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食道癌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接受放射治疗的10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烟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化疗情况、放疗方式等;收集所有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各参数指标,包括不同剂量(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 dose:V5、V10、V13、V15、V20、、V25、V30、V35、V40、V45)、全肺平均剂量(LMD)、大体肿瘤靶区(GTV)、两肺容积等.分析临床和放疗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103例中2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6例发生于放射治疗中,19例发生于放疗后4月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有与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患者之间,两肺V5、V10、V13、V15、V20、V14、V30及LMD、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P>0.05).结论 评估三维适形食道癌放射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5、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烟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放疗方式等;收集所有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各参数指标,包括不同剂量(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dose:V10、V13、V15、V20、V25、V30、V35、V40、V45)、全肺平均剂量(LMD)、大体肿瘤靶区(GTV)、两肺容积等.分析临床和放疗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30例中1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5例发生于放疗中,6例发生于放疗后3个月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有与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患者之间,两肺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P>0.05).结论 评估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肺癌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应用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20例肺癌患者的CT图像上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然后在CT图像上模拟常规射野照射。总剂量均给60 Gy左右。比较两种计划肺、脊髓等正常组织受量。结果常规照射和适形放射治疗相比较,肿瘤体积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脊髓的最大受照剂量、肺的V20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在靶区覆盖度、靶区适形度上均优于常规照射计划,且能减少肺的受照体积百分比,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滕静 《当代医学》2021,27(2):141-14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癌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1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三维适形放疗物理参数,分析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慢性肺阻塞疾病、V30、肿瘤体积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V30(>18%)和肿瘤体积(>150 cm~3)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双肺V30>18%以及肿瘤体积过大是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故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治疗方案,以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以及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40例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DT60~70Gy, 计算肺所受的照射剂量与体积,观察放疗后肿瘤消退情况、放射损伤与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的关系.结果 总有效率85%, 24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V20≤25%是安全的,但远期效果和晚期并发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计划的物理参数,评估临床因素、物理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实施IMRT的肺癌患者资料,比较发生放射性肺炎和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病理、肿瘤位置、同步化疗、照射剂量和放疗方式等临床数据,剂量学参数包括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和平均剂量等物理参数.分析上述因素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照射总剂量和病理类型为小细胞肺癌与放射性肺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V5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结论 实施肺癌IMRT治疗时,需考虑病理类型及严格限制两肺V5,对于敏感的肺组织,低剂量亦可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适形放疗治疗肺癌中出现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1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加化疗.观察性别、年龄、KPS评分、体质量有无减轻、吸烟史、病理分类、病理分期、放疗靶体积、肿瘤剂量、V20、肺平均剂量、照射肿瘤位置、放化疗方案、紫杉醇有无等14个因素对放化疗中出现放射性肺炎的影响.结果:81例中32例出现放射性肺炎,发牛率为39.5%(32/81).发生时间多在放疗后1~4个月.年龄、KPS评分、病理分类及分期、放疗靶体积、肿瘤剂量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关.结论:化疗联合适形放疗中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和年龄、KPS评分、病理分类与分期、放疗靶体积及肿瘤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蒋蓉 《当代医学》2011,17(28):58-5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3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其分别采用常规放疗与三维适行放疗技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采取合适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道癌技术的定位、治疗计划设计,能够顺利完成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食管癌对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老年人基础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混合调强放疗在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对16例不适合做适形放疗的肺癌患者分别设计单纯调强计划和混合调强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种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而混合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I)和均匀性(HI)均优于调强计划(P<0.05).混合调强计划中全肺受照5、10、13、15和20 Gy剂量的体积V5、V10、V13、V15、V20和平均剂量(MLD)均明显小于调强计划(P<0.05).结论 混合调强明显减少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关的中低剂量照射体积,降低了脏器运动引起的剂量误差,减小了剂量计算误差,对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的放疗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ORT)并同步化疗治疗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评估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8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观察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大于或等于2级的放射性肺炎(RP)发生情况.分级采用NCICTC3.0标准.统计软件采用8P8816.0软件包.结果 80名患者中.12名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2级9例,3级3例,无4级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肺功能是否正常(P=0.023)、V5、V10、V15、V20、V25、V30、V35,MLD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00、0.003、0.000、0.001、0.002、0.031、0.028、0.016).而多因素分析显示V5是P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8).结论 评估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计划时.要综合考虑V5-V35及MLD等计量学参数,合并放疗前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肺的受量,而V5是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是分析放射性肺炎(RP)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全程三维适形放疗的62例病人,所有病人都接受了全程三维适形放疗,每天1次,每周5次,每次分割剂量2Gy,总剂量为60~70Gy,放射性肺炎分级标准为RTOG/EORTC,采用回归分析放射性肺炎和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如平均肺体积(MLD)、V20、V30以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考虑了临床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肿瘤部位、KPS评分和附加化疗等因素的影响.结果 30例(48%)为0~1级(0级:12%,1级:36%)、32例(52%)2~3级(2级:47%,3级:5%).在回归分析中,所有DVH参数都与放射性肺炎有关(P0.004~0.007).其中影响最大的为NTCP和V30.结论 NTCP和V30是预测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放射性肺炎的最好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心脏前壁区域(anterior myocardial territory,AMT)作为独立的危及器官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心脏保护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3例左乳癌接受保乳术后及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的计划CT图像。由同一个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OAR),OAR包括心脏(H)、AMT、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左右肺和右侧乳腺。每个患者由物理师设计两个调强治疗计划(IMRT),一个是以AMT作为目标函数,另一个是以H+LV作为目标函数。所有治疗计划的处方剂量均为50Gy,25次。比较计划靶区(PTV)、AMT、LV、心脏、左右肺和右侧乳腺的剂量体积参数。结果 IMRT(AMT)和IMRT(H+LV)2个计划的PTV剂量的均匀指数、适形指数、覆盖指数均无明显差别。与IMRT(AMT)计划相比,IMRT(H+LV)中AMT的最大剂量明显增加,平均剂量增加有统计学意义,AMT的V12Gy、V13Gy、V15Gy、V17Gy和V20Gy分别增加15.37%、18.87%、26.48%、27.11%(P〈0.05),LV的V5Gy、V7Gy、V8Gy和V10Gy分别增加4.21%、16.72%、20.91%和19.14%(P〈0.05)。心脏和左肺的各个剂量体积参数无统计学差别,多数右肺和右乳腺的剂量体积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别。结论在左乳腺癌术后放疗中,AMT可作为替代心脏的一个独立危及器官可明显降低心脏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上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计划比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2例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l为需要加量照射的原发灶靶区,给予67.2Gy;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0.4Gy的剂量。设计4个计划,采用共面、360度范围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野数分别为3、5、7、9,4个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比较这4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适合度指数等指标。结果 3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2个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危及器官受量减小。当照射野数由7增加到9时,剂量分布没有改善。结论 5~7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上段食管癌的同时整和加量(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原发肿瘤可以获得比常规分割高的等效剂量。共面、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设计简单、效率高。SIB-IMRT治疗的疗效还有待于临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术中放射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中放疗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利用放疗计划系统对16例肝癌患者,结合靶区剂量曲线分布情况和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术中放疗,并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PBT进行比较。结果肝癌术中放疗90%的剂量线均能包绕靶区体积,显著好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癌术中放疗治疗计划与PBT计划相似,但治疗费用明显低于PBT费用。结论肝癌术中放疗能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适形度好,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敏感器官,有望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及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体位对盆腔照射野内小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方法选择A、B两例盆腔肿瘤患者的腹、盆腔连续性增强CT扫描图像(A患者俯卧于塑形成腹板模型的负压真空气垫,B患者仰卧于负压真空气垫对背、腰、臀部等体表轮廓塑形)。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system,TPS)对两例盆腔肿瘤患者增强CT扫描图像模拟设计出相同条件的放射野及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评价模拟设计的放疗计划中盆腔照射野内A、B两例患者小肠接受放射线照射体积占各自全部肠管体积的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在TPS下模拟设计的放疗计划中,A患者小肠受照体积占自身总肠管体积的33.67%,B患者小肠受照体积占自身总肠管体积的46.16%。结论盆腔肿瘤放疗中患者采取俯卧于负压真空气垫腹板模型的治疗体位可明显减少小肠接受放射线照射的体积,进而有可能减轻肠道急性放射反应及晚期放射性损伤,提高患者放疗耐受性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一内含子区rs7633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6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分别检测其外周血EGFR基因多态位点rs763317的基因型,再用PCR-RFLP法检测这些基因型的SNP,进一步统计分析EGFR的rs763317位点SNP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有效组、无效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60例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的有效率为50%,AA等位基因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有效率为65.5%,与无效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GA、GG等位基因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的SNP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而GA、GG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纵隔内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的肺剂量体积比较,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放疗技术。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7月治疗的NSCLC术后纵隔行IMRT或3D-CRT放疗病人25例,所有病人均在危及器官(食管、心脏、脊髓)剂量体积相似情况下重新对应设计r3D-CRT或rIMRT计划(共50个计划)。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IMRT与3D-CRT的全肺、对侧肺、同侧肺剂量体积和靶区适形指数(Comfort Index Value,CI值)。结果已完成3D-CRT与重新设计rIMRT计划比较,3D-CRT显著升高对侧肺V5(P=0.010)、V20(P=0.004),同侧肺V20(P=0.003)。已完成IMRT与重新设计r3D-CRT计划比较,IMRT全肺V10(P=0.019)、V20(P=0.002)、V30(P=0.002),平均肺剂量(Mean Lung Dose,MLD;P=0.003),对侧肺V20(P=0.038),同侧肺V20(P=0.000)、V30(P=0.002)等降低显著;IMRT具有更高CI值,提高了靶区适形度(P值分别为0.002,0.001);重新设计的rIMRT比r3D-CRT可应用计划更多(P=0.005)。结论 NSCLC术后纵隔内放疗时IMRT能降低全肺、对侧肺和同侧肺剂量体积,提高靶区适形度,从而减少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可能性,明显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3DCRT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均已病理证实。均采用3DCRT,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 Gy,7周内完成。结果: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28例,评价依据为放疗结束时的临床症状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的食管钡餐片、CT片。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胃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计算60例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病人的胸腔胃最大剂量(Dmax)、胸腔胃平均剂量(Dmean)、不同位置胸腔胃体积、胃受照体积百分比(V5、V10、V20、V30、V40、V45、V50)、胃受照体积(aV5、aV10、aV20、aV30、aV40、aV45、aV50)。分析不同位置胸腔胃体积差别。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logistic多因素分析确定预测指标。结果右侧胸腔胃体积与左侧、纵隔胸腔胃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50、aV50是预测急性放射性胃炎的指标(P < 0.01)。结论食管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评估中需要重点关注胸腔胃V50和aV50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5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比较,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适形组1、3、5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有效提高远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