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3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IL-6、8)、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和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 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 h增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其母血、羊水、脐血中IL-6、IL-8、VCAM-1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7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 IL-6、IL-8、VCAM-13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早期诊断,对判断新生儿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三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8(interleukin-6,-8,IL-6,-8)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1)对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ce,PROM)、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PROM组,n=58)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n=38)母血、羊水、脐血中白细胞介素-6,-8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进行胎膜病理学检查。同时,PROM组按破膜时间分为三组。AI组(n=29)破膜时间为16h,A2组(n=19)破膜时间为(16~24)h,A3组(n=10)破膜时间为〉24h。另外,PROM组与对照组孕妇按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n=15),非绒毛膜羊膜炎组(n=81)。按照PROM组孕妇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将PROM组分为B1组(n=7,Apgar评分≤7分)和B2组(n=51,Apgar评分≥8分)(分组遵循程序符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均无母体疾病、其他产科并发症及胎儿、胎位异常。结果PROM组母血、羊水、脐血中白细胞介素-6,-8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尤其破膜时间超过24h(A3组)时,升高更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自细胞介素-6,-8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PROM组产妇所生新生儿的Apgar评分≤7分组,其母血、羊水、脐血中自细胞介素-6,-8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显著高于Apgar≥8分组(P〈0.05,P〈0.01)。结论白细胞介素-6,-8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三种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可用于对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进行早期诊断,对新生儿预后判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三亚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60例为A组,同期50例胎膜早破未发生感染孕妇为B组; 5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为C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与羊水样本中IL-6、IL-8的含量变化。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B组和C组(P<0.05); 60例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其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32例,非绒毛膜羊膜炎28例,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与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5)。结论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血清和羊水中IL-6和IL-8均呈现高表达,可以通过检测IL-6与IL-8的含量变化对胎膜早破并发感染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
李景平  罗琼  高艳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79-2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患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对68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6、IL-8和TNF-α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6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IL-8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IL-8、TNF-α水平与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中IL-6和IL-8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及其绒膜羊膜炎时孕妇血和脐血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0例胎膜早破孕妇血和脐血进行IL-8的测定,并以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例做对照。组织绒膜羊膜炎通过产后胎盘病理确诊。结果:胎膜早破孕妇血和脐血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2),随着破膜时间延长IL-8升高,且时间超过30小时IL-8明显升高,绒膜羊膜炎患者孕妇血和脐血IL-8与非绒膜羊膜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孕妇血和脐血IL-8的变化与产力无关(P>0.05),两组孕妇血和脐血IL-8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孕妇血IL-8的浓度可作为足月胎膜早破组织绒膜羊膜炎筛选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金龙妹  陈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4995-4997
目的:探讨IL-6、IL-8、TNF-α在胎膜早破早产孕妇血清及羊水中的含量与胎膜早破早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胎膜早破早产孕妇(早产组)20例与正常孕妇(对照组)20例血清及羊水中的IL-6、IL-8、TNF-α的含量。结果:早产组母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羊水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早产组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羊水中IL-6、IL-8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P<0.05)。结论:孕妇血清、羊水中IL-6、IL-8水平与感染引起的早产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羊水、脐血中IL-6、IL-8、TNF-α水平变化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留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分娩胎龄<34周的早产儿的羊水、脐血及胎膜,根据胎膜病理是否有绒毛膜羊膜炎(CAM),分为CAM组及非CAM组,检测羊水、脐血相关细胞因子,随访BPD发生率,回顾性分析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BPD相关性。结果:CAM组的BPD发生率及胎膜早破发生率、早破时间与非C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组BP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CAM组(P<0.05),CAM组羊水、脐血IL-6、IL-8水平明显高于非CAM组(P<0.05)。结论:检测羊水或脐血中IL-6、IL-8水平,对于BPD的早发现、早干预,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与胎膜早破早产及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胎膜早破早产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正常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血清及羊水,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IL-6、TNF-α、MMP-8水平,并进行胎盘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中IL-6和羊水中IL-6、TNF-α、MMP-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IL-6水平及羊水中IL-6和MMP-8水平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中MMP-8与血清中IL-6和羊水中IL-6及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孕妇羊水、血清中IL-6、TNF-α、MMP-8水平与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具有一定的关系。对IL-6、TNF-α、MMP-8进行检测,可有效预测胎膜早破早产,同时作为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血、脐血、新生儿外周血中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基质金属蛋白8(MMP-8)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的表达水平在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offetalmembranes,PROM)、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结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胎膜早破孕妇(PROM组)及60名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脐血、新生儿外周血中sCD14,MMP-8和sTREM-1表达水平;胎膜早破诊断标准参照第八版《妇产科学》、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参照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行胎膜病理学检查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结果PROM组母血、脐血、新生儿外周血中sCD14,MMP-8和sTREM-1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表达水平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母血、脐血、新生儿外周血中sCD14,MMP-8和sTRE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围产期感染组的母血、脐血、新生儿外周血中sCD14,MMP-8和sTRE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围产期无感染组(P0.05)。结论sCD14,MMP-8和sTREM-1在母血、脐血、新生儿外周血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联合检测,对PROM、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围产期感染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胎膜早破和非胎膜早破孕妇血中白细胞介素6、17含量,探讨白细胞介素6、17对孕足月胎膜早破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母血白细胞介素6、17的值。结果①胎膜旱破组母血白细胞介素6、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Z分别为-3.16、-3.53,P〈0.01);②胎膜早破有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母血白细胞介素6、17水平与无绒毛膜羊膜炎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6,P〈0.05;t=-3.57,P〈0.01);③随着破膜时间的延长,母血和脐血白细胞介素6、17水平明显升高。破膜〈12小时组与≥12小时组中母血白细胞介素6、17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87,P〈0.01;t=-3.38,P〈0.05)。结论母血中白细胞介素6、17水平对胎膜早破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方法简单,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莺  焦永慧  李小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794-5797
目的:通过胎膜早破产妇血清IL-6、细胞黏附因子-1含量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其对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行剖宫产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8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未临产、因骨盆狭窄、社会因素而行选择性剖宫产的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母血5 ml胎盘娩出后取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孕妇血清中IL-6、细胞黏附因子-1水平,新生儿出生1 min内完成Apgar评分。结果:①胎膜早破组母血清IL-6、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母血IL-6、ICAM-1水平均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P<0.01)。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未足月组和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胎膜早破母血IL-6、ICAM-1水平随胎膜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程度加重而显著升高(P<0.01)。胎膜早破中度感染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胎膜早破轻度感染新生儿组降低(P<0.05)。③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后,孕周、IL-6、体重对新生儿Apgar评分有显著影响。结论: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IL-6对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结局有较大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监测母血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对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早期绒毛膜羊膜炎(CMA)的意义。方法:收集PPROM孕妇羊水,测定沙眼衣原体IgM抗体、巨细胞病毒IgM抗体、解脲支原体,并作细菌培养;采集母血测定CRP及IL-6含量。结果:①PPROM合并早期CMA者母血CRP、IL-6含量明显升高。②母血CRP≥0.15g.L-1、IL-6≥6.12×10-8g.L-1为预测PPROM合并早期CMA的最适诊断值。结论:监测母血CRP及IL-6变化可以预测早期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围生期母婴感染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医院门诊常规孕检并自然分娩的妇女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检测及GBS感染情况。妊娠早期(8~12周)和37周取阴道下三分之一分泌物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BS鉴定卡进行GBS检测;临产后对GBS阳性孕妇预防性静滴抗生素1~2次,分娩时取羊水、胎儿脐带血及胎盘(母体面取拭子)做GBS检测,并纪录母亲产后发热、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带菌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共检测2 100例孕妇,早孕期GBS带菌率6. 13%;至妊娠37周时筛查1 848例(去除流产及早产病例252例),GBS阳性率6. 89%;分娩时127例GBS阳性孕妇羊水、胎盘及脐带血GBS阳性率分别为3. 94%、3. 94%及2. 36%,1721例GBS阴性孕妇的羊水、胎盘和脐带血GBS均为阴性。GBS阳性母亲产后发热、产褥感染及产后出血率与阴性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胎盘病理检查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69. 29%明显高于阴性者的18. 94%。GBS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带菌率为3. 94%,感染率为2. 36%;GBS阴性母亲的新生儿GBS均阴性。结论妊娠期产道GBS阳性母亲,羊水、胎盘及脐带血的阳性率高于阴性者。羊水、胎盘及脐带血阳性者新生儿有一定的带菌率和感染率,应引起产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绒毛膜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未足月(28周≤孕周<37周)、单胎、头位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45例做为观察组,且均在破膜后12个小时内发动产程;同一时期内选择足月妊娠分娩的孕妇45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产次均为0~1次。新生儿断脐后取脐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的含量,同时将观察组孕妇的胎盘、胎膜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有无绒毛膜炎。结果 观察组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炎组脐血中IL-6、TNF-α含量与非绒毛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中IL-6、TNF-α水平升高与发生绒毛膜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早破患者母血、脐血中内脂素、多项流式细胞因子及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其在胎膜早破及宫内感染过程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意义。方法选择胎膜早破确诊宫内感染患者30例为研究组A;选取胎膜早破非宫内感染患者30例为阳性对照纽B;另选取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30例为阴性对照纽c,分析3组间胎膜早破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母血中白介素-6、白细胞、CRP、内脂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t值分别为2.488、5.386、3.843、4.347,均P〈0.05)。母血CRP、白细胞、白介素-6及内脂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30、0.753、0.784,与诊断宫内感染的金标准病理组织学诊断相比较,4个指标均在0.7~0.9之间,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母血内脂素及白介素-6的检测对于预测胎膜早破患者宫内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