2004,15(8):619-620
上颌窦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部位 ,也是内窥镜鼻窦手术 (Endoscopicsinussurgery ,ESS)后最容易复发的部位。传统的柯 -陆手术因对上颌窦黏膜损伤大 ,下鼻道开口开放率低而渐被ESS术代替。术中正确的处理上颌窦自然开口 ,术后定期清理开口周围的水肿、痂皮组  相似文献   

12.
邱满春 《西南军医》2010,12(3):583-584
目的探讨对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8月收治的49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25例采用整体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8.3%。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方法 ,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冯国仿  汪军  蔡明 《人民军医》2012,(7):638-639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和CT等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与普及,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们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24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治疗非侵袭型霉菌性上颌窦炎(fungal non-invasive maxillarysinusitis,FNIMS)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96—2007年我科64例非侵袭型霉菌性上颌窦炎行FESS治疗。对手术径路及使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 64例在术后不同时间内均获治愈。复合术式(经上颌窦前壁开孔加上颌窦自然开口)的术后愈合期(3.56±1.87)周;经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愈合期为(8.25±2.42)周,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术式术后各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氟康唑和(或)0.9%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氟康唑Ⅰ组愈合所需时间为(8.40±3.76)周;对照Ⅰ组愈合时间为(8.33±3.88)周。氟康唑Ⅱ组所需时间为(4.26±2.56)周;对照Ⅱ组愈合所需时间为(4.18±2.26)周。两种冲洗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上颌窦前壁开孔加上颌窦自然窦口复合术式的疗效比单一经上颌窦自然窦口术式好;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冲洗术腔对疗效无影响;术后坚持在鼻窦内镜下换药,换药时间不少于6周。  相似文献   

15.
窦口狭窄或闭锁是鼻内镜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8%。它是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症状未能控制或复发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手术失败,其中以上颌窦口狭窄及闭锁最常见,  相似文献   

16.
17.
曲面断层摄影诊断上颌窦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面断层摄影(Panoramic Radiography , PR)以其独特的成像特点被广泛用于颌面部疾病诊断,但用于检查上颌窦病变的报道国内少见.本研究通过对97例103侧上颌窦病变进行PR和常规X线(Traditional Radiography ,TR)对照检查,发现PR对某些上颌窦病变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95年以来 ,采用引进的Stryke全自动鼻窦内窥镜 ,实施各种手术 85 2例 ,其中经下鼻道方法治疗单纯上颌窦囊肿 19例 ,与常规手术方法比较 ,有较大优越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16岁~ 4 8岁。单侧发病者 13例 ,双侧 6例。发病时间 1月~ 8年。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同一般鼻腔手术 ,剪鼻毛 ,冲洗鼻腔。常规消毒铺巾 ,鼻腔内表麻 ,着重麻醉下鼻道 ,必要时于下鼻道行粘膜下浸润麻醉。鼻窦镜明视下于下鼻道下鼻甲前端后方 1 5cm~ 2 0cm处凿开上颌窦内侧壁 ,以切割器及咬钳扩大至 1cm左右 ,30°或 70°…  相似文献   

19.
活门式带蒂骨膜骨瓣修复上颌窦手术的前壁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窦手术功能性修复窦腔前壁骨缺损,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在上颌窦前壁设计一个活门式蒂在上方的骨膜骨瓣。清除上颌窦内病灶,然后将骨膜骨瓣复位,关闭窦腔。结果:本组38例(42例),术后1年随访,无手术并发症,原症状消失。26例X线照片,12例CT检查未见疾病复发,上颌窦前壁开窗处骨愈合良好。结论:活门式带蒂骨膜骨瓣修复上颌窦手术窦腔前壁骨缺损,无手术并发症,上颌窦生理功能不受破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重新评价早期食管癌(EEC)放射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2例食管双对比造影(DCE)照片,同内镜、手术病理资料对照。结果:EEC在DCE表现有8个新征象能客观反映EEC基本病理特点。同电子纤维胃镜(EGF)直接观察到的形态学改变相一致。结论:DCE诊断能基本上完成EEC定性、定位、定量、定型、定期五定诊断任务。能如传统放射学诊断进展期食管癌一样,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是放射学对EEC诊断价值的飞跃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